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03-21 03:03蒋琳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内酰胺酶克雷伯季度

蒋琳华

(重庆市中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21)

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蒋琳华

(重庆市中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21)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临床分离菌1 578株,第2季度临床分离菌2 051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结果第1季度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93株,占12.2%,其中产ESBLs菌株52株,占26.9%;第2季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占15.2%,其中产ESBLs菌株96株,占30.9%。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重症监护病房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低。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ICU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科室分布; 抗菌药物敏感率

克雷伯菌属是周围环境及人呼吸道的常居菌群,也是常见的机会致病菌。近年来,该菌属引起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日渐增多,尤其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仅次于大肠埃希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比例也不断增加[1-3],因此笔者对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第1、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于临床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菌株为本院2014年第1季度阳性检出菌株1 578株,第2季度阳性检出菌株2 051株。

1.2 方法

1.2.1 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 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鉴定仪及配套试剂、药敏板条;血培养采用Bac 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质控菌株采用重庆市临检中心提供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2.2 ESBLs确证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同时使用头孢他啶(30μg)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10μg),头孢噻肟(30μg)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10μg)两组药敏纸片,当两组药物中任何一个在加克拉维酸后抑菌环直径与不加克拉维酸抑菌环直径相比增加大于或等于5 mm,可确认ESBLs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药敏结果用ATB软件和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科室分布 第1季度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93株,占12.2%(193/1 578),其中产ESBLs菌株52株,占26.9%(52/193);第2季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占15.2%(311/2 051),其中产ESBLs菌株96株,占30.9%(96/311)。2014年第1、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见表1。

2.2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敏感率 2014年第1、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敏感率均为100.00%;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最低,敏感率均为0.00%。2014年第1、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敏感率,见表2。

3 讨 论

本院2014年第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较第1季度有所增加,从12.2%增加到15.1%,且产ESBLs比例也从26.9%增加到30.9%。科室分布以呼吸科、ICU为主,尤其以ICU产ESBLs菌株比例最高,可能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院内感染有关。标本以呼吸道分泌物为主,其次为血液、脓液、尿液[4]。

第1、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敏感率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亚胺培南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有很高的活性。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次之,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而1~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如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且敏感性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临床长期使用头孢菌素有关[5-6]。此外,由于TEM-1和SHV-1型酶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主要和最多见的酶,由质粒介导,可有效水解青霉素和窄谱头孢菌素,随着3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TEM-1和SHV-1型酶加快了突变速度,形成了ESBLs。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低,如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临床应与克拉维酸、他唑巴坦联合用药,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为0.00%,这与其天然耐药有关[7]。

综上所述,本院第2季度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产ES-BLs菌株均较第1季度有所增加,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且有上升趋势,尤其在ICU、呼吸科出现多重耐药菌株[8]。因此,加强对本院的耐药菌株监测和建立完善的耐药报告机制,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加强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尤其是避免3、4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使临床医师掌握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性,根据药敏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性增长[9-10]。

[1]张建敏,张衍胜.ICU病房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323-324.

[2]张广清,梁桂兰,张铭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4):349-350.

[3]刘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426.

[4]李政,王玉春,蒋冬香,等.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373-1375.

[5]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1-809.

[6]丛玉隆.检验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05-417.

[7]倪语星,洪秀华.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感染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4-105.

[8]陈德欣.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监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699-2700.

[9]李振江,孙长贵,曾贤铭,等.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37-739.

[10]曹翠明,吕建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实用医学,2003,5(12):113-114.

10.3969/j.issn.1673-4130.2015.10.066

A

1673-4130(2015)10-1460-03

2015-02-22)

猜你喜欢
内酰胺酶克雷伯季度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