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

2015-03-21 03:03石泉贵冯东方陈芳芳石华英黄淮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纤溶高原红细胞

石泉贵,冯东方,陈芳芳,石华英,童 静,肖 静,黄淮霖

(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西藏拉萨 85000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

石泉贵,冯东方,陈芳芳,石华英,童 静,肖 静,黄淮霖

(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西藏拉萨 850007)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凝血功能的损伤状况。方法选择高HAPC患者69例,检测空腹血浆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以生活在同海拔地的健康人群作为高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APC患者Fbg、APTT、TT水平均高于高原对照组(P<0.05),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观察表明,综合治疗可促进HAPC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结论HAPC患者出血与凝血两个过程十分复杂,既包含生理性的适应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从生理适应到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凝血功能; 凝血指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临床症状包括皮肤黏膜红紫、杵状指、反甲、肝脏肿大,血液学特征是红细胞(RBC)和血细胞压积(Hct)增加、低氧血症、血黏度增大等,多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2]。关于HAPC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了HAPC确诊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旨在评价HAPC患者凝血功能损伤状况,以期为HAPC诊治及预防提供新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HAPC组: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确诊的HAPC患者69例,男65例、女4例,年龄17~61岁,女性例数较少未分组统计;移居者67例,世居者2例;所有患者近10 d内未服用抗凝药物。HAPC患者符合下列诊断标准:无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体检及X线检查无肺气肿、肺纤维化及其他心血管病理改变征象;RBC≥6.5× 1012/L、血红蛋白(Hb)≥200 g/L、Hct≥0.65。根据RBC、Hb、Hct升高或增加程度将HAPC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见表1)。(2)高原对照组:选择与HAPC患者同海拔地居住的世居者30例、移居海拔3 700 m以上地区生活1年以上的适应者30例,年龄18~63岁。HAPC组与高原对照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集所有患者入院次日及治疗过程中枸橼酸钠抗凝空腹静脉血1.8 mL,混匀后2 h内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CS-2000i血凝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检测。高原对照组人群入组后采用相同方法采集标本及检测。标本检测方法参照试剂及仪器说明书。

1.2.2 HAPC患者治愈标准 (1)恢复期:经综合治疗(一般治疗、氧气疗法、放血及血液稀释疗法、雌激素疗法、紫外血疗法等)后,临床症状部分减轻或消失,RBC、Hb、Hct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参考范围上限;(2)治愈期: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RBC、Hb、Hct降低至参考范围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研究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HAPC组、高原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

2.2 不同病情程度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69例HAPC患者中,轻度32例、中度28例、重度9例,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见表3。

2.3 AHPC患者凝血功能动态检测结果 69例HAPC患者均在恢复期检测血凝功能指标,只有54例患者在治愈期检测了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见表4。

表2 各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无数据。

组别n Fbg(g/L)APTT(s)PT(s)TT(s)HAPC组69 2.41±0.64 54.7±4.13 12.9±0.64 16.3±1.4高原对照组60 2.17±0.33 48.3±3.91 12.7±0.95 13.3±3.2 P-<0.05<0.05>0.05<0.05

表3 不同程度AHP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P<0.05,与高原对照组比较。

组别n Fbg(g/L)APTT(s)PT(s)TT(s)轻度32 2.11±0.68 53.2±4.22 11.2±0.64 16.1±1.3中度28 2.43±0.65*54.8±4.16*12.8±0.66*16.2±1.7*重度9 2.69±0.59*56.1±4.01*14.7±0.62*16.6±1.1*高原对照组60 2.17±0.33 48.3±3.91 12.7±0.95 13.3±3.2

表4 AHP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动态检测结果()

*:P<0.05,与高原对照组比较。

组别n Fbg(g/L)APTT(s)PT(s)TT(s)治疗前69 2.41±0.64*54.7±4.13*12.9±0.64 16.3±1.4*恢复期69 2.35±0.56*51.6±4.07*12.6±0.73 15.5±1.6*治愈期54 2.21±0.43 49.1±3.61 12.4±0.57 13.5±2.5高原对照组60 2.17±0.33 48.3±3.91 12.7±0.95 13.3±3.2

3 讨 论

HAPC是由低海拔地区人群进入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或高原世居人群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因低氧引起RBC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高原人群RBC增多本是代偿缺氧的适应机制,以增加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保证对组织的供氧。当RBC代偿性增生过度时,产生病理改变,即发生HAPC。但对高原低氧、低气压环境的适应是通过机体整体机制的适应,不能只依赖RBC的增多及Hb的增加;RBC增多只是一种细胞外的适应或功能性适应,对低氧、低气压更全面的适应应建立在组织适应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分析了HAP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期对HAPC诊治及预防有所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HAP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存在如下变化。

3.1 Fbg的变化 Fbg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水平升高常见于休克、感染、手术、烧伤等多种病理情况[3]。Fbg亦是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本研究中,HAPC患者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0.05),说明随着RBC、Hb和Hct水平的升高,AHPC患者Fbg水平亦升高,有可能导致血黏度的进一步增加。HAPC患者治疗前,轻度HAPC患者Fbg水平相对较低,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度和重度HAPC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APC患者疾病早期已有小血栓的形成导致Fbg消耗,从而表现为Fbg水平降低。随着症状、程度、病情的加重,机体为维持凝血与抗凝血的相对平衡,Fbg应激性增加,导致中度、重度HAPC患者Fbg水平升高,形成病理性改变。

3.2 APTT和TT的变化 本研究中,HAPC患者APTT和TT水平均高于高原对照者(P<0.05)。HAPC患者治疗前APTT及TT的变化趋势与Fbg相同。HAPC患者RBC代偿性增多,血液黏度增大,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源和外源凝血途径的激活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消耗过多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产生的物质,如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破坏了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正常调节,导致凝血和纤溶失调[5-6],引起APTT和TT延长。

3.3 PT的变化 本研究中,HAPC患者PT水平与高原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PT检测时,需在受检血浆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Fbg转变为纤维蛋白,此时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PT。PT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功能的最常用指标。因此,HAPC患者PT水平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HAPC患者Fbg、APTT和TT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PT变化不明显。动态观察表明综合治疗可促进HAPC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因此,笔者认为,HAPC患者出血与凝血两个过程十分复杂,既包括生理性的适应过程,同时也包括从生理适应到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

[1]曹祯吾.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各系统损害[M].高原疾病学,1996,8(6):58-106.

[2]李素芝,高钰琪.高原红细胞增多症[M].高原疾病学,2006,18 (11):56-89.

[3]倪宗华,甘林,何丰,等.高原地区手术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2):77-78.

[4]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1-80.

[5]梁光祥.高原移居汉族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3,6(1):30-31.

[6]杨光明,柳君泽.氧激活凝血通路和诱导血栓形成机制的新进展[J].高原医学杂志,2001,11(1):59-62.

Change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Shi Quangui,Feng Dongfang,Chen Fangfang,Shi huaying,Tong Jing,Xiao Jing,Huang Huaili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General Hospital of Tibet Military Region,Lhasa,Tibet 85000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Methods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prothrombin time(PT),thrombin time(TT)and fibrinogen(Fbg)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69 patients with HAPC and 60 healthy subjects(controls).ResultsFbg,APTT and TT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APC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s(P<0.05),while the difference of PT was not significant(P>0.05).Dynamic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comprehensive therapy could these recover coagulation function.ConclusionHemorrhage and coagulation process in patients with HAPC could be very complicated,including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physiology evolving into pathology.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coagulation function; coagulation index

10.3969/j.issn.1673-4130.2015.10.028

A

1673-4130(2015)10-1385-02

2015-01-21)

石泉贵,男,主任医师,从事高原环境对机体的损伤研究。

猜你喜欢
纤溶高原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