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清醒者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刘凯对发展县域旅游的深度追问

2015-03-23 07:32张筠设计张籍匀
中国西部 2015年3期
关键词:刘凯南江生态旅游

文/本刊记者 张筠 设计/张籍匀

做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清醒者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刘凯对发展县域旅游的深度追问

文/本刊记者 张筠 设计/张籍匀

夕照香炉山 摄影/何廷远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剧增,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升级转型可谓迷雾重重。如何依托天然的资源优势,谋局新的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方位,寻求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变“耗能经济”为“绿色循环经济”?各地党政决策者可谓煞费苦心,殚精竭虑。力破“寒冰”,寻找“春天”,路在何方?

“积极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奋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站在新起点走出强县富民新路子,做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清醒者。”中国西部四川省革命老区南江县县委书记刘凯在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给与会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处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南江县,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独特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66.8%、绿化率98.5%,2014年4月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主体功能建设试点示范区。境内830平方公里的光雾山原生态景区,由桃园、大坝、十八月潭、小巫峡、神门五大景区组成,集奇特的喀斯特峰丛地貌、古朴的原生态植被、迷人的瀑潭秀水和秀丽的峡谷风光于一体,“特别是60多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巴山水青冈,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离子氧含量高达3万多个,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天然大氧吧’。丰富的景区文化资源,千年底蕴的米仓古道,厚重的三国文化印记,奇秀巴蜀的淳朴与豪迈,红色革命的战斗足迹,南江有着举世独特的旅游发展先天优势”。在考察完南江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之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华激动不已。

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为什么抓?怎么抓?抓什么?带着疑问,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共南江县委书记刘凯。

凝聚共识:为什么抓?

近年来,南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专注加快发展的定力,全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追赶跨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们要清醒看到,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二三产业支撑乏力,尤其是富集的生态资源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刘凯对南江的“家底”十分清楚。

刘凯说,党的十八大强调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南江作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倒逼全县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要务、最大的责任,奋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补上发展短板。

对于为什么要把旅游作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刘凯从政策机遇、市场潜力、比较优势、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

从政策机遇看,南江转型升级正当其时。国务院早在2009年就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之后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旅游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巴中市也先后对加快旅

游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作为“十二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2014年4月,南江县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为南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和拉动力,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旅游业就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无烟工厂,其增长速度位居各类产业之首。伴随社会文明进步,人们财富积累,旅游消费高位增长。如今,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已被世界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旅游热”正在全球兴起。“从市场潜力看,南江生态旅游前景广阔。据统计,全国的旅游业年均增长率长期稳定在7%以上,四川旅游业年均增长率达10%,我县旅游业年均增长在15%~20%,旅游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经济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刘凯对南江旅游发展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比较优势看,南江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刘凯说,南江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是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同时,南江拥有厚重的巴人文化、米仓古道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这些富集的生态文化资源,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生态经济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环境与发展相协调、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跨越发展之路。”

近年来,巴陕高速、陈家山隧道贯通,内畅外达的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南江县位处川东北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南江绿色崛起基础扎实,生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具备了坚实基础。”刘凯对全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盘点,他说:“南江现已成功创建了八个国字品牌,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光雾山红叶节、两届杜鹃花节和首届休闲避暑节,先后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陆及港澳地区拔河邀请赛、全国青少年夏令营户外活动,节庆营销成效显著;‘一山一城十镇百村’构成的全域旅游、全景南江加快形成;新兴业态稳步发展,商品开发、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全县上下心齐劲足、蓄势待发,力争一年规划、两年建设、三年提升、五年崛起,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

南江红塔全景

明晰方向:怎么抓?

“总的来看,南江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良好、成效初显,但也存在站位不高、体制不顺、动力不足、业态不优、带动不力等突出问题,相对成熟景区、旅游强县目标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仅仅站立在起点。”刘凯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十分清楚。

刘凯一直在追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江发展生态旅游、加快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究竟怎么定,路子如何走、资源如何整合、体制如何理顺、投入如何解决、文化如何植入、产品如何开发、市场如何开拓?方向在哪里?到底怎么抓?

“不登高山者,不知山之高。”在刘凯看来,必须高点定位、高位求进、高标起步、高度融入,充分发挥党政、市场、群众三方的力量。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谋定而动,发展定位、策划规划是管总的,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顶尖的策划规划才能催生不竭的产业财富源泉。”刘凯一直认为,“必须站位世界一流,立足全景南江、全域旅游,谋发展、搞策划、做规划,这些都是党政应当抓早抓好的大事要事,是引领南江生态旅游跨越发展的总开关。”今后,南江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养颜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旅游强县”目标定位,紧紧依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策划规划团队,坚持先策划再规划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在规划目标上,谋定长远,力争5年内实现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在行业品质上,做亮打响绿色生态、养生养老、山地运动品牌;在区域布局上,主动对接大产业、大市场,积极推动川陕鄂三省共建秦巴国家公园,加快融入川甘陕鄂渝区际旅游圈,构建生态旅游增长极。

“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是最大的惠民工程,更是需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党政主导,必须坚持高位求进、党政主导。”刘凯接着说,“党政将在规划、体制改革、培育经营主体、项目等四个方面进行主导。”其中,在规划方面,在今年内南江将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控规编制,进而坚定不移地一张

蓝图干到底,依法严守规划底线、管住规划红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改革上有效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旅游资源、人脉资源、文化资源,形成步调一致、同心创业的推进机制;在培育经营主体上组建旅游发展集团,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走活市场化发展之路;在项目上围绕旅游发展振兴包装项目、储备项目、整合项目、推进项目、配套项目,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秋满黑熊沟 摄影/陈家军

大产业需要大投入,大投入源自大市场。“必须高标起步、市场主体。”刘凯深谙市场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撬动力。他说,要深度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学会用活银行和市场的钱,办好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大事要事。坚持在管好管住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一切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推行切块招商、分步开发的建设发展模式。通过整合盘活国有资产,组建旅游发展集团,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涉旅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股份合作,构建新型运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多方搭建融资平台,变政府单一投入为政府、银行、市场等多元投入。积极跟踪对接国际国内投资集团和旅游开发企业,参与景点开发、休闲度假区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空中观光、科考探险等项目建设。用好用活PPP等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证券融资、上市融资,充分发挥旅游地产项目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做大旅游开发投入。

“同时,坚持高度融入、全民参与。”刘凯认为,办好南江旅游大事业,全县上下没有局外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全民办旅游、全员抓旅游”的浓厚氛围。努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搭建全民创业创富平台,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旅游服务业,通过创办农家乐、营销土特产、组建服务队、生产手工艺品、演绎民俗风情等多种形式,当好南江旅游人,激活全民办旅游的“兴奋点”。

找准重点:抓什么?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谋定长远、接续接力,抓纲带目、突破关键,切实做到‘一子落而全盘活’。”刘凯在谈到全县旅游到底抓什么的时候这样说。他认为,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全县旅游强环境、兴产业、上项目、建机制。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是第一保障。如何提升南江旅游品质,构建旅游发展环境,赢得旅游产业市场?”记者反问。

刘凯说:“必须在夯实做优软硬环境上狠下功夫,全域构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大环境。因此,必须加快构建舒心放心的基础环境、构建如诗如画的

生态环境、构建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在基础环境方面,南江将按照单日接待游客2~3万人次的承载能力,统筹谋划、综合配套旅游要素保障。坚持全域畅通、融入全国,全面优化县域交通路网布局,加快形成外畅内达的旅游大通道。全力配合加快建设汉(中)巴(中)南(充)快铁、S301(槐潮路)省道公路,积极争取“十三五”开工建设普济—南江—诺水河—万源的高速公路,连接镇巴—通江—广安“川陕红色高速”,让南江加快融入川甘陕鄂渝区域旅游发展。坚持先易后难,统筹推进光雾山景区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大东沟至大坝、光雾山主峰至十八月潭隧道项目,打通陈家山、大东沟、光雾山主峰“三个大通道”,全面升级改造景区现有道路,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实现景深到达,加快形成集散有序、快旅慢游的交通格局。坚持生态打底子、文化创特色、功能强配套,围绕“一城四副六镇”空间格局,提质升位建设优秀森林旅游县城,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造人居环境最佳、旅游休闲最美的城市名片;启动建设关坝古镇,打造米仓古道休闲驿站、光雾山游客集散中心,继续狠抓正直、长赤、沙河重点镇建设,加快建成县城副中心和南部旅游集散枢纽;统筹推进桥亭、杨坝、光雾山、寨坡、赶场、贵民等旅游小镇建设,增强吸附接待能力。加快建设保障有力的水、电、气、讯基础网络,真正实现八方游客在南江来去便捷、吃有特色、住有保障、购有特产、娱有场所。在生态环境构建方面,南江将坚持遵循自然、返璞归真,放大用好绿色生态优势,把每一寸土都当作生态载体来建设、作为生态景观来塑造,永续留住青山绿水、碧水蓝天。坚持不懈狠抓森林走廊、森林城镇、森林乡村、森林水系建设,大幅扩面建设以农村冬囤水田为主的生态湿地,大力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建设好川东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物基因库。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形成个性鲜明、生态一流、景观醉美,高端旅游与大众旅游相配套的旅游精品景区。在人文环境构建方面,南江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意识,大力培树诚朴守信、好客乐业的人文环境,着力塑造开明开放、和谐包容的地域品格。着力规范行业标准,争创服务品牌,打造便捷高效、温馨贴心、进门回家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掘米仓古道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积极申报文化遗产。加快构建多元文化体系,大力弘扬道家生态智慧,积极打造中国圣山、旅游仙山,为南江旅游注入活的灵魂。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

文化背景的旅客走进南江,让天下人在南江和谐交汇、探幽觅奇、度假养生。

云涌米仓山 摄影/陈家军

在谈到围绕旅游兴产业时,刘凯指出,南江将坚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关键,推动三产融合,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力的产业支撑,真正让游客吃得放心,买得舒心,玩得开心。一是大力发展吃得放心的绿色食品。依托现有农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立足“品种本土化、回归原生态”,加快建成全省绿色产品主体供给区。打好中国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等金字招牌,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林、牧)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绿色农业集群集约发展,不断壮大“六大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二是大力开发买得舒心的旅游商品。以丰富生态旅游商品为导向,按照“一园三区”布局,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态低碳工业,延链开发巴食巴适、道地巴药、南江黄羊、富硒茶叶等系列绿色有机产品,加快形成风味独特、大众喜爱、乐于购买的光雾山健康食品驰名商标、知名品牌,做大做强旅游商品市场。三是大力繁荣玩得开心的服务产品。坚持以生态旅游为牵引,着力构建多层次、高增值、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接轨国内大中城市、服务南江生态旅游的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形成绿色消费俱乐部、“农超对接”、“特供直销”市场体系。大力繁荣餐饮住宿、旅行社团、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做优做活旅游服务业。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传统手工艺传习场所、传统民俗展示场所,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浓郁专场剧目,加快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夯实生态旅游文化底蕴。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工作是牛鼻子。”刘凯坦言。因此,南江将紧紧抓住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四大关键,坚持以项目为主抓手、主引擎,配套旅游功能、做强承载能力,奋力挺起旅游强县、绿色崛起的脊梁。按照“储备一批、招引一批、推进批”的总体思路,南江将做活旅游项目这篇文章。一方面,储备一批支撑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深度研判国省产业政策,牢牢把握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的政策走向和支持重点,落实专门机构、专门班子、专门队伍、专门经费,围绕生态旅游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五大任务”,精心谋划、深度包装生成一批道路交通、生态环保、绿色产业、文化演艺、酒店服务等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另一方面,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旅游产业

项目。用好用活八个国字品牌,给足给够优惠政策,招大引强企业集团,加快建设旅游度假区、巴蜀文化城、书画写生基地、交通服务、通用机场、观光缆车、养生养老、山地运动、康体旅游、参与体验等旅游开发项目。第三方面,推进一批奠基长远的旅游发展项目。今年南江将把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摆在首位。在交通上,加快县城北出口快速通道、绕城西线、红鱼洞改线工程、乡村旅游路网建设;在水利上,加快建设红鱼洞水库,抓好以15万亩冬囤水田为重点的生态湿地建设;在城镇建设上,加快县城“五大片区”改造和红塔新区、黄金新城建设,抓紧启动关坝古镇建设,加快桥亭旅游小镇和正直、长赤国家重点镇建设;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纵深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大力创建七彩长滩—云顶茶庄—玉湖渔村A级乡村旅游示范带,加快建设元台线、双江线乡村旅游走廊,努力形成光雾山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新格局;在服务设施上,加快建设旅游星级酒店、山水温泉酒店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机制活而百业兴。“我们将紧密结合南江实际,围绕旅游建机制,既不照搬照抄外地经验,也不按部就班走老路,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宣传营销体制机制。”刘凯最后说,“因此,必须理顺管理机制、创新运营机制、做活营销机制,以机制创新激活旅游产业大发展。”

在理顺管理机制方面,南江县将整合部门、行业行政监管和服务职能,探索建立南江县旅游工作委员会,构建更加有利于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创造性,极富效能的现代管理体制机制,坚决纠正和防止各自为政、各说自话、各行其事。

同时,创新运营和营销机制,整合光雾山、米仓山旅游公司资源,组建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独立管理运营,努力做大企业净资产、增大现金流,全面提高营运开发实力,真正成为生态旅游产业旗舰。坚持节庆营销、网络营销、媒体推介、广告宣传多轮驱动,实行专业公司运作,整体策划包装,强势宣传推介,努力增强营销宣传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创新办好杜鹃花节、避暑节、重走米仓道、山地运动赛事、冰雪节、乡村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大力推动光雾山四季游。积极组团参加高规格、有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旅游推介活动和节会,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大型旅游企业、高端主流媒体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宣传推介光雾山旅游品牌。大力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区域联盟,不断巩固扩大川陕渝等一级客源市场,大力拓展云、贵、甘、鄂、湘等二级客源市场,有效突破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高端客源市场,让“生物基因库、天然大氧吧”的南江旅游品牌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全县旅游经济大繁荣。

朝阳——红塔新区夜景

猜你喜欢
刘凯南江生态旅游
墨韵书香
Speedup of self-propelled helical swimmers in a long cylindrical pipe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一个卖“前程”的受贿贪官
左手“反腐”,右手贪腐
被你爱的感觉真好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运输瓶颈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