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公信力 发出主流媒体好声音

2015-03-20 18:47王葳
记者摇篮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信力新闻宣传话语权

王葳

守土有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怎样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优势、凝聚正能量,唱出新闻的好声音,就成为当前新闻人思考的主要问题。

主流媒体承担着宣扬主流价值、传播主流声音的重任,担负着争夺新闻传播主导权的使命,因而必须强化阵地意识,秉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主流媒体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决守护核心价值观,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辩护动能、解释功能、整合功能、引导功能,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核心区域做到分毫不让、寸土必争,打好阵地战,奏响主旋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事关党的前途,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它意味着在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宣传工作要以更大的担当,去实现大的作为。

这种担当,就需要各级新闻宣传部门,不仅要自身思想过硬,而且要把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要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新闻记者的职责,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和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有新闻人的担当,把新闻宣传工作重点前移,使宣传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双翅膀。

这种担当,就意味着要加强新闻人才的培养。只有优秀的新闻人才,才能有新闻宣传工作的大格局。要有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人才,一大批思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才能把握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话语权,才能使新闻宣传成为建设中的新武器。只有让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把握新闻宣传话语权,才能不失语,才能党声畅通、政声畅通。只有一大批业务精干、懂得新闻宣传工作规律、笔下有两下子、口头上有功夫的新闻人才发挥作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失语,使民意畅通。

这种担当,就是要我们重塑公信力,拥有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今,是个自媒体的时代,新闻可谓无处不在。要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让主流媒体缺位和失语,更不能将话语权拱手让人。这也是一种担当。

全媒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却并非人人都能出好新闻,更非人人都能唱出“好声音”。而我们主流媒体因其思想性、专业性和充足的资源,所以更能唱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致力于重塑公信力、维护权威性,要在全媒体“去中心化”效应中重新回到舞台中央,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一文中强调,报刊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就要不走音、不跑调,就要担当起对党、对人民的责任,就要始终坚持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在新闻宣传中“找准调门”。

这种担当,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主流媒体应当坚守的新闻职业底线。尤其是作为党报,准确、及时、生动地把党的政策传达到全党、全社会,是我们的任务。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信息量的剧增、媒体手法的多样化,使得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有所作为,以作为求地位,以作为求发展。我们不可能用旧船票登上新时代的客船。

党报有固定的职能,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敢于突破原有的办报理念的束缚,适应新的形势,在报纸的定位、版面的设置上,甚至写作手法上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时代,从而使党报的思想性、可读性并存。

要创新,就要从习惯的办报观念走出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民只相信真实的报道,而“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因此,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是主流媒体增强公信力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让民众信服的行家里手。进入全媒体时代,再端着架子、板着面孔的说教已经行不通了,“三贴近”“走转改”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有益探索。主流媒体既要调整心态,也要扭转姿态,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人民,写出对人民的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看,产生共鸣。这种担当,就意味着我们新闻人要结合新闻的特性,对重点活动和社会建设成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做到新闻宣传工作“出彩、出新”。这种担当,就需要新闻人构建宣传大格局,要全面展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理念、新做法,追求立意的高度、深度,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有了这些,才会真正形成一种合力,才会让新闻宣传工作凝聚正能量,唱出新闻好声音。

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要与时俱进,扫灰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只有用新办法去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本溪日报社洞天编辑部)

猜你喜欢
公信力新闻宣传话语权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