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2015-03-20 02:40谈芳芳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总有效率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谈芳芳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内科临床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28/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5/33),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科临床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显著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内科临床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66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1.4±2.7)岁,其中男19例,女14例,病程7个月~11年,平均病程(6.2±1.7)年;观察组患者33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0.9±2.6)岁,其中男18例,女15例,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6.3±2.8)年。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张氏医通》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记载:"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在此基础上,现代医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刘再朋[1]等认为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马立人[2]认为瘀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盖国中[3]提出湿毒内伏血分是本病关键;曲怀汝[4]认为痛风乃血分伏毒引发,其病机为脾肾双亏;李安民[5]认为关键是正虚。综合上述文献,可以得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特点为寒湿或湿热痹阻,筋脉不通。

1.3方法 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使用药物主要是布洛芬缓释胶囊(吉林市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74)给药剂量为300mg/次,2次/d,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给予的中药方剂如下:冬瓜仁15g、苍术12g、黄柏12g、丹皮15g、丝瓜络12g、通草6g、赤芍12g、牛膝15g、半夏12g、半夏12g、茯苓20g、防风10g、大青叶15g;方剂加减如下:对于出现灼热红肿、苔黄的患者需要加细辛3g、丹参15g、滑石15g;对于出现纳呆腹胀的患者需要加少量木香以及白豆蔻。水煎,1付/d,分2次温服。

1.4临床疗效判断方法 本研究中的临床疗效判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①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胀以及疼痛等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或工作;②有效,经过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暴露关节肿胀以及疼痛等明显减轻,患者能独立完成一部分日常活动;③无效,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胀以及疼痛未出现明显好转,关键的正常生理功能未能得到改善,患者不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患者总数]×100.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28/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5/33),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是痛风患者滑囊、软骨、关节囊、骨质和其他组织出现尿酸盐沉积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病损以及有公部位的炎性反应,导致患者临床疾病发作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40岁以上的男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发病部位主要是跖趾关节,偶尔也见发病与患者其他的较大的关节[2]。在我国传统中医中痛风性关节炎隶属于"历节"、"痹证"的范畴,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疾病的临床病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部分[3],其中外因主要包括外感风、痰、湿、热、寒、瘀六郁,而内因主要表现为患者肝肾亏虚、正气不足等。外因导致的本病发作时,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病较急;如果患者出现正气不足,加上内因的综合作用,患者的临床表则相对较缓,少数患者病情迁延难愈,患者临床病情易反复发作。

本研究表明,内科临床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显著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史宏,张静,蒋志洪,等.浅谈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J].黑龙江中医药,2008,3:60-62.

[2]曹雯,孙洪平,褚晓秋,等.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33-435.

[3]刘敦玉,李光珍,刘艳.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31:2832-2833.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总有效率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