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2015-03-22 09:08
关键词:后现代现代性理论

王 艳 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王 艳 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后现代社会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理论反映,其思想特征与现代社会理论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相对于现代社会理论而言,后现代社会理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理论品质,对社会理论科学主义诉求的反思态度,对元叙事坚决的拒斥态度以及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超越取向。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质疑和挑战,使现代社会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呈现,同时也表现出其自身固有的内在局限性。

现代性;后现代;社会理论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的建筑学中,其含义是指那种有别于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的个性化风格。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用以指称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理论观点和思想风格。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在西方开始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的社会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与当代西方社会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密不可分的。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这是一个知识、信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随着信息工业的发展,商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与传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个社会也因此被称之为“信息社会”“消费社会”“传媒社会”等等。在此背景下,现代社会理论已不足以解释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此,布赖恩·特纳指出:“如果要寻求为后现代社会理论阐述找到一种正当理性,或许就能在下面这种观念中找到,即认为关于社会生活的既有现代观念与分析即使不说是彻底错误,也越来越开始表现出不足与不当。”[1]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理论实现了后现代转向。本文试图在现代社会理论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对比中,把握后现代社会理论共同的思想倾向,分析社会理论后现代转向的思想实质及其内在局限。

一、后现代性:现代性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否定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西方社会的现代性所蕴涵的内在矛盾也随之日益显现出来,现代性的一些问题也初露端倪,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后现代思想家大都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与阐发。1973年,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指出,当代西方社会正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中,旧有的权力结构、社会关系与文化形态正在迅速销蚀,日益为新的社会结构所取代,西方社会正步入后工业社会。法国思想家利奥塔则从知识状况出发来理解后现代,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知识的地位、功能和性质等都将发生深刻的改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才能被接受和传播,知识也不再以自身为目的,“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2],知识被商品化了。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知识的扩张导致了叙事知识的危机,这就是后现代的知识状况。正是在此意义上,利奥塔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美国学者詹姆逊着重考察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表现,大众文化则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深度感的缺失、主体性的丧失、历史感的消褪、距离感的消弭等。

从利奥塔等思想家对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解来看,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后现代社会在社会结构、知识状况、文化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如何界定“后现代”这一概念?思想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费瑟斯通把后现代理解为和现代相断裂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认为谈论“后现代性”就意味着谈论一种离开现代性的阶段性转变或者断裂,预示着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组织原理的新的社会整体的出现。利奥塔则认为,“后现代”并不是与现代相断裂的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而是现代的新生状态,它就包含在现代之中,是对现代性某些特征的重写。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后’字意味着纯粹的接替,意味着一连串历史性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清楚的确定。‘后’字意味着一种类似转换的东西:从以前的方向转到一个新方向。”[3]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就是“重写现代性”。吉登斯认为,我们并没有进入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当代正处于“盛期现代性”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性的后果变得空前地剧烈化和普遍化了。可见,思想家们对于如何界定“后现代”问题尚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种争议涉及到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这就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对“后现代性”的理解离不开现代性,那么,何谓“现代性”?现代性以启蒙理性精神为内核,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过程,而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导致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韦伯通过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指出,“世界的祛魅”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的时代就是一个“祛除巫魅”的时代。那么,何为“祛魅”?“祛魅”就是以理性祛除自然、形而上学和上帝之魅。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除了巫术和神话的“清醒的世界”,宗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渐失去了影响力,理性成为人们安排和组织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社会生活越来越世俗化了,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世界图景越来越非宗教化了。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展开,现代性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强化,现代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与弊端也随之日益暴露出来,社会与文化的危机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正是因为现代性的过度扩张使其内在矛盾和种种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后现代的思想家对现代性深感忧虑与失望,才对现代性展开激烈地批判与解构。可见,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后现代性既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又是从现代性自身发展而来,是现代性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否定的结果。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思想倾向

首先,相对于现代社会理论而言,后现代社会理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与颠覆性的理论品质。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现代社会本身所蕴涵的一些根本性矛盾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些矛盾表现得还不是十分突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暴露,弥漫于整个社会并成为主流思想声音的仍然是乐观主义的基调。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现代性的消极后果也日益显露出来。随着现代性的全球化扩展,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愈加激化,甚至演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性危机。这一危机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现象层面发生的危机,而是全面性的危机。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特点与原来相比已经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如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消费社会和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等等,都十分敏锐地把握到了现代性社会在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问题。这些危机与问题促使社会理论对现代化进程本身展开严肃的思想追问,并促使社会理论家们就现代性的启蒙观念中所蕴涵的一些根本性和前提性的问题进行批判和反省。在这方面,尽管后现代的思想家们对现代性的具体分析和理解各有其特点,所讨论的具体学术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思想风格也大相径庭,但是,对于现代性的全面反省是贯彻于所有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共同基调。如果说,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多少也糅杂了一些批判性的因素或成分的话,那么,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批判则上升和发展为“全盘性的反思”,并表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社会理论的一种颠覆性和否定性理解。可以说,强烈的批判性与颠覆性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十分突出的理论特质。

其次,对于现代社会理论的科学主义诉求,后现代社会理论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的态度。理性主义是支配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精神。这一精神体现在社会理论领域,就是要以科学理性把握社会本身的结构原理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西方现代社会理论的提出,其实就是适应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集中反映了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诉求。因此,在现代社会理论中,实证主义一直处于支配地位。大多数现代思想家相信社会的运动变化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某种客观的社会规律,他们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并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结构和运行规律,从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后现代思想家却对现代思想家的这种科学主义诉求深表质疑。在他们看来,社会生活与自然界不同,并不存在着像物理学一样的铁的必然性,研究者对于社会生活的研究也不可能完全摒弃价值评价和意义阐释,社会理论的科学主义诉求会导致对社会生活的抽象化理解,从而造成社会理论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隔膜甚至对立。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在当代社会,科学已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它不断地遭到滥用和误用,对意义的悬置又使其对各种规范和伦理问题缺乏应有的担当和贡献,科学所面临的窘境使原来围绕在科学周围的神圣光环已不复存在。“对于后现代主义而言,社会理论家就是一些讲故事的人,这就有助于摘去罩在理论家头上的神秘光环,以及消除他们的活动与那些外行人的活动之间的区别。”[4]后现代社会理论反对抽象化的理性思辨和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追求,主张日常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先在基础。因此,应当从各种先验的理性设计和脱离生活世界的理论建构中解放出来,把一些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反复出现的问题纳入到社会理论的关切之中,切实分享并参与各种公共性话题的讨论,从而改变自己所谓先知者的身份,警惕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话语霸权,以平等的“常人”角色来表达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切。在此意义上,后现代社会理论就区别于现代社会理论力图表现出来的科学主义的价值中立态度,而是表达出对社会生活鲜明的意义追求,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浓郁的价值关切甚至具有政治和道德的意蕴。体现在思想风格上,后现代社会理论越来越多地抹去了学科话语的僵硬界限,甚至更多地吸收了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思想话语,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理论风格。

再次,对于现代社会理论所具有的元叙事倾向,后现代社会理论采取了坚决的拒斥态度。自启蒙以来,理性与正义就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基础。对此,利奥塔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相信真理与正义的绝对合法性,相信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启蒙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永恒真理和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宏大叙事。但是,当由理性所引领的科技的发展不仅未能实现人的普遍自由和社会的普遍正义,相反,科学技术异化为一种宰制人的异己力量,现代性伴随着始料未及的灾难性后果时,现代性的合法性基础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因此,后现代思想家对于现代社会理论的元叙事倾向,采取了坚决的拒斥态度。所谓元叙事,按照利奥塔的说法,就是具有合法功能的叙事。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现代社会理论对于元叙事的追求隐涵着一种“权力意志”,表现出一种思想的暴力和理论的恐怖。对于后现代社会理论而言,关于社会生活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现代社会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元叙事倾向蕴涵着对社会生活不切实际的简单化和模式化理解,它完全舍弃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变动性、复杂性、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粗暴地剪除了不同社会生活现象之间的差异。因此,后现代思想家普遍地拒斥元叙事。利奥塔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对元叙事的怀疑。对于元叙事的怀疑与拒斥,使得社会理论中那些所谓的作为确定真理的东西及其合法化功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消解,后现代社会理论由此表现出多元主义思想倾向。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正是从这种差别出发来理解后现代社会理论,他认为现代社会理论倾向于以理性的方式去发现和寻求绝对的真理,从而体现为绝对主义的倾向,与之相反,后现代社会理论则表现出相对主义的倾向,热衷于吸纳和接受各种非理性的因素。伊格尔顿也指出,后现代性对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客观性的经典概念,对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对于单一体系和宏大叙事都持怀疑的态度,它强调世界的偶然性、多样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等。

最后,对于现代社会理论所表现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现代社会理论体现出对这种知性思维的超越态度。在现代社会理论创立之初,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辨传统出发,提出了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社会现象看作是外在于研究者的客观对象,用某种确定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等)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孔德非常推崇实证的思维方式,自诩为它是一场精神革命。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蕴涵着把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在现代社会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进一步派生出诸多的二元对立,如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等等。这些二元对立关系正是西方近代所奠基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典型表现。以解构著称的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内在蕴涵着一种等级秩序,其中一方总是处于中心和支配的地位,另一方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的地位,这种固定的等级秩序是形而上学最恒常的、最深刻的、最潜在的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表达的是对中心、本源和基础的追求。在德里达看来,所有与基础或中心有关的名称都指向某种不变的存在,然而,这种“不变的存在”实际上却是子虚乌有的。德里达力图摧毁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对确定性、整体性、统一性等进行彻底的思想解构,他强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的重要性。罗蒂与德里达一样,坚决否认基础的存在,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基础主义的主张。可以说,罗蒂的反基础主义与德里达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具有代表性。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社会理论中所表现出的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抨击,坚决反对二元对立思维中所蕴涵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中心主义等倾向。后现代社会理论推崇差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丰富性,致力于去消解各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及其僵硬的思想边界,并倾向于把现代社会理论中不被关心和重视的边缘性社会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利奥塔大声疾呼:让我们向总体性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激活差异,并拯救它的声誉!这鲜明的口号典型地表达了后现代思想家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坚决态度。

三、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思想意义与内在局限

后现代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尖锐批评和深刻反思,使现代社会理论存在的内在矛盾和问题都得到了全面而清楚的揭示,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与现代社会理论不同,后现代社会理论更加注重把思想的触角伸向鲜活的日常生活世界,更加彰显社会理论的批判性旨趣。与所谓的元叙事不同,后现代社会理论更注重话语分析和局部叙事,追求意义阐释的多元性、思维风格的差异性以及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在思想前提、研究对象、理论风格等诸多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都与现代社会理论迥异其趣,体现出超越现代社会理论的致思取向。那么,现代社会理论所确立的思想传统,是否包含着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是否具有一劳永逸的合法性?这些问题势必触发我们更加审慎、更加深刻地反思已有的理论范式,去检点和省察社会理论发展的前提性问题和未来趋势。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社会理论是面向当代社会变革而展开的一种理论探索,是社会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自我否定和自我革新。特别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社会理论中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克服,使我们意识到了一些原本被遮蔽并处于边缘地位的他者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意识到了试图简单化、模式化地以所谓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理论来一劳永逸地实现对社会生活解释的局限性,从而使我们能以一种辩证的立场和开放的眼光去敞开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世界[5]。可以说,后现代社会理论为社会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后现代社会理论对于当代社会生活问题的思想诊断、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见,既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也为我们观照和审视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鲍曼的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等既表达了对当代西方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革的深刻理解,也为我们认识二战之后的当代西方社会生活变迁的图景提供了崭新而独特的视角。诸多后现代社会理论家对当代社会的独树一帜的描述与阐释,构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思想景观,并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与此同时,后现代思想家们对当代西方社会所遭遇的社会危机与文明危机也做出了思想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回应对于当代人类克服社会发展的积弊、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和解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其理论与方法也因此招致了比较尖锐的批评。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同时,也使其社会理论的发展偏离了科学和理性的轨道,这样一来,就容易模糊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弱化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后现代社会理论由此而表现出的含混不清的思想倾向与难以捉摸的理论风格,也使社会理论陷入了相对主义和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之中。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绝对主义、普遍主义、本质主义、元叙事和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彻底批判,对相对性、差异性、异质性和局部叙事的过度推崇,又使它从一极走向了与之对立的另一极。然而,这种对另一极的强调恰恰就是它所反对的绝对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变种。因此,后现代社会理论蕴涵着自身难以拆解的内在矛盾,甚至后现代思想家常常缺乏一种用以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的规范基础。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基础,后现代社会理论无法在各种彼此冲突的理论解释之间提供令人满意的协调性意见,也使社会理论无法确定相对稳定的知识基础。此外,后现代自身的内涵在后现代思想家们那里也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几乎每一位后现代思想家对后现代都有自己的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所表现出来的理论观点的差异性与理论风格独特性,不仅使他们难以形成基本的理论共识,也使人们无所适从。

从总体上说,后现代社会理论既为社会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和积极的思想贡献,又遗留了一些尚需进一步解决和思考的难题,为形成符合当代社会变迁与社会理论发展趋势的思想理论做出了重要铺垫[6]。对这些难题的思考反过来又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了现代性本身所具有的不容抹杀的价值,用哈贝马斯的话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我们不应对现代性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可以说,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批判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从正反两个方面为我们把握和扬弃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事实上,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把反思的矛头指向自身,与最初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坚决解构与拒斥态度相比,后现代社会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现代性的辩证的、建设性的态度。可以说,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正逐渐从解构走向建构,从摧毁走向重写,从全盘否定走向扬弃,这也是后现代社会理论的自我否定与发展。这表明,后现代社会理论所实现的社会理论变革并没有终结,依然在途中。

[1] 特纳. 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

[2]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上海:三联书店,1997:3.

[3] 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3.

[4]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9.

[5] 谢立中.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问题”,载《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7.

[6] 庞立生.现代性社会理论:经典传统及发展逻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65.

Criticism of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in Modern Social 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s

WANG Yan-hua

(School of Marxism,Northeas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s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post-modernism changes in western society,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differs from modern social theory on the ideological features. Compared with modern social theory,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shows the strong critical characters,the reflective critical attitude to scientific trend of the social theory,the negative attitude to meta-narrative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ranscending the dualist way of thinking. It focuses on the questions of the modern social theory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hows its intrinsic limitation for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to criticize modern social theory.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Social Theory

2014-12-18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09)。

王艳华(1968-),女,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

G91

A

1001-6201(2015)03-0238-05

[责任编辑:何宏俭]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3.048

猜你喜欢
后现代现代性理论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90后现代病症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