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我国百米途中跑步频与步幅有效途径的探讨

2015-03-20 01:49谢小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步幅步频步长

谢小龙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对提高我国百米途中跑步频与步幅有效途径的探讨

谢小龙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中国教练员和学者对我国百米途中跑技术探索了几十年,发现制约我国百米途中跑速度最主要的因素是途中跑的步频和步幅,而制约步幅和步频的因素是腾空时间和支撑阶段的缓冲时间过长,合理延长后蹬距离和减少后蹬角度是提高步频和步幅的有效途径.

百米途中跑;步频;步幅;途径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乒乓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处于世界先列水平,但是在田径项目上仍处于弱势,尤其是其中的百米途中跑项目.百米途中跑项目很少能看到亚洲人.世界男子短跑百米项目发展的很快,世界记录屡次被打破.而我国的短跑水平虽然有进步,但是依然处于二流水平.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一百米决赛争夺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79的成绩获得冠军.中国选手苏炳添以10秒06的成绩获得了第九,创造了中国男子百米选手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名次.这代表着我国百米途中跑有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对百米途中跑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影响我国途中跑速度的因素是步频与步幅.因此,如何提高途中跑步幅与步频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影响百米跑步步频与步幅的因素

每个跑步周期包括是个阶段:前支撑;后蹬;缓冲;摆动.步频与步幅在这个周期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短跑就是达到最大步幅以追求最高的速度,所以科技人员,教练员都在精心地研究,得出:身高和步幅有的比值,人类极限的比值是1.2.当今百米飞人博尔特百米跑出了9秒58,人类最快的速度.博尔特身高1.96米.他的平均步幅2.43米;跑了41.3步.途中跑最长步幅2.77米.人类极限的比值达1.24.中国百米飞人张培萌身高1.88米,他的平均步幅2.15米;跑了46,2步,比值达1.14.可见步频与步幅多么重要,故才引起了科技人员,运动专家,运动医生,教练员极大的兴趣,在各个领域中研究.

人的潜力真是无可限量,无论短跑,中跑,长跑,马拉松跑.在挑选运动员时,就要挑选身材高大,腿部修长,柔韧性极好,下肢力量较强的运动员.(马拉松跑运动员在身高上除外).这些运动员可优先发展步幅,保持较高的步频.身材略为矮小,下肢较短,下肢力量较弱,但协调性较好,柔韧性极好的选手,可以在保持步幅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步频.

步长和步频是制约短跑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这与运动员蹬地速度的快慢,力量掌控的大小,蹬地的角度以及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分开来说的话,步长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后蹬距离、腾空的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而步频则是由每一步的完成时间决定的,也就是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

1.1 腾空时间

短途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迈步的时候身体处于腾空阶段,腾空时间过长就会就会加大跑步的时间,而人身体处于腾空状态的时候外界是无法产生作用力的,在人腾空阶段身体重心抛物线的轨迹是不变的,但是如果落地的时候脚受力产生的作用不是积极而是消极的,那么就像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下落结果一样,落地时脚会受到重力的阻力,使腾空的时间延长.所以腾空时间是受人体后蹬阶段的作用力和效果以及落地效果影响的.短途跑的距离是一定但是腾空时间越长,整个跑程所用的时间就会越长.想要提高短途跑的速度,一定要缩短腾空的时间,而腾空时间也与运动员后蹬角度的大小有关,后蹬角度越小腾空时间越短,角度越大腾空时间越大.中国运动员的后蹬角度比排名世界前列的运动员后蹬角度大,这也就延长了腾空的时间,从而延长了中国运动员赛程的时间.

1.2 支撑阶段的缓冲时间

我国短途跑的运动员支撑阶段缓冲时间比排名世界行列的运动员缓冲时间长,这是因为排名前列的运动员步幅比中国运动员大.而脚着地至垂直缓冲的时间及后蹬时间却比他们短,后蹬时间过短不利于后蹬的作用力,同时也影响腿摆动时的速度和幅度,从而容易使后蹬的角度过大.同时我国短途跑运动员支撑阶段由于膝关节弯曲的幅度过大,导致支撑腿缓冲幅度过大,不但影响运动员蹬脚伸脚的速度,也使得支撑阶段缓冲时间过长,从而影响运动员的步频.

2 改进百米跑步中步频与步幅的建议

后蹬的力度是运动员短途跑的动力,是人体前进的推动力和基本条件.短途跑步的速度是由步长和步频控制的,后蹬角度的大小和后蹬距离对步长和步频有关很大的影响,延长后蹬距离,减少后蹬角度,是提高跑步速度的关键.

2.1 减小后蹬角度

我国短路运动员后蹬角度比排名世界前列的运动员过大,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一个是运动员后蹬的时间用时比较短,身体的重心还没有离开支撑的点就已经结束了后蹬的动作,我国运动员后蹬时间一直比排世界前列的运动员短.减小后蹬角度的有效途径是正确的落地动作,正确的摆腿动作,恰当的后蹬时机和适当的蹬伸程度.

2.1.1 正确的落地动作

后蹬角度与落地动作有很大的有关系,落地时脚的位置在身体前面,如果远离身体重点的投影点,就会产生阻力,使身体的重心不能向前快速的移动,从而降低跑步速度,使前蹬到后蹬的转入不即时.时机一旦错误就会加大后蹬的角度.短途跑运动员应该采用积极的落地方式,这就要使腿在着地时的动作是向下和身后伸的.这个动作不仅有利于缩短腾空的时间,在落地时减少阻力,从而加快步频.同时能够使身体的重点向前快速移动,加快腿着地时前蹬向后蹬转变的速度,使后蹬的角度变小.

2.1.2 恰当后蹬时机

后蹬角度离不开恰当的后蹬时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后蹬是指从脚落地的缓冲时期开始,身体的重点开始移动直到与地面垂直的时候,直到蹬地脚蹬离地面为结束这一整个动作过程.后蹬腿开始蹬伸这个动作的时候就是影响后蹬角度关键的时刻.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后蹬角度过大说明蹬伸的时间过早也就是身体的重心刚从支撑点移开就进行蹬伸的动作.但是当身体的重点离开支撑点移动到最大的距离时,这个时候进行蹬伸后蹬的角度是小了,但是也就不存在蹬伸的意义了.恰当的蹬伸时机,需要与膝、踝关节的角度适合.这需要运动员根据自己身体向前移动的速度进行正确的判断.这个反应是瞬间完成的,短途跑运动员的速度很快,后蹬的时间也非常短,要想寻找到合适的后蹬时机是非常困难的,只要错过时机后蹬的角度就会过大.这需要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努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后蹬时机,从而减小后蹬的角度.

2.1.3 正确的摆腿动作

跑这个运动项目是有周期性的,后一个动作是伴随着前一个动作产生的.在跑的循环动作中,摆动腿后就是着地和后蹬,摆动腿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着着地和后蹬的质量.正确的摆腿动作,增加支撑后蹬腿的作用力时也减小了后蹬的角度.快速的向前上方摆腿,带动腿向前,使身体重点向前移,使后蹬的角度减小.

2.1.4 适当蹬伸程度

运动员在后蹬时虽然从表面看后蹬的角度与腿的蹬伸程度并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腿越充分的蹬伸,后蹬的角度就会随之越大.后蹬角度是指小腿和地面的前夹角,腿在后蹬时,如果脚固定,而膝关节做伸的运动,就会使小腿的上端受到牵引从而向后运动,就使后蹬的角度加大.就算是身体重心在向前进行快速移动的情况下,膝关节在这样的作用下前伸的速度也会更快,这样身体重心向前的速度就会小于小腿上端向后的速度.改进短途跑腿的蹬伸技术可以减小后蹬的角度.

2.2 延长后蹬距离

后蹬距离是指蹬地脚在离地时身体重心过蹬地脚脚尖的水平距离,后蹬距离受运动员的身高、腿长、髋关节的灵活性,后蹬腿伸展的程度和臂摆因素影响.

运动员无法改变身高和腿的长度,但是后蹬时可以摆髋的动作幅度加大,使腿各个关节尽可能的蹬伸,从而延长后蹬的距离.身体支撑腿后蹬时,尽量的向前送髋,使身体的重点向前移,使后蹬距离延长,从而加大步长.运动员跑的每一步,肯定是两条腿密切配合的,一条腿向后蹬,一条腿向前摆动的.所以正确的向前摆动腿是正确后蹬腿的先决条件,并且后蹬的效果会受到前腿摆动的力量、幅度与速度的影响.同时,正确的前摆动作也在为着地时的缓冲打基础.

臂摆的方向、幅度、速度以及力量等因素都会对地产生不同的作用力.手臂摆的越有力、速度越快,后蹬腿时就会产生越大的附加力,后蹬的的效果就会越好,步长就会加大.双臂大幅度的摆动可以加大摆腿的幅度,后蹬腿的髓、踝和膝三个关节越有利于伸直,骨盆扭转的幅度也会越大.同时臂摆的方向、幅度、速度以及力量也有利于步频的加快,加快两臂摆动,可以带动腿摆的速度,短途跑时摆臂和摆腿协调一致,两臂能摆多快,步频就会多快.

后蹬距离的增加使步幅有效增加的同时,还减小了后蹬的角度,后蹬角度的减小反过来又会对步幅的加大有促进作用.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改进途中跑的技术,合理延长后蹬距离和减小后蹬角度不但有利于我国百米途中跑运动员的步幅,同时有利于步频的加大,从而使运动员的速度增加.

3 总结

今天短途跑运动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提高成绩不单只是依靠经验,而是更多的依赖科学技术.跑步的速度受步长和步频的限制,但是在全程的跑步过程中,要想提高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应找出步频和步长的受制因素,从根本解决步长和步频受腾空时间和支撑阶段的缓冲时间制约的问题,只要我们在训练过程中科学和客观的选择减小后蹬角度和延长后蹬距离的方法,并根据运动员本身的素质进行规律性的训练才能提高步频和步长,从而提高跑步的速度.

〔1〕张胜年,刘宇,杨先军.可移动式数字化跑道系统研发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1(03).

〔2〕沈士达,李群.短跑途中跑支撑阶段影响水平速度因素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研,2010(06).

〔3〕周跃,刘海军.田径速度性项群“髋动力”研究综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2).

〔4〕付伟平.短跑中摆动腿最佳下压时机的理论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1).

〔5〕徐伟峻.男子100米途中跑阶段支撑技术环节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

〔6〕邹虹.博尔特100米跑技术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

〔7〕杨晓婷.陕西省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主要特征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

G822.1

A

1673-260X(2015)12-0160-02

猜你喜欢
步幅步频步长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不同水平障碍赛马越障步态特征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步态特征与步速相关性
苏炳添60米跑全程节奏研究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博尔特百米全程节奏的跟踪研究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基于逐维改进的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