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咨询方法例析

2015-03-19 21:02卫春梅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咨询哲学价值观

卫春梅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哲学咨询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哲学咨询师用哲学的智慧帮助来访者将自己的见解整合成可实行的个人哲学,进而解决思想困惑和人生困扰,使其身、心、灵得以平静的哲学实践。儿童哲学咨询是哲学咨询的一个分支,它是特指运用哲学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儿童解决思想困惑和人生困扰的哲学实践。

1 儿童哲学咨询的实践探索

1960年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普曼发现他所教的大学生不能了解推理及推理规则,需要帮助他们发展推理技巧。1970~1971年李普曼率先开始儿童哲学实验和实践,通过培训教师的哲学意识向少年儿童普及哲学,引导和教育孩子达到如下目标:改进推理能力;发展创造力;增进个人及人际关系的成长;发展伦理的理解力;培养发现意义的能力。李普曼说:“哲学思考是儿童的一种基本要求,如同体育和音乐需求一样,它同样也该得到满足”[1]。

在李普曼的倡导下,儿童哲学实践已经在欧洲和美国开展起来,并且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今,儿童哲学实践的影响已经遍布非洲以外的所有人类聚居区,中国香港睿哲文化学会和台湾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以及昆明和上海也开始了儿童哲学实践的试点。但总体看来,中国的儿童哲学咨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非常薄弱,尤其是在儿童哲学咨询本土化研究方面更是需要投入巨大努力来凸显中国自己的特色。

2 三种基本儿童哲学咨询方法

儿童哲学咨询方法源于苏格拉底对话,所以对话是各种咨询方法的基础。在对话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儿童哲学咨询的故事法、体验法、团体咨询法等。

2.1 故事法

故事法是指以形象而适当的情节辅助构建完整的故事,用叙事的方式向儿童传递社会主流的理解生活的方式以及赋予生活意义的方式。

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的儿童还不能脱离具体现实去理解抽象的符号文字所代表的价值观。因此他们适合通过故事进行学习和获取信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快乐[2]174,包括学会我们现实生活所必须的价值观。另外,故事在某种意义上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他们不再担心答案正确与否,可以毫无顾忌地阐述并确定哪些哲学观点是对自己有意义的[3]206。

例如儿童喜欢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可以通过听、读、看让小朋友了解故事梗概,也可以进一步通过说和表演的形式让小朋友重现故事、续写故事。对儿童来说不仅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的不同呈现方式让儿童理解友善、诚信、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等主流价值观,而且重现故事、续写故事的环节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获得应对未来问题的技能。

2.2 体验法

体验法是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一个特定的集体文化氛围中以特定的社会事件促进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例如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日聚会”。幼儿老师协调整个活动过程:首先是活动环节,老师指导过生日的小朋友戴上生日帽并在母亲的帮助下点燃蜡烛,接下来集体唱生日歌,小朋友依次感谢母亲、父亲、祖父母、朋友们;其次是讲故事环节,要求孩子父母讲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的示范性行为;再次是祝愿环节,小朋友会得到老师和孩子们的各种祝愿,然后是父母的祝愿,学校和众人的礼物;最后是分享环节,吹蜡烛、切蛋糕大家分享,家长离去。

这个生日聚会所传递给儿童的价值观如下:

好孩子——听父母及长辈的话,表现好。

好伙伴——能有这么多小朋友来庆祝和祝福生日(社交能力和性格好)。

好朋友——与人分享,表现忠诚。

好学生——配合老师,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

好公民——公众场合的示范性行为,好人好事。

好人——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人,遵守规则,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的文化。

这种真实的生活事件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向儿童传递他所在的集体文化下的价值导向,通过将个体的人放在集体大文化之中,促进和引导儿童将个体的价值观与集体的价值观融合统一起来,在认知协调的心理状态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3 团体咨询法

团体咨询法是针对价值观的某一方面的主题,将儿童置于团体情境中,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检视自己的价值观并比较其与其他价值观的关系,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依此指导和实践,培育和建构儿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李普曼在哲学教室中构造的探究团体即是如此。他要求在此团体中相互交谈的人必须集中思想认真倾听仔细斟酌回答,并思考揣度双方接下来可能要说的话。这样的对话实际上就是预测可能发生之事,寻求各种选择,辨识种种联系,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3]5。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价值观辨析学派发现儿童的有些问题行为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他们以团体探究的形式设计价值观辨析的过程,如设计“塌方”现场——学生们被带入暗室表示被塌方困住了,必须挖掘一个通道,个人位置越靠近通道得救的几率越大。所有成员必须说出自己排在前面的理由,在倾听了他人的理由后决定走出通道的顺序。这个过程包含:(1)选择;(2)赞赏;(3)行动[4]。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避免了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儿童通过集体行动、集体讨论反思自己,明晰自己的价值观,解决内在的矛盾冲突,在反复地实践——赋值——实践过程中,把一种价值观念结合进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价值观念成为个体性格中的稳定态度。[5]

3 两种儿童哲学咨询方法的应用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思维培育方案。低龄段儿童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故事、辩论、讨论、游戏的形式来渗透辩证思维。例如实地考察商场,看到“入口”两字,念给孩子并解释意思,孩子会思考:进去的是入口,那么出来的呢?从而引出“出口”的意思,由“出入”渗透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又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可以讨论“白雪公主有缺点吗?”,从而打破传统观点,渗透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和培育儿童的创新思维。

大龄段儿童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维看问题的能力较高,而分清主次的能力和揭露本质的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较低。因此对于大龄段儿童,可以通过宁静法和哲学漫步解决其所遇到的困惑。

3.1 宁静法(PEACE)的应用

宁静法(PEACE)是美国学者马瑞诺夫(Lou Mrainoff)创造的哲学咨询方法,适用于解决那些药物和心理治疗无能为力的思想困惑[6]49。宁静法(PEACE)的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五个不同的步骤:P是Problem(问题);E是Emotion(情绪);A是Analysis(分析);C是Contemplation(沉思);E是Equilibrium(平衡)[7]33-45。

例如:儿童提出“孙悟空成佛后还会死吗?”这个困惑,用宁静法处理——第一步识别问题(就是运用理性思维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探究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帮助儿童确定这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哲学问题;第二步陈述情感(就是运用理性将问题与情感的关系理顺),帮助儿童理顺爱恨与生死的关系;第三步分析问题(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辩证思维方法分析现有选择,列举和评估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儿童从时间、状态、精神、科学角度分析生命与死亡,并引导儿童提出自己的观点;第四步沉思问题(是通过概念澄清与分析的方式,帮助儿童沉思分析结果),引导儿童静心回想前面的观点,提出自己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新理解;第五步平衡(就是通过前四步对概念的整体了解和把握,重新建构自己的信念与世界观),引导儿童在新观点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自己对于世界、生命与死亡的知识体系。

宁静法作为哲学咨询的方法,始终坚持儿童自己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咨询师始终是辅助者,咨询的结果就是儿童以一种哲学的方式改变或创建一个观点。

3.2 哲学漫步的应用

哲学漫步是荷兰学者彼得·哈特劳博士根据“做哲学”的思路而创造的为消除困惑而需要澄清概念的哲学咨询方法。哲学漫步是在漫步的身体位移过程中,伴随哲学思考而逐步澄清概念的方法。包括7个步骤:保持安静、选择关键词、解释定义、选择切近解释、选择最佳问题、保持安静、评估[8]。

例如:伊恩(6岁)感到懊恼的是他父母朋友的3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他看他喜爱的电视节目。“妈妈,”他用沮丧的口气问道:“为什么3个人的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9]33?针对儿童的这个困惑,采取团体形式的哲学漫步这样设计:(1)首先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保持安静;(2)当事人根据规则慎重思考并选择事件关键词:自私;(3)在行进过程中思考“自私”的定义,时机成熟时停下来给大家解释定义;(4)大家表达对他定义的进一步理解,当事人从中选择一个最切近自己定义的表述;(5)继续漫步并思考,表达交流并选择;(6)保持安静,选择三个左右关于“自私”的最佳表述;(7)评估自己如何得到这个概念?根据选择的关键词重新定义“自私”并讨论修正。

哲学漫步咨询法非常突出对儿童思考能力的关注,整个过程围绕问题、解释和理解来进行,体现出哲学咨询面向未来,重在解决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性问题的特点。

4 结语

儿童哲学咨询作为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形式之一,是一种促进儿童自身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法国教育家阿塔利说:“一个民族如没有获取知识的程序,使儿童有能力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遵循准则、成功地完成一项仪式,是不能生存下去的。一个民族如不使其教育制度适应占主导地位,具备文化、技术、知识体系的性质,是不能持久存在的。一个民族如不在其历史教学和未来教学中实现微妙结合,是不能生存的”[10]297。因此通过儿童哲学咨询对儿童进行哲学思维方式训练和世界观、价值观引导,是打造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教育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接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实践。

[1]王飞宇.儿童哲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教学研究,2013(2):119-122.

[2][澳]波恩斯.用故事打开心扉:隐喻治疗案例示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美]李普曼.教室里的哲学[M].张爱琳,张爱维,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4]陈欣银.价值观辨析学派评介[J].心理科学,1986(1):32-37.

[5]袁志强.价值观辨析理论的应用及体会[J].科教导刊,2010(2):109-110.

[6]Lou Mrainoff.Philosophical Practice[M].PIT:Academic Press,2001.

[7][美]马里诺夫.柏拉图灵丹:将永远的智慧应用于日常问题[M].郭先上,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南京大学哲学系第二届哲学践行工作坊讲座[Z].2013-05-25.

[9][美]加雷斯·皮·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陈国容,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咨询哲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菱的哲学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