浅析“营改增”的效应以及发展趋势

2015-03-19 00:52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杨关美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税收制度纳税人营改增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杨关美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服务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优化税收制度,能够直接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对我国现行的流转税制进行完善的基础举措,它可以提升我国税体系建设,促进我国税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地方税体系和税种重建,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行“营改增”,经过几年的实践,“营改增”带来的积极的经济效应和意义,已经非常突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其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在经济和政治建设方面、在文化和生态建设方面等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营改增”的效应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营改增”的目的是为调整经济结构,其特点是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可以免征增值税,因而,“营改增”也是一项减税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税改举措。在服务业和商品流转环节,实行“营改增”,能够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尤其是对现代服务业,其现实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二)有利于促进财政税收制度完善

营业税是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部分,也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进行“营改增”后,在短期内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失衡,也给地方税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营改增”也推动了地方税体系和主体税种的重建,能够促进地方税制完善,实现财政税收收入健康增长;降低了服务业税收负担,能够促进服务业市场细分与专业化发展,从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三)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随着增值额的增大,企业要缴纳的税款就越多。对于增值税抵扣不多的企业,“营改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税负。但是,无论如何,“营改增”政策的实行,消除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降低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营改增”将引发新的财税改革

我国财税体制、财税职能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会涉及到。实行“营改增”后,不仅推动了税收制度的改革,也会牵一发而动全省,带动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营改增”未来趋势分析

(一)解决了企业重复课税的问题

企业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后,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就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企业购买的外包服务等也能够进行相应抵扣,这促进了企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配置行业资源

“营改增”后,服务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整个行业经历了在优胜劣汰的洗礼,行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和更合理的分配,这使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说,“营改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及时解决“营改增”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总是会有曲折的,“营改增”也不能一蹴而就。对于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确保“营改增”的顺利推进。一是要继续扩大试点行业的范围,根据行业的固定资产抵扣情况,合理增加可抵扣项目。二是严格控制“营改增”的风险,规范操作程序。三是限时取消各地财政扶持政策,避免出现政策依赖和税收洼地,为纳税人打造公平竞争的政策条件。

(四)加快“营改增”试点工作的推进

一是建议将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内。二是根据金融保险业计税依据情况,对金融保险业依6%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三是对建筑业实行专门的征管和税制管理。以建筑劳务发生地预缴、机构所在地汇缴等方式,进行征收增值税,对预缴率实行统一标准。

(五)重构增值税管理流程

要建立和完善税务工作动态预警管理体系,加强专用发票风险防控。事前,税务人员根据预警信息,对重点行业进行实地核实,严格审批程序;事后,对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利用“从紧”的事后管理方式,弥补事前审批的不足,以达到责任明确、惩罚有效的目的。要完善纳税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机制,将违规企业列入信用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通过信用制度对纳税人形成有效约束,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纳税积极性。最后,要继续完善金税工程建设,提升金税工程数据汇集能力,增加工程涵盖范围,加强系统新功能开发和应用,比如,增加管辖范围内的存根联数据明细查询与统计功能、增加专用发票明细比对功能等。

三、结束语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在北京等地区也都相继开始了“营改增”,其正面效应和意义也更加凸显。短期内“营改增”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但是,从长远来看,“营改增”能给企业带来多种现实和潜在的益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1] 刘世云.“营改增”产生的效应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

[2] 王洪萍.“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民营科技,2014

猜你喜欢
税收制度纳税人营改增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对中国科学构建环境关税的几点思考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