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低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2015-03-22 03:16王相东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咸阳712046
陕西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湿质阳虚低血压

王相东 苗 琦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咸阳712046)

原发性低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王相东 苗 琦△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咸阳712046)

目的:为了研究低血压与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关系,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对经血压检测符合低血压诊断的210例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单一体质类型74例,占35.24%;兼夹体质类型136例,占64.76%。平和质8例,占总比例数12.02%,病理体质202例,占总比例数的96.18%。与低血压相关度较高的前三种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占33.68%;阳虚质占26.61%;痰湿质占11.85%。结论:体质性低血压患者体质类型多为兼夹质,气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在本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原发性低血压是指非同日3次测量肱动脉血压,成人低于90/60mmHg,老年人低于100/70mmHg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引发的低血压症者。据统计低血压患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1]。轻度患者往往表现为轻度头晕、体倦、纳少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眩晕,神疲倦怠,失眠,耳鸣健忘,纳呆,面色淡白等,甚至在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也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目前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血压自稳调节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3],该系统功能强弱常常受体质的影响。中医体质学[4]说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及疾病的传变[5],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对低血压展开研究,调查该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以期为该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都来源于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科门诊,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集210例,其中男89例,女12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5岁,平均(37.41±12.73)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6个月,平均(16.65±7.35)年。

诊断标准 低血压诊断标准依据依据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高血压联盟( ISH) 颁布的血压水平标准,将收缩压( SBP) < 90 mm Hg 及( 或) 舒张压( DBP) <60 mm Hg 并排除急性低血压者诊断为慢性低血压。体质类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3],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研究方法 所有符合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诊断,应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填写量表,同时观察面色、眼睛、舌苔、及诊查脉象等,对量表中所有条目进行量化评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可判定患者的体质类型。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低血压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研究结果 体质种类分布特点,见表1,210例低血压患者中,单一体质类型74例,占35.24%;兼夹体质类型136例,占64.76%。

表1 低血压患者体质种类分布表

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见表2,210例患者中,平和质8例,占总比例数12.02%,病理体质202例,占总比例数的96.18%。病理体质中,气虚质出现比率最高,其次依次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平和质以及特禀质。

表2 体质类型分布表

讨 论 中医认为体质现象即是阴阳、气血、津液盛衰变化的反应状态。这些物质的盛衰直接决定了某些疾病的易发性[6]。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妇女和老人,轻者可有头晕、体倦、食欲下降等症状,重者出现疲乏无力、健忘、头晕、眼花、头昏痛、心悸、气短、汗出、纳少失眠等症,甚至个别患者会发作短暂性晕厥[7],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体质与疾病的发生、转归、预防、治疗等密切相关。在非病理状态下和病理状态下均存在正常体质与偏颇体质。中医体质学说指出,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颇的反映。体质不仅影响疾病的发展变化,也决定临床证候类型,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8]。研究体质性低血压的体质分布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治低血压,防止其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体质性低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中,单一体质占35.24%,兼夹体质占64.76%,说明低血压状态不仅仅关乎气虚、阳虚,该病也广泛涉及痰湿,阴虚、湿热等较复杂病因。本次临床研究发现低血压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者最多,分别占33.68%、26.61%和11.85%。一般认为原发性低血压病患者多因体质虚弱,气、血、阴、阳亏虚,脉道不充,脉气无力而造成[9],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阳虚、气虚是导致血压低的主要因素。痰湿质患者多形体肥胖,属于形盛气虚之类,多为兼夹体质类型。这种结果也提示目前肥胖患者之中存在诸多健康隐患,肥胖患者不仅容易罹患高血压而致头晕等症状,也有相当一部分肥胖患者血压偏低而呈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此种结果提示我们对于低血压的防治,需根据体质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采用因人而异的个体化防治措施。通过低血压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研究,以指导患者结合体质进行疾病预防,采用合理的养生和适度持久的体育锻炼措施,适时调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机体功能、改善病理体质,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低血压的发生,也要摒弃传统认为低血压体质者多体虚瘦弱的观念,认真,客观的诊断患者的体质类型,然后结合体质诊断对该病进行防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1] 汪 勇.炙甘草汤治疗慢性体质性低血压4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2):117.

[2] 张光明,张学宾.中医方药临床低血压论治[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5-117.

[3] 陈黎军,叶水利.调压胶囊治疗原发性低血压270例[J].陕西中医,2010,31(10):1313-1314.

[4]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

[5] 武小雪,何 茜,田 松. 从流行病学调查浅析冠心病辨体质的重要性[J].山西中医,2012,28(5):48-49.

[6] 王相东,樊西玲,郭小青.从中医体质角度调治黄褐斑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10):1353-1354.

[7] 刘 波. 炙甘草汤治疗体质性低血压症56例疗效观察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33.

[8] 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5.

[9] 苏 全,毛静远.原发性低血压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文献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108-110.

(收稿2014-09-20;修回2014-10-22)

低血压/中医药疗法 体质学说

R544.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1.020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咸阳 712046)

猜你喜欢
湿质阳虚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