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初产母猪繁殖障碍的措施

2015-03-20 01:48长沙县黄兴镇动物防疫站410133张焰洪
湖南农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子发情期防疫站

长沙县黄兴镇动物防疫站(410133) 张焰洪

改善初产母猪繁殖障碍的措施

长沙县黄兴镇动物防疫站(410133) 张焰洪

一、提高采食量,保证营养供给

1.对体况好的母猪,在配种前可饲喂中等蛋白质水平的饲粮,适当减缓肌肉生长而增加脂肪沉积;对体况差的母猪应在配种前10~14天实行短期优饲,以增加排卵数,提高产子数,配种结束后再恢复原来的饲喂水平,以避免胚胎死亡率升高。

2.妊娠期采食量的高低会影响泌乳量,甚至影响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天数。但是妊娠早期过高的饲喂水平会使血浆中孕酮含量降低,导致胚胎死亡率升高。

3.妊娠后期增加饲喂量对提高子猪初生重和成活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过度采食会引起泌乳期采食量下降、失重增加、泌乳量减少,从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

4.泌乳期采食量低的初产母猪,造成蛋白质性失重明显,断奶后发情较迟。将初产母猪的采食量由4.55公斤/天增至5.5公斤/天,则第2胎的窝产子数可由10.2头增至11.2头。如果喂得太少,将会使母猪断奶后再次发情的时间间隔延长。但初产断奶母猪的膘情过肥,会引起内分泌紊乱、降低基础代谢水平,导致卵巢脂肪堆积,妨碍卵泡的正常发育及排卵。

二、加强配种管理,提高母猪受胎率

初配体重对繁殖成熟具有很大影响,哺乳期间母猪的体重变化往往取决于首次配种时的体重;就二元杂交母猪而言,初配体重135公斤左右时,对其繁殖成绩最有利。

初产母猪的初配情期会影响其胎产活子数。相关研究表明,与第1个发情期相比,在第2个发情期配种的母猪头胎多产活子0.4~1.3头,并且在随后的3窝产子中,初产母猪在第2个发情期配种的,要比第1个发情期配种多产0.3~2头;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的青年母猪,其受胎率和窝均产活子数均优于在第2个发情期配种的青年母猪。

另外,母猪发情鉴定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母猪能否适时配种,影响母猪受胎率和产子数。外来猪种的母猪发情后采食正常,不跳圈,不鸣叫,阴户变化不明显。因此,常常错过配种时机,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或长期空怀。

三、调控猪舍环境,消除各种应激

1.猪舍建筑的隔热设计 建场时应注意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可采用遮阳网、树木、攀缘植物等遮挡阳光直射入猪舍,或采用组装式猪舍或卷帘墙式猪舍,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调节墙壁敞度,来达到隔热目的。

2.舍内空气的冷却 可通过喷雾滴水系统和湿帘鼓风冷却等方法达到降温目的。

3.母猪降温 对母猪采取喷淋降温,可提高10%以上的产活子数,减少一半的返情率。如果日平均气温高于28℃,在配种前2天至配种后12天,给猪喷水4次/天,则初产母猪平均受胎率显著提高。

4.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取决于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及尘埃粒子浓度。猪舍中最大氨气浓度应不超过7.5毫克/升,否则,对猪有负面影响。

5.适宜的光照 合理的光照可以促进性成熟,提高受胎率、产子数和断奶重。短光照尤其是持续黑暗,抑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延长光照促进生殖器发育,性成熟提早,长期光照还可弥补高温和高能量吸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产子发情期防疫站
虚惊一场
发情相关基因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羊的繁殖规律与育种技术
新疆哈萨克绵羊在乏情期和发情期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
信托公司掀起“产子”热潮
洱源荷斯坦奶牛发情期各种阴道出血现象的诊断和治疗
实施全员岗位聘用制改革后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