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

2015-03-20 16:39门爱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大学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10-0202-02

1 引言

网络素养是指人们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知识、能力、意识和行为观念,包括相关知识技能,也包括在使用网络时所持的态度、道德取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1].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既是网络使用者,也是通过网络接受知识,掌握技术的受益者.网络素养也必定会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利于帮助他们科学地把握网络信息,获取有益的知识,也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

2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管理能力

2.1网络素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上网,有的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来补充课外知识,有的利用网络聊天、购物、玩游戏.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有意发布低俗、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肆意刊登骗人的广告,散播虚假信息.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并科学地使用网络,已成为目前高校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首先学校有义务教育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学会对登载的内容进行甄别,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别能力.其次,学校要注重网络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强化法律意识,学会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取.为防止信息损坏或丢失,要做好相应的备份和防范措施,有效地管理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利用信息.

2.2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

2.2.1加强行业自律,实施舆情监控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首先网络媒体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信息管理和过滤工作,维护网络安全.对肆意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发布虚假广告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网络行为坚决地予以抵制;对于敏感的热点话题,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舆情监控,注意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作为网络媒体人应该树立清醒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2.1.2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

校园网是大学生阅读学院新闻,读取校方通知,获取相关信息,进行网上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渠道.所以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利用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系统监控网络环境,对那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及时过滤、删除,限制不健康网站的登录.信息管理部门加强信息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

3 提高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3.1理性使用网络

现在的网络信息内容丰富,特别是具有娱乐性的内容,对大学生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的学生上网时缺乏自制能力,用网时间过长,影响了休息,影响了学习.作为校方,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倡导理性使用网络,把对网络的依赖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首先要求他们合理分配上网、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和频率,避免长时间毫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其次引导学生要把网络作为开阔视野、增加阅读量、学习知识、促进自身发展的工具.

3.2控制网瘾

教育大学生把握对网络游戏的参与程度.网络聊天、浏览信息、网络游戏等都可能造成沉迷网络.有的学生通宵打游戏,更有甚者,连续几天旷课玩游戏,造成体力透支,健康水平下降,近几年有的高校时有学生猝死在网吧的现象发生.告诫学生在参与网络游戏时,要避免过于执著和投入,分清游戏世界和现实环境,避免把游戏中解决问题的态度带入现实生活,不能把网络游戏当成一种运动而放纵自己,形成一种网瘾,在享受网络娱乐的同时避免伤害自己.

3.3注意把控网络交往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保持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果长期迷恋网上交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能力,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活动,对人的发展与人们之间的友谊来说是网络交往无法取代的.要让大学生知道虚拟社会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网络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延伸.让大学生既要培养良好的网络交往能力,又要加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交流和沟通,提高表达能力,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1提高防范意识

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仅要善于科学使用有益的网络资源,也要在网络环境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对网络中的各种潜在威胁、伤害、陷阱保持警觉,当遇到各种威胁时能成功处理或避开,以免遭受伤害和损失.教育学生要警惕网络中出现的对身心发展不利、扭曲正确思想的不良信息,在网络中应该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网络中诸如人肉搜索、传播流言、编制传播病毒等不良行为也应该高度注意.这些行为不仅会给他人造成影响和伤害,而且可能违反法律.

4.2网上交友慎重

提醒学生慎重结交网友.网络交往的双方都有很强的隐蔽性,大部分身份是虚幻的.在与网友进行网络交往时,保持必要的警惕,小心求证,谨防上当受骗.

4.3保护个人隐私和钱财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培养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网络中不要轻易泄漏个人隐私,对于不愿公开的秘密要妥善管理,也不在网上随意泄露亲人、朋友的信息.网络本身属于公共空间,发布的信息即使有保护措施,也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或利用,信息一旦上传到网络,有可能广泛传播,并且可能难以彻底删除,从而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与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不要放进太多的现金,谨慎操作,避免被他人盗取帐号和密码,注意个人钱财的保护.

5 结合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网络是虚拟空间,但并不是超越现实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空间,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也适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网络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宣传网络道德规范,让大学生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有一个道德判断,从而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两课教师要把培养网络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不断创新思想素质教育方法,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老师可针对大学生兴趣,利用微博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咨询平台来答疑解惑,同他们一起探讨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辩证地看待网络,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抵制网络失范的不良行为.

5.1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学生应遵守网络环境的道德规范.伴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种网络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网络道德成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方面.网络环境也有道德规范,使用网络,参与网络活动要遵守基本道德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应该做到尊重他人、严格自律、与人友善、讲求诚信.同时,要树立健康的公民意识与公共观念、公平与竞争观念、宽容与责任观念、资源有限共享观念等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遵守网络中的各种道德准则,网络才能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网络与大学生之间才能形成和谐的关系.

5.2强化法律意识

树立网络环境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了解学习网络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网络的安全有序.在网络上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是最基本要求,不发布不传播违法信息,尊重知识产权,通过网络盗取虚拟财物,盗用他人网络身份、网络通讯工具、电子邮箱、网站登陆密码等账号信息,都可能触犯法律.

5.3发挥班主任的监管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和学生宿舍,及时掌握学生归宿和就寝情况.若发现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要及时找他们谈话,观察是否有网瘾.发现有网络行为失范、失常的学生,及时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谈话了解其生活,帮助他们端正网络态度,纠正错误行为.

5.4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领头羊,是老师和普通学生之间的通迅员.他们在网络使用中的自我管理和带头作用很重要.他们能够及时发现身边同学接触网络行为情况,并将异常情况反馈给辅导员、班主任.广泛开展学生干部与网瘾学生结对帮扶,帮助端正网络认识,养成良好习惯,发挥学生干部在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和网络文明使用中的带头表率作用,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5.5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家庭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同时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增强,对家庭的情感依赖逐渐减弱,但家长的嘱咐和家庭的责任仍为大学生所重视,家庭亲情联系仍然是多数学生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家长要放弃高考成功等于子女教育任务完成的观念,而应定期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使用网络时间和上网内容,并经常提醒,防止出现网瘾问题,努力做到在学习上不断鼓励,在情感上经常沟通,在生活上时常关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年学生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开朗活泼,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格,使他们更不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迷惘堕落犯错,对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接触行为失控的大学生,家长更要重视,配合学校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亲情的感化更容易帮助大学生走出误区,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6 结论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影响着整个社会网络环境和气氛的形成,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已经不是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