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2015-03-22 03:10王晓梅
关键词:道德教育价值观道德

王晓梅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在培养高素质、高学历当代大学生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绝对是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环节的道德教育,需要对传统优秀到的进行创新性的吸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民族大的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独特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面对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学生“投毒”事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越来越受到教育届的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塑造的过程中,应当受到这些传承至今的优秀道德的熏陶与教育,使自身的精神得以升华,思想得以净化,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的简要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念三个角度概括介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第二部分对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进行概括,简述大学生应当传承这些优秀传统道德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带入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课堂,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两个方面论证如何将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恰恰是被害人舍友林森浩。名校、投毒,这两个元素组合起来的案件新闻迅速引发全社会关注。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批准逮捕。11月27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林森浩称自己看不惯黄洋,决定投毒出于愚人节整人想法。20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该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件发生在高校宿舍间的大学生投毒案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案件的投毒者林森浩作为被中山大学保送入复旦大学的“天之骄子”,在与室友发生琐事后不是沟通谅解,而是怀恨在心,最终在愚人节对同学痛下杀手。同样作为国内名校的复旦大学一时之间失去了两个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受害者,另一个则是投毒者。本应该充满自由与纯洁的思想圣地,近年来却接二连三的出现类似凶杀事件,这让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经历过高品质教育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道德状况也出现了各种情况。下面依据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念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概括论述。

1.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从小经过严格培养与磨练的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事业方面具有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成就事业的正面人生价值观,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往往又会形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办事模式,同时缺乏努力拼搏精神,这具体表现在应该自己去完成的功课和学业,却需要祈求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脱离了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缺少了老师高强度的上课与训练,在大学生活中日益懒散起来,例如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经常性逃课,不愿做课堂笔记,不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甚至考试都要依靠其他同学的“关照”,更有甚者依靠小抄对考试蒙混过关。而他们的课余时间不是去图书馆充电学习,而是打游戏、谈恋爱、泡网吧、逛街等娱乐性活动,在这些活动的长时间影响下,大学生开始懒散并缺少奋斗精神。

虽然上述这些只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种在大学生活中出现的不正确的人生观所产生的恶劣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大学生对学习这类不负责任的现象,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可以概括为,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努力拼搏较弱并存。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体现大学生道德观以及评价大学生道德观水平的深层系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大学生注重奉献不轻易索取,重视情义轻视利益,并且将追求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作为他们始终追求的最终目标,这种价值观取向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将价值取向定位在情意与利益并重,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样形成的价值观注重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意实现,在个人为社会、集体做出奉献的同时,也要求社会和集体给予充分的尊重,以及保护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发展时的合法权益,并且要求社会和集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和条件。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代大学生在金钱观念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金钱等物质的感官享受,同时带有一点个人主义。当具有浓厚个人色彩、注重个人利益的人生追求和情感需求需要得到充分肯定时,个人所达到的物质水平的高低成为当代大学生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价值尺度之一。而正是这种世俗物质,充满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选择更加复杂化,多元化,这也就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讲求奉献社会和关注自我幸福共存。

3.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与交往人群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每个初入学的大学生都是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在与新同学交往之前,每个大学生都希望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就目前的高校大学生交往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在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做到真诚互助、团结友爱。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普遍赞同一种观点,那就是同学间交往,真诚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真诚待人,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才能获得真挚的友谊。同时,大学生之间的纯洁交往还能体现在,身边同学出现错误,他们会大胆向同学指出,同学遇到一些困难,他们也会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他们还会发动身边的同学向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商品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去,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功利化,更加情感淡化,更加孤立化。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一些大学生在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渴望被别人理解的同时,又只过分考虑自身单方面的需求,单纯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难以同周围的人真诚沟通,使彼此间的隔膜加深。就像复旦投毒案,投毒者林森浩只是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而与室友黄洋产生隔阂,在这时他不仅不主动沟通化解隔阂,而是选择压抑自己,采取报复,最终导致了复旦大学的这场悲剧。这也就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取向是,团结友爱、真诚互助与讲求公理、情感孤独共存。

二、当代大学生应当传承的传统道德

在2013年11月26日的山东考察讲话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讲到对中华传统优秀道德继承与发展的内容上时,总书记又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中,应当深切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优秀道德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对于接受传统优秀道德熏陶的必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道德应当认真学习,努力吸收,以此作为自身的人生格言与人生信仰。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仁义礼智信”中的“仁”是四德、五常之首,是全德之称,更是百善之源。对于仁的根本精神,中国古人的解释是,爱人利他,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克己”,即克服自身所具有的私心杂欲。这作为一种正面的的传统道德和价值体系,对于当代大学生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仁爱”思想这种传统道德与现代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产生尊重他人,信任他人,爱护他人的价值取向,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以爱换爱、以心换心的正确思想观念,对避免现代社会的物质观念等现代社会疾病,减轻这种社会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上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习近平书记所说的“道德境界”,《荀子·劝学》中曾提到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所以当代大学生追求精神境界,对道德理想的实现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塑造。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当代大学生只有传承和学习了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五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金钱观与功利性在社会上的横行,使得当代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心态,甚至产生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导致了复旦大学投毒案这类恶性时间的发生,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中国传统道德与如何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进行简要论述。

1.教育方法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在教育方法上要进行创新,要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结合。结合大学教育环境提出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第一种是启发诱导教育法,这种方法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其真正主旨是在课堂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诱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启发诱导教育法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理论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树立起正确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

第二种教学方法是以身示范教育法。这种教育方法强调老师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所以,作为高校的德育教育者,应当规范自身行为,端正品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起道德典范,这样才能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传承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最后是慎独的教育方法,古人常说“君子慎独”,是指人在独处的时候,能够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进行自省,以防自身出现违背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教育方法体现了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高校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慎独,在安静的环境下思考自身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中华传统优秀道德,在对自己的反思与冥想中,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2.教育内容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道德的学习与传承,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丰富传统优秀道德学习内容,增加其时代意义。

首先,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思想相结合。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中,包含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具体内容,但另一方面,其也蕴含了超越了特定时代一般意义的内容,比如说尊亲、养亲、敬亲,这其中许多合理的思想都可以批判地继承,同时融入当代环境下的平等、互敬、慈孝、友爱,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民主、和睦、友善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并在此道德基础上努力积极构建和谐家庭。

再者,将经济道德教育与诚实守信、以义求利及勤俭廉洁思想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行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诚实守信,以义求利和勤俭廉洁思想在当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是不能兼容并存的,要讲诚信守道德是不能赚大钱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发展和强化传统优秀道德,不仅可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还可以调整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能够维护市场的稳定秩序。高校老师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以免学生走上歧途。

四、结 语

从复旦投毒案所引发的大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关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道德的讲话,可以看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大学生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修养,更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 马艳芳.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2] 王志修.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

[3] 朱永新,任苏民.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体系创新[J] .教育研究,2000(12).

[4] 姜国柱.儒家的自强不息论[J] .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 刘晓东.道德、道德教育及其受用性[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6] 杨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

[7] 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J] .教育研究,2000(9).

[8] 江阳刚.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J] .探索.2000(3).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价值观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