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城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讨论

2015-03-22 04:11杜菊梅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性宜昌市精神疾病

吴 迪 杜菊梅

(1湖北省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 443005 2湖北省宜昌市优抚医院 443002)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难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难题[1]。目前国家规定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六大类: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2]。重性精神病在精神疾病中占很大比率,发病率在1%左右,同时患者在发病时,缺乏对疾病的本身认识和丧失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会导致破坏公共秩序和伤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但又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丧失日常生活自我料理能力[3]。

1 资料与方法

2012-2013年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重性精神疾病技术指导办公室开展了城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对西陵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267人进行入户调查。同时,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分析系统》中调查了解2012-2013年患者病情随访情况。

2 结果

目前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57.68%,女性占42.32%,男女性别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患病年龄主要分布在18-44岁青年人,45.32%为未婚对象;40.07%为无业和下岗职工;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高中为主,分别占35.52%,27.72%;家庭经济贫困占43.82%;95.88%的患者为精神分裂症;有家庭遗传史的占12.15%。调查时病情稳定者占70.14%,病情不稳定者占29.86%;家庭支持持续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稳定具有促进作用,反之,放弃治疗,则不利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得到社会的支持,如得到民政部门救助住院,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参加单位医疗报销,有了一定的保障,对病情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

3 讨论

当前,重性精神病患者其行为造成的后果无需承担责任,或还不能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所以群众认为,重性精神病是精神病专科医院或公安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部分患者家属认为重性精神病是终生性疾病,不能治愈,甚至放弃治疗,造成终生患病率高。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时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或需住院治疗,并且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占多数,未治愈和复发率居高不下。2010年来,宜昌市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打开了重性精神病社区管理的新局面。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对重性精神病的认识还不足,管理队伍的建设及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不足,专业医务人员缺乏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给重性精神病社区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针对以上现状(1)应加强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参与实施的综合治理。(2)加强基层精神卫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和重性精神病的社区管理制度建设。(3)广泛开展重性精神疾病宣传,督导、绩效考核和评价。(4)加强为症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社区,国际上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均以社区为基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指导下级部门或者单位的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5)并根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要求,制定考核指标。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显好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等,考量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效果、患者需求、相关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制定重性精神病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俞峻瀚,肖泽萍.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精神动力学研究及对策[J].上海精神医学,2010,17(6):121 -126.

[2]国家卫疾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Z].2012,04—05.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3.

猜你喜欢
重性宜昌市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长沙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江西 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