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德教授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

2015-03-20 17:02余欢欢
环球中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广德亚急性甲状腺炎

余欢欢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好发于30 ~50 岁女性,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发病前有发热、咽喉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继而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拒按,伴发热、心悸、乏力等不适,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1-2]。现代医学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或病毒易感性基因有关,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为主[3-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激素治疗虽然可以很快减轻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在减量或停用激素后亚甲炎症状经常复发,而中医药在治疗亚甲炎上有独到的优势。张广德教授师承名老中医魏子孝主任医师,对中医药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随张广德教授学习,兹将张广德教授临证辨治亚甲炎经验呈管见如下,与读者共享。

1 分析病因重肝胆

中医学对亚甲炎的认识并无定名,根据其发病的特定部位,结合病因系外感温热时毒,一般称之为“瘿毒”、“瘿肿”等[5]。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外感风温邪热之毒,内应肝郁气滞,疏泄失常,痰热互结于颈前,蕴而成毒所致。

张广德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证实践,对本病进行脏腑辨证时重视肝胆,原因如下:其一,从发病人群中来讲,发病人群以女性多见,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滞;其二,从发病部位来说,足厥阴肝经分支循行于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灵枢·经脉篇》中描述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故甲状腺部位肿痛多从肝经论治;其三,瘿病的发病机制与“郁”有关,肝郁气滞可致郁而化火,肝胆郁热,故在临证时常兼用清泻肝胆和疏肝解郁之品,如黄芩、牡丹皮、赤芍、柴胡、青蒿等,这些药物还可以预防郁而化火,避免疾病的传变。

2 分期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针对亚甲炎临床表现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不同阶段,张广德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早期治疗应抓住颈前肿痛、发热、寒战等主症,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主。痰热郁结少阳者,患者常表现为寒热往来、颈前肿痛、咽痛,苔黄腻等,多选用蒿芩清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夏枯草、柴胡、浙贝母等药物,以清利湿热、化痰软坚、解毒散结;若痰热郁结较轻,苔薄黄或苔薄白者多选用小柴胡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以和解少阳、清热解毒散结。

中期阶段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时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肝郁化火之证,而火邪容易耗伤气阴,常选用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味,清热疏肝、益气养阴标本兼治;兼有痰浊者,加浙贝母、夏枯草化痰软坚散结;挟瘀血者,加丹参、莪术活血化瘀;兼气虚证时应用补中益气汤酌加清利咽喉药以益气清热、解毒利咽;兼阴虚证时选用养阴清肺丸加减以养阴清肺、利咽散结。

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以治本为主,此期正气亏虚,可表现为神疲困倦,腰膝酸软无力,夜晚尿频,大便溏泻或舌淡、脉沉弱等脾肾两虚之证,脾阳虚者常用保元汤加味温运脾阳,肾阳虚者常用济生肾气丸加味温阳利水。

此外,张广德教授认为本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临证时切忌机械地分期、分阶段论治,需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并注重早、中、晚期各个证型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临证时既可能是一个证型单独出现,又可能是两个或多个证型兼见,两证或多证相兼时不能仅一证一方,需随证加减。其二,标本先后治法是整体观的体现,临证治疗疾病当针对病因病机,确定治法以治其本,如果在症状严重或病情危重的情况下,标甚急者,也当治其标。特别是亚甲炎的患者在中期阶段表现为一过性甲亢,而咽痛、甲状腺肿痛、发热等表证常与甲亢并存,当先解表,待表证解除后再治疗甲亢。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反复强调,表兼里病者当先解表而后治里[6],如第44 条曰“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其三,《素问·评热病论篇》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亚甲炎在临床上常反复发作,张广德教授认为其病反复的原因在于素体正气亏虚,邪气易袭,所以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顾护正气。

3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7]。张广德教授在临证中以“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在亚甲炎的辨治中体现地尤为突出。张广德教授认为亚甲炎易反复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对激素的依赖,故应密切关注疾病复发的先兆。在亚甲炎的前驱病症中,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而且亚甲炎本身也常伴发热,疾病早期极易被误诊为急性咽部炎症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咽喉疼痛或不适的症状与亚甲炎并存时,更易误诊或漏诊[8-9]。所以在诊断方面,以咽喉部疼痛或感觉异常为主诉的患者,尤其是有亚甲炎既往病史或中青年妇女患者,首先考虑到亚甲炎的可能性,应完善颈部体检,如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型超声等必要的西医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方面,因急性咽炎亦是亚甲炎复发的重要因素,应重视急性咽炎的治疗,张广德教授常选玄参、牛蒡子、僵蚕、浙贝母、夏枯草等清热解毒、利咽散结之品,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

4 验案

患者,女,69 岁,2013年2月26日初诊。甲状腺部位疼痛,夜间高热1月余,伴偏头痛,大便干燥、3 ~5 天1 行,舌胖边有齿痕、舌质暗,苔黄厚腻,脉细数。查体:体温:39.1 ℃,双侧甲状腺压痛。甲状腺B 型超声示:多发低回声区。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正常,红细胞沉降率:82 mm/h,符合亚甲炎表现。西医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断:瘿肿。病机为热毒郁结少阳。治法:和解少阳、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予蒿芩清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青蒿15 g、黄芩10 g、法半夏12 g、柴胡15 g、蒲公英15 g、白花蛇舌草30 g、夏枯草10 g、土贝母15 g、僵蚕12 g、茯苓15 g、延胡索12 g、赤芍15 g、牡丹皮10 g、生甘草10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决明子30 g,14 剂,水煎服,每天服2 次。

2013年3月12日二诊:患者自诉体温下降到37.6 ℃,双侧甲状腺区疼痛明显减轻,头痛消失,但全身乏力明显,大便滞涩,舌质略红、苔白腻,脉弦滑。考虑患者大便已通但滞涩,在上方基础上去决明子,加牛蒡子12 g、太子参15 g,继服14 剂,在清热解毒基础上以顾护正气,益气养阴、清利咽喉。

2013年3月26日三诊:低热消退,纳可,乏力明显减轻,大便偏干、每天1 次,双侧甲状腺疼痛基本消失,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复查红细胞沉降率:8 mm/h,于上方基础上增太子参为20 g,去土贝母,加浙贝母12 g 以增强益气养阴、化痰散结功效,再服7 剂。后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复发。

按 患者以甲状腺区疼痛、发热为主症,且结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亚甲炎诊断,属中医的瘿瘤范畴。患者颈前甲状腺区疼痛且伴有偏头痛,头部两侧为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患者夜间高热,白昼体温恢复正常,符合中医的寒热往来的特点,综合患者的舌、脉象,考虑病因应为痰热郁结少阳,病属早期,以驱邪为主,故以和解少阳、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法,予蒿芩清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患者服药后,体温下降,疼痛减轻,又出现了全身乏力的症状,考虑患者发热已久,耗伤气阴,故酌加益气养阴之品。三诊后患者低热消退,甲状腺区疼痛基本消失,处方稍作加减再服7 剂以巩固疗效。本案的治疗充分体现了张广德教授重肝胆的思想,且将分期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治疗切合病机,收效颇佳。

[1]吕蕾.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93-595.

[2]王碧文,王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杂志,2009,50(3):271-273.

[3]李燕.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1):50-51.

[4]欧阳常林.强的松联合诺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15-116.

[5]张广德,魏子孝.魏子孝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0,29(8):592-593.

[6]曲夷,姜建国.《伤寒论》标本缓急治则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8.

[7]庞国明.“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涵[J].环球中医药,2008,1(4):5-6.

[8]曹辉.以咽喉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0):1480.

[9]陆永经.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162-163.

猜你喜欢
广德亚急性甲状腺炎
广德市交通运输局
——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摄影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较真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欠债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