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2015-03-21 03:03王晓红刘晓荣刘江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纵轴血凝双曲线

李 臣,王晓红,李 辉,刘晓荣,刘江山

(1.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金昌 737100;2.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妇幼保健院,甘肃武威 733300)

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李 臣1,王晓红2,李 辉1,刘晓荣1,刘江山1

(1.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金昌 737100;2.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妇幼保健院,甘肃武威 733300)

目的探讨自制正常对照血浆能否作为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物。方法抽取10 d内测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CT)及纤维蛋白原(Fbg)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凝血试验结果(标本数大于20份),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绘制质控图的数据。每天从所测标本中选取1份所测PT、APTT、Fbg结果均在均值附近的标本,用红色笔在图上标出测试结果并把该标本作为第1份质控物于冰箱冷藏保存。第2天在检测标本的同时再检测所保存标本(质控物),将所得结果用蓝笔标在同一纵轴上。然后重找1份当天测试标本。结果在PT、APTT、Fbg质控图均值附近的标本,将结果用红笔标在质控图第2纵轴上,标本留为下一工作日的质控物,次日将测试质控结果用蓝笔标在同一纵轴上,依次类推完成当月测试,获得双曲线,根据双曲线的离散程度判断质控情况。结果PT试验双曲线的离散程度为13.8±1.94,该双曲线可用以判断质控情况。APTT、Fbg双曲线同PT。结论双曲线质控操作简单,标本不需特殊保存条件,可以直观反应质控情况。

凝血试验; 室内质控; 双曲线

目前,国内凝血试验标本按检查目的可分为手术前出血倾向检查、抗凝治疗监测和出血性疾病检查3部分。但在日常工作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实验的室内质控物主要依靠进口,其价格较贵,大部分基层医疗单位都未能开展室内质控。为解决这一问题,大量专家都曾报道过凝血试验自制质控物的方法[1-6]。但均因操作复杂或需特殊设备而未能在基层医院开展。笔者在工作中也曾尝试过多种方法开展凝血试验的室内质控,最终认为利用患者血浆双曲线法可以达到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血液标本均采自金昌市八冶医院的术前患者。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选用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仪(日本Sysmex公司),抗凝管购自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试剂购自上海太阳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 方法 基于绝大部分术前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相对稳定这一特征[3],抽取10 d内PT、APTT及Fb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的测试结果20~40份,求均值和标准差(SD),建立质控图框架。每天从测试凝血试验的标本中选取PT、APTT及Fbg水平测试结果均接近质控图的标本,将当天检测结果用红笔标在质控图上,根据PT、APTT及Fbg水平在4℃保存24 h无明显变化的特点[7],留取血浆于带盖容器中作为质控物,次日检测。第2天在测试标本的同时,测试留取的血浆(质控物),将其PT、APTT及Fbg结果用蓝笔标在同一标本的纵轴上,即同一纵轴产生两个点,第1天与第2天测定值。从第2天的标本中同样选择1份标本,其检测结果在附近,操作步骤同上。依次类推,将所有第1次测试点(红点)连成线,将第2次测试结果(蓝点)再连成一条线,即可获得双曲线。根据双曲线的离散程度±2SD来判断质控失控情况。

2 结 果

PT试验双曲线质控图见图1。x为13.8,SD为0.97,系列2曲线为当天选择作为预留质控测定值所绘曲线,系列1曲线为第2天作为质控所测值绘制的曲线。APTT、Fbg曲线同图1。

3 讨 论

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质控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近几年,血凝试验在临床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8]。坚持室内质控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血凝试验的室内质控与血常规和生化试验不同,国内已有成熟价廉的质控品,虽然也有进口的质控品,但价格昂贵,很多中小实验室未能开展。笔者认为患者血浆双曲线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质控物容易获得,可以在基层单位范围开展,建议同行们不妨一试。

[1]丛玉隆,王俊艳,殷宗建.患者血浆浮动均值法用于PT、APTT、Fbg质量控制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6):354-355.

[2]吴德祥,苏畅,张文服.用健康人血浆代替血凝质控物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4):225-226.

[3]钱厚明,赵江燕,周樱,等.患者数据均值法用于凝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4):303-304.

[4]邱丽君,李端贤,许颖彬,等.血凝仪用质控物的研制及临床作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3):234.

[5]孔立新,张道杰,孙黎,等.凝血检验室内质控血浆的设备与评估[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46-147.

[6]毛和香,李良琼,胡世蓉.PT、TT、APTT自制质控血浆稳定性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3):84.

[7]丛玉隆,任平,殷宗建,等.血浆凝血疑因子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4-75.

[8]程锋,朱忠雾.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0):111.

10.3969/j.issn.1673-4130.2015.10.055

A

1673-4130(2015)10-1443-02

2015-02-28)

猜你喜欢
纵轴血凝双曲线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巧解“一横多纵多线”坐标图地理试题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流动管理:一种班级管理的实践模式
纵轴曝气氧化沟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通用曲线的解读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