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水利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5-03-22 23:13段远斌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水情水量

廉 娟,段远斌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信息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

1 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现状

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尤其是通过十多年塔河近期综合治理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初步建成依托国家公网,覆盖“四源一干”的计算机广域网,建立起综合数据库,建立起会商决策实体环境,建设了一批水利信息化系统工程,涵盖了水文站网水情遥测、流域水量调度闸门远程监控、地下水与遥感相结合的生态监测系统、上联自治水利厅下联包括塔河流域四源一干管理单位在内的8个局属单位的视频会议异地会商系统、塔河网和办公自动化等多方面业务领域。

1.1 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建成了历史水文、实时水情、水利工程属性、生态监测、遥感监测等数据库,在全流域范围初步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的水利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全流域水利业务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建设了全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覆盖了塔里木河流“四源一干”流域一个中心、五个水情分中心,共360个水情遥测站。建成了塔里木河流域云计算平台,为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系统提供统一的软硬件基础平台、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和提供服务的支持中心,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相关服务,实现集中管理,便捷运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最终达到软硬件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运行管理的一体化[1]。

1.2 应用系统建设

1.2.1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

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搭建了塔里木河流域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空间地理信息和重要控制性枢纽工程的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于一体的基础信息平台;建立了流域来水模型、需水模型和水量调度模型;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手段,建立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干流植被盖度、沙漠化等专题进行动态监测;开发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分析系统,对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和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围绕塔管局日常业务,建立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建立水量调度、生态保护、工程管理等业务处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电子办公与信息综合服务。

1.2.2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为及时掌握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利用现代遥测技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科技手段建立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先后两期在塔里木河干流部署了14个生态监测断面,近100眼生态监测井,精确、高效的将地下水位和水质(电导率)、土壤湿度和温度等实时数据回传到塔管局。为塔河流域水量调度和向干流下游输水提供了评估计算的基础数据,为合理分配自然生态用水、实现流域水量的科学调度提供充分的依据。

1.2.3 塔里木河流域闸门远程监控系统

通过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建设了塔里木河“四源一干”河道上13座闸站(其中7座实现远程监控)重要枢纽工程的自动化远程监控,建成了7处各级管理单位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从工程现场、到所属“四源一干”流域管理局、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多级监控。

1.2.4 视频会议系统

随着流域管理职能的日益加强,塔管局与分布在流域各地的直属单位每年都要召开多次会议,协商解决业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了节省会议经费和时间,建设了塔管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塔管局与其直属单位、新疆自治区水利厅的视频异地会商及协同办公,为水量调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手段。大大节约了会议经费和宝贵时间,提高了时效性。

1.2.5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整合系统

本着在塔里木河流域内建成比较完善的水情、水量、工情、图像等水量及水资源信息基础体系、功能比较完备的水量调度及水资源管理业务应用体系、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启动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整合项目建设—即塔里木河流域“一张图”服务平台。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部分系统运行维护不便,后期整合困难。

受限于历史因素和当时认识水平,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突显,表现为系统建设参与厂家众多、设备种类多、接口、协议不统一,造成部分系统目前运行维护及升级存在困难,后续整合难度较大。

2.2 应用系统建设需求不明确

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部分业务部门对系统建设的需求不明确,造成系统与运行管理结合不够紧密,系统建成后无法满足业务的需要。

2.3 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各单位信息化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尽相同,基层水管单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用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较差,出现了部分信息化系统闲置的现象。

3 塔里木河流域流域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为水利管理创造了条件,也为塔里木河流域水利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为更好的支撑流域水调业务和水资源管理,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予以加强:

3.1 加强系统整合,统一技术标准

建立全流域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规范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运行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中心、应用门户等。加强对现有系统和在建项目的系统整合,建成全流域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发挥整体效益。

3.2 加强应用系统需求的挖掘

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使其充分了解系统建设的目的和要求,并加大对各业务部门的宣传力度,使其了解目前国内、国外先进的技术,帮助业务人员提出适合各项业务的信息化需求,真正实现“以需求为引领,以应用为核心”。使水利业务工作与信息化做到深度融合。

3.3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水利信息化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维护人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信息化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水利系统从业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特别是基层水管人员的信息化系统得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水利管理中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水利信息化良性发展。

[1]蔡阳.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信息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9,40(08):133-138.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流域水情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曹新刚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水情检测系统装置
甜水情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路径探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分散药包千吨注水量的水压爆破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与贫困问题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气候及灌溉条件适宜性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