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经》探讨天癸的本质

2015-03-22 09:33宋词王天龙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经肾气脏腑

宋词 王天龙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150036)

天癸[2]在形质上,以物质为基础,又不等同与精血物质;在功能上,它与肾气作用相关联,但又不等同于肾气。天癸的生成标志着人体的生殖发育的成熟,对人类性活动及繁衍后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中医妇科、男科,养生预防疾病多个方面,历代医家都对其做过深刻而详细的论述。古代先贤把它谓之“天癸”,但未做明确的定义解释,后世医家则说法不一,有说为生殖之精,有说为元精之物,有说非精非血,甚至有指月经等等,至今未见一致观点。本文通过《内经》原文来探讨天癸的本质,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将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1 古代医家对天癸的认识

中医古代文献中,天癸可粗略分为六类:①壬癸之水与天真之气相结合的产物,王冰说:“癸为壬癸,北方水干名也,任脉冲脉,皆奇经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②元阴、元精之物质,《景岳全书》[3]有云:“元阴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之也,强弱系之,故曰元精。”③肾水本体之物,陈文昭说:“癸,北方之水,足太阳膀胱属壬,足少阴肾癸。(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即天癸至,是天癸乃肾水也。”④二火合于一水之物,彭逊之说:“水交于君火,入心而成血,以灌溉百骸,交于命火,入肾而成精。精者,水之源而命火之根也。逮夫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则军相二火相会,入于胞宫,而合交于水矣。二火合交于一水,于是乎始成天癸。”⑤男精女血,《保命·脏象类》中阐释:“在男子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⑥月经之源,先天天癸为肾间动气,来自父母,吴谦曰:“天癸,月经之源。先天天癸始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2 现代医家对天癸本质研究

在近代医药史上,由于西洋医学的传人、中医汇通派的出现以及20世纪50年代起倡导中西医结合,以西医医学观点解释天癸屡见不鲜,有认为天癸相当于垂体、卵巢或睾丸的内分泌素;有认为天癸具有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类激素效应;有认为天癸的职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大致相当等等。但笔者认为,中医与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实质上是难以结合的,只能是以认识上的思维联系,有益于深化认识。中医必须按照自己的特点,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成为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现代中医学。

3 从《内经》原文探讨天癸实质

3.1 天癸《内经》[4]原文文意理解

天癸之名始于《内经》,当有深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通过《内经》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生命肇基之始,天癸即主导者人的生长、生殖、发育,赋予生命活动不息的动力。但自从出生之后至青春期以前,人体脏腑气血尚未充实,而奇经八脉借十二经气血之余蓄充盈方能汇通,此时五脏未满,八脉未通,故天癸藏于髓海之中。随着生长发育达到一定阶段(女子二七至三七,男子二八至三八),脏腑日充,十二经脉气血日盛,奇经八脉渐通,天癸由任督行于冲脉,阳生阴长,人体迅猛发育,始有生殖能力,是以女子月事得时以下,男子则精满溢,阴阳合而能有子;随天癸渐盛,从男子四八(三十二岁)之五八(四十岁),女子四七(二十八岁)之五七(三十五岁),机体的脏腑、气血、经脉盛壮到极点。然事物发展,盛极必衰,天癸由盛至虚,精气日衰,动跃一失,不可复还。阳数一尽,女子七七(四十九岁),男子八八(六十四岁),天癸竭,生生之机不复,惟靠以肾为主的五脏六腑之精气维系余年,人体的全面衰老由此开始。可见天癸是调节人体生长、生殖、发育、衰老的主要物质,它既不属于肾之所全化生之精气,亦不全潜藏于肾之中,但它与肾等脏腑和奇经八脉有着密切的联系。

3.2 天癸《内经》[5]字义的理解

《黄帝内经》虽未明言其本源,然以“天”“癸”二字为其命名,不得不让人深思。从“天”“癸”二字来分析:天者,出地即为天,荀子有云:“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即为此意,又有云,天即道也,道: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之运则。《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指道是一切的本源,万物变化均由其所生,秦辞传亦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正是其体观,易经中“太极”与“道”字相通,而“道”文与“天”相达,那么天即为创生万物的根源,蕴含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且天在卦为乾,《乾》卦象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更是直接说明天即万物之本源。而“道”文与“天”相达。那么天即为创生万物的根源,蕴含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癸”字,《正韵》有云:“癸者归也,于时为冬,方在北,五行属水。”可以看出,“癸”作为十天干之末位,于四季为冬,于方位为北,于五行为水。而在“天癸”之中,“癸”字应取其五行之“水”意。十天干之中,癸与王同属水,居于末位。且阳以丙为最,阴以癸为极。可以看出癸水之性至柔。而代表水的坎卦,外为阴爻所附,阳爻居中,说明其并非纯阴之死水,而是具有潜含阳气生发之机的物质。

而“天”“癸”二字相合,不难看出,是古代医家对于禀承元始生发之气而能生化不息之物的高度概括,绝不单单意指“肾精”或“月经”。天癸是先天生命酝酿之初,为五脏分化之先基,可谓“先天之先天”,而肾为五脏之一,是有形之脏腑,相对天癸则为“先天之后天”。而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可以看出,天癸不仅仅只与肾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他脏腑亦密不可分。心主神明,肾藏精髓,肝主生发萌动,任督二脉总领一身之阴阳,而天癸作为推动主宰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诸脏腑经脉之充盈亏损,皆由其主领,无不与之相联系。可以说,其在卦为乾,其气象天,其位至高,其用至尊,理应为调节人体各项功能之最高中枢。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天癸不但对人的生殖活动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对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有着同样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据此,笔者大胆推测:从中医角度而言,天癸乃人体与生俱来,具有生生之机,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之物质;是人体先天包含生机的存在形式;从西医角度看,则可联系到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其中有许多现代医学尚未明确的内容,似与脑垂体、松果体、性腺等重要腺体的活动密切相关,但又不能与其中一种成分或一个环节等同,在这里就不一一探讨。

4 天癸经文的临床指导意义

研究天癸学说,对中医优生学(对应生殖之功能)、养生学(对应生长、衰老之功能)有重要意义。在此仅以养生学作例。历代养生家虽罕言及“天癸”之名,但其养生方法实与之密不可分。《素问·上古天真论》[6]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上述所说虽未明言天癸,实质上天癸已在其中,如文中所举“形与神”、“精与真”等内容,与天癸有直接关系,古人对天癸的认识,大都限于生殖方面的作用,即生殖之精的作用,而天癸其他作用则归属于五脏六腑。但此段经文以养生的方法保护天癸等物质,使之动作不衰,享尽天年,度百岁而去,同时又指出保护天癸、调养天癸的等重要物质,是延缓衰老的根本方法。

5 讨论

总之,探讨天癸的实质对于祖国医学的理论研究及指导临床生殖及养生防病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回归《内经》原文来探讨,无疑是关于天癸最真实最直接的认知。本人不才,文笔简陋,持一己之见,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即天癸乃人体与生俱来,具有生生之机,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衰老之物质。对于其本质的深刻认识对于中医优生学[7],特别是养生学具有积极、推动的重要意义。

[1]乔文彪,邢玉瑞.《黄帝内经》当代科学价值探讨[J].中医杂志,2012,(14):25-30

[2]刘承勇.天癸本质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167-169

[3]李勤,祁冰,郝松莉,侯丽辉,吴效科.浅议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的调经特色[J].中医杂志,2011,(9):729-730

[4]邢玉瑞.《内经》脉时关系模式建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221-223

[5]赵春妮,税跃平,罗再琼,菀冀蓉.“天癸”探析[J].江苏中医杂志,1998,(5):1672-397x

[6]张哲,郑清莲.“肾主生殖”理论探析[J].中医杂志,2009,(S1):1001-1668

[7]杨匀保,范仁忠.试析祖国医学中的优生学思想[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4):2-3

猜你喜欢
内经肾气脏腑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