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初探

2015-03-19 21:22石家庄市中医院李蕾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住院日科室住院

石家庄市中医院 李蕾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医院的医、护、技水平,而且能全面反映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程度。缩短平均住院日,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缩短平均住院日能给医院带来效应是多方面的,每缩短一天住院日无形中就增加了若干张病床,医院的收治能力就能扩大,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矛盾,同时缩短病人等待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以及家属的各种消耗的支出,缓解病人“看病贵”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对缩短平均住院日认识

(一)平均住院日

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是衡量医疗水准和效率综合指标。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收容量,医院测算患者收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计划收容量=365/平均住院日*开放床位数*床位使用率。

以我院为例,开放床位数714张,床位使用率98%,如果平均住院日由14天降至12天,那么年收容量就会增加4258人,这个数字说明通过医院对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控制,医院在没有增加任何资源投入情况下,增加了医院收治患者的数量、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优化了医院的资源、促进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从管理中出效益,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管理中综合指标之一

它需要全员共同配合来实现,所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不能单纯靠临床科室就能实现,它涉及到医院管理制度、流程管理、科室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等方方面面。缩短平均住院日绝不只是简单给临床科室定指标,仅用这一指标去单纯衡量科室在缩短平均住院日中是否达标是不可行的,如果这样,临床科室为了指标的完成,盲目缩短平均住院日,可能在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就让患者提前出院,导致医疗安全将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或者为了缩短住院日尽量少收危重患者,导致医院解决疑难病情的能力将不断下降,这样缩短平均住院日就会失去它自身的意义,因此缩短平均住院日应做为全员的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

二、影响平均住院日长短的因素

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的自身情况如病情的复杂程度、患者的年龄及经济状况等都影响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例如年纪较轻的患者恢复的比较快,住院时间相对年老的患者住院时间就短。患者费用类别影响住院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如自费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远低于享有医保报销比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另一原因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就医的类别采取了有差别的治疗方案。住院期间感染是也是延长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原因之一,如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操作的不规范导致的患者术后的感染是医院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由于医院住院人数严重超标导致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医院科室之间配合不默契,如医技和后勤保障部门和临床科室在某些衔接环节上脱节,造成患者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较长,延长住院日。医生自身的业务水平影响了诊断治疗的时间,如果医生第一诊断有误,也许在这期间给患者的治疗都是无效的,有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了住院天数。有的医生在病源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医院的某项指标,有意识地进行压床,目的为了保持一定的床位使用率来增加收入。

三、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一)全员认识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缩短平均日能优化医院的资源,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给医院和患者带来的双重收益,提倡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意识,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数字分析,使全员认识到延长住院时间并不能提高医院效益,相反却是浪费医院的资源,增加患者的费用负担,有效地扭转全员的意识。医院应把此项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中去,根据不同科室制定出不同的考核标准,使每个医务人员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床位的周转,使更多的患者及时得到诊治,通过对平均住院日控制,加强各个过程中的环节衔接管理,以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二)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护理质量

医生对病因诊断准、快,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必要保证,因此要不断提升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提高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达到这一水平要求医院不断加强医生的业务培训,用请名医进院指导,送骨干医师到高一级医院出去进修的方式提高医院整体业务水准。优质的护理水平能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提高护理水平,对缩短平均住院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防止患者感染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力保证,平时加强规范操作的培训,避免因医生或者护士在对患者的治疗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另一方面还应加快床位的周转,控制一定的住院人数,防止住院人数过多而引起交叉感染。

(三)鼓励新技术的开展

临床在外科手术上积极引入腔镜和介入手术,此项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恢复快等特点,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在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

(四)采用单病种临床路径的管理

实施临床路径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临床路径的使用可以有效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使医生的诊疗更为合理,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减少患者无效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五)提高医技科室的水平和效率

医技科室应合理安排班次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充分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准确地读出检查报告,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六)加强与社区医院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大多数医院患者在接受完关键性的治疗后,在康复期间还在医院进行恢复,这种情况的存在大大延长了住院日,使一些急需治疗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和社区医院密切合作,派专家指导工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一些进入康复期的患者在社区医院同样享受规范的治疗,使患者毫无后顾之忧地转入社区医院,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三甲医院资源的占用,有效地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同时提高了社区的诊治水平,使各级医疗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四、结束语

医院应按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个科室的最佳平均住院日,不应一味追求最短的平均住院日而影响到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衡量最佳平均住院日要看是否通过对该指标的控制,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是否提高了,患者的费用是否降低了,患者的满意率是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运营成本是否降低了。因此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使患者的利益和医院的效率达到最大化是当前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1] 昆瑜,范少真.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几点思考[J].中国病案,2011

[2] 张玉英.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若干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2011

[3] 赵宁志,赵伯诚.精细化管理在缩短平均住院日中应用探讨[J].人民军医,2014

[4] 王美英.控制患者住院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初探[J].医学信息学,2011

[5] 刘瑞.综合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问题思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

[6] 刘建迪.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抓手---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J].当代医学,2012

猜你喜欢
住院日科室住院
妈妈住院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173例儿科超长住院日患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