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5-03-20 17:02
文化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日本环境

郭 崇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初到日本的人都对其干净的街道、整洁的环境印象深刻,这和日本人极强的环保意识和切实的环保实施有很大的关系,这背后离不开日本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环境教育的良好实施和日本人意识深处的自然观有很大关系。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地域狭长的岛国,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又多发自然灾害,再加上长期农耕型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日本人以感恩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自然观,因此,立足于自然观来考察日本人的环境教育,期待着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环境教育理念源于欧美,1948 年的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上首次提出“环境教育”,随后欧美各国纷纷展开自然环境教育活动。1970 年,美国制定环境教育法,从法律的层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随后环境教育日益正规化、系统化。日本的环境教育源于20 世纪60 年代为解决深刻的公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为了提高市民对环境学、环境问题的了解与关心,进而形成环境教育。1990 年,日本环境教育学会成立,环境教育开始理论化、体系化[1]。20 世纪末21 世纪初,一系列法律的制定使环境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更加具体化,环境教育已不限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逐步拓展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广义上的环境教育关系每一个人,除了学校外还以各种形式开展,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在日本,为增进人们环保意识、推进环境保护而制定出来的相关法律规定,“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而进行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学习活动”。[3]

随着环境教育的逐渐完善,其内涵和涉及领域也日益扩大,涵盖环境伦理学、环境史、民族和文化、都市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志愿者活动论、环境传媒论、环境调查法、环境教育论等。

二、日本环境教育的实施

日本环境教育最初是由热心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人们自发组织形成的,并非国家或政府的强制性行为。[4]以温室效应为首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渐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参与者团体的迅速壮大,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其相关的教材、报告、研修盛行起来。

2006 年的修正教育法中明确将培养尊重生命、爱护大自然、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为教育目标的一环,确立了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2007 年又明确提出21 世纪环境立国的战略方针,并在修正学校教育法中,将以丰富自然体验活动为手段,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投身环保的意识为目标的学校环境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一环被确定下来。[5]总之,日本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而可持续发展社会不仅包括环境保护,而且与社会的公正、经济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实现广义上的环境教育目标,就要有效结合多领域的目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6]

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因此,在日本结合不同年龄的特点,不同领域的特性,形成丰富而体系化的环境教育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大范畴:

(一)学校的环境教育

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立足于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结合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多环境丰富的感悟及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的环境现象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能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实现出谋划策的思考力”的目标,分学年分学科制定详细的环境教育相关指导计划,从而将环境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具体的授课中。[7]具体而言,低年级时以体验和感悟为主,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成立小学长期自然体验活动的支援联盟,制定对五年级小学生实施为期七天的自然体验活动的方针,让孩子在自然体验中丰富对自然的感悟,增强对环境的关心;高年级阶段注重培养课题发现和解决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中的思考判断能力,但不管哪一个阶段,学校全体齐参与都必不可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间相互促进,从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当然,学校环境教育效果的巩固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配合,更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和灵活应用。

(二)青少年设施中的环境教育

日本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成果,进而推广环境教育,在全国各地配备很多青少年教育设施,比如“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青年娱乐中心”以及各地的青少年教育设施等,有国立和公立之分。2001 年,国立青少年教育设施成为独立行政法人,2006 年4 月起,“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由独立法人国立青少年教育振兴机构统帅,而这些教育设施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野外教育等实地体验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通过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环境认识,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环境活动,使“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环保理念得到有效贯彻。

(三)社会范畴的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在日本深入人心,在学校教育及青少年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全国上下展开丰富的环保活动,社会范畴的环境教育也有声有色,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各地的志愿者活动,在日本有很多的非盈利团体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比如组织自然观察会、里山保全会,身体力行地将环境保护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这些非盈利团体不求回报、热心环保的举止对环境教育的普及及环保效果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

志愿者组织的时间和费用有局限,要在社会上有效推进环境教育,需要以环境教育为事业的组织的出现,于是,各具特色的自然学校或者说体验学校在日本各地应运而生。自然学校为了便于开展丰富的自然体验活动,一般位于环境资源丰富的地方,有能够提供环境教育指导的常住工作人员,帮助提供各类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策划。随着各地自然学校的专业运作,环境教育在社会层面的效果进一步深化。

环境教育的有效推行与环境教育指导者的培育密不可分。为了培养具有专门环境教育指导能力的人才,文部省委托民间自然学校的先驱者KEEP 协会(Kiyosato Educational Experiment Project)及国际自然学院进行企划运营,募集各地积极投身于环保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以国立的自然之家、青年之家等地为会场,自1999 年起实施了为期三年的野外教育担当者培育讲习会,各地的民间组织也积极投身于指导人才的培养,这为日本环境教育在全社会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8]

就这样,从学校到社会、从领导者到普通民众,日本全社会掀起广泛而意义深远的环境教育。

三、日本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以温室效应、环境破坏为首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9]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全民一致、共同推进,而环境教育是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一环。[10]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吸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益成分,能少走很多弯路:

在推进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长远目标

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环境及环境的关注意识,明白人类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职责,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环保的态度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提供保证。

(二)做到学校、社会、家庭的齐参与

环境教育的实施和环境保护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启蒙与意识培养,家庭、社会、职场等的付诸实践。从横向来看,各个环节有效结合,良性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孩子从小融入到环保中,将环境问题视为自己的责任。那么,环境教育的效果就显而易见。

(三)制定不同阶段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从纵向来看,环境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分阶段进行,从幼儿到老人,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不断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推进措施。儿童不同于大人,丰富的自然、生活体验,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心和理解。增加儿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从而增强其感受刺激,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培养从日常生活体验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创造性态度及执行力。到了成年,将前期所学所感在实践中应用,成为环境保护的中流砥柱,进入老年则继续发挥有限的光和热,利用丰富的阅历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

(四)关注具体问题,推进环境教育

培养关注身边具体问题、从具体实践中学习的意识,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而关注更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增强全局意识,积极参与,高效执行。

(五)关注消费层面,从源头上减少环境负荷,标本兼治

商品一般都要经过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等过程,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也是环境教育落实重要的体现。鼓励全民购买对环境影响小的商品,提倡绿色环保的消费生活,从源头上减少环境负荷,真正贯彻落实环境教育,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

[1]日本文部省. 环境教育指导资料[M]. 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91.45.

[2]林培英,张毅.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教育的比较[J].环境教育,2001,(05):49.

[3]祝怀新. 环境教育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1.

[4]王红旗,姚轶.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50-53.

[5]时军. 环境教育法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6]陈俊英. 中日两国大学环境教育及其大学生环境意识与行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5,(04):92.

[7]王民,蔚东英,霍志玲. 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J].环境教育,2005,(11):19.

[8]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83.

[9]郭崇.透过细节看日本人的环境保护[J]. 中国科技投资(学术研究版),2013,(08):50-52.

[10]张雷.新世纪的日本环境外交[D]. 北京:外交学院,2013.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日本环境
环境保护
日本元旦是新年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探寻日本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黄金时代》日本版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