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2015-03-20 01:49崔景朋刘丽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艺术类互联网+信息化

崔景朋,刘丽丹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2.四平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崔景朋1,刘丽丹2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2.四平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艺术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艺术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探索教师培训的具体方法,这必将进一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互联网+教育”;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认为:目前教育投入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最大份额,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民生,“互联网+”不能让教育缺位,所以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关注“互联网+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教学方式.而“互联网+教育”,则意味着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合为一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因互联网技术而改变.自然,互联网+教育时代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和信息化教学技能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存在很多问题,艺术类专业教师亦是如此,还有待发展提升,本文从解读“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入手,从艺术类教师的特点出发,分析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的要求,进而提出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

1 “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1.1“互联网+教育”时代传统教育的变革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全新概念,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相结合.这意味着传统行业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对自身进行重塑,更将迎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那么,当“教育”被代入这一公式的时候,这个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平台和手段的信息化时代会对教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不再是单一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而是一种包含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教学能力,它包括教师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跨界发展等多个方面.

1.2“互联网+”时代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在不断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能力.“互联网+教育”将对人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对传统教学带来的深刻变革更是前所未有,它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这种标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及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创新: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

开放:教师授课内容开放、学校教学资源开放.

个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融合: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各学科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

持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

协作:教学团队的协作、师生课题的协作,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的协作.

1.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特殊性

1.3.1 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

艺术类教师无论从事艺术创作工作还是从事艺术专业教学工作,多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而信息化教学能力则需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艺术类专业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甚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学习、创作和教学方式,方能将艺术教学、艺术创作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在一起.

1.3.2 学科发展方向的多样性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已呈跨学科多样化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与传统艺术、传统教学相结合,如ComputerAnimation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3Dmax三维动画等技术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中已广泛应用,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并影响到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专业的跨学科交互发展趋势要求艺术类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我的信息化技术知识,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1.3.3 教师原有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通常,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自己独特的专业技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对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而艺术类教师往往由于专业的局限及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工作和学习矛盾导致拥有知识的局限性,成为他们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障碍.

2 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互联网+教育”时代,艺术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是全方位的,其能力的提升,与地区教育长期发展规划、教师成长途径及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息息相关.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来提高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1 制定相关政策,激发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地区教育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支持项目,要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使之体会到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关注信息化技术、学习信息化技术,运用信息化技术.

同时,要注重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例如:多媒体课件(PPT)制作大赛、微课制作比赛、MOOC与传统课堂的结合等,在考核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2 运用培训方式,提高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对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应以学校为主的校内职工培训方式,在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或业务培训中,根据各专业特点,重点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使培训落到实处.还可鼓励教师通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网站、学堂在线APP、中国大学MOOC网站、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资源加强自身的学习.就艺术类专业而言,应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开展分级分类的培训.

另外,也要鼓励教师业余时间的自我学习,自我进步,多关注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和实践成果.这样才能将艺术类专业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技术更好的融合.

艺术类专业教师还应加强教育信息化方向的教研活动,探讨交流、相互学习、提升艺术类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3 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艺术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信息技术的学习者和应用者.教师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后,应在教学实践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到一起,以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总结出信息化教学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如:教师可采用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提前上传至网络,学生在宿舍自学,总结知识点并提出问题,等上课的时候教师一一解答;再如:现在的美术设计、绘画等专业与信息技术结合后,通过各种专业软件,不仅产生了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使艺术表现变得更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3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等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中,因此,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就不是短期即能取得成效的临时工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过程,鉴于教育体制、工作单位及个人等诸多因素,信息化教学水平相对滞后成为限制艺术类教师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并须为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艺术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艺术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探索教师培训的具体方法,这必将进一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褚宁琳.艺术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探究[J].创意与设计,2014(03):61-65.

〔2〕李天龙.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6-109.

〔3〕李弘,褚宁琳.艺术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对策研究[J].唯实(现代管理)2013(12):42-43.

〔4〕胡巍.论信息化时代艺术类学科教师的角色转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09(1):89-92.

G645

A

1673-260X(2015)12-0188-02

本文系2015年度吉林省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044)

猜你喜欢
艺术类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