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农村卫生思想初探

2015-03-26 16:30蔡孝恒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农村卫生

蔡孝恒(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习近平农村卫生思想初探

蔡孝恒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农村卫生是一项重要民生事业,习近平高度重视。文章从农村卫生的重要性、当前农村卫生的重要任务及搞好农村卫生的主要措施三个方面,对习近平农村卫生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习近平;农村卫生;战略措施

农村卫生是习近平非常关心的一项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他在多种场合就农村卫生问题作了许多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卫生思想。当前,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领会习近平农村卫生思想的精髓,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效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习近平农村卫生思想极为丰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卫生的重要性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农村卫生是我国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卫生事业发展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习近平指出,农村卫生,意义重大。

(一)搞好农村卫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村卫生作为一项重大民生事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实现程度。习近平指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1]。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实现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必须重视和做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还要深入推进农村社区设施、环境、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管理等方面建设,……为广大农民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2]194

(二)搞好农村卫生,是消除城乡之间卫生差距,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中,始终贯彻执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农村卫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必须看到“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3]城乡卫生差距较大,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卫生服务公平性还没有完全实现。“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2]比如,在卫生资源配置上,农村地区明显落后于城市。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卫生人员9790483人,其中城市卫生人员4488500人,农村5291983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9.18人,农村3.64人; 2013年城市人均卫生费用3234.1元,而农村人均卫生费用只有1274.4元; 2013年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为5.17张,农村仅有2.20张[4]25,36,91,78。要消除城乡之间卫生差距,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卫生,采取可行措施促进农村地区卫生事业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卫生公平,面向农村和基层,优化卫生区域分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5]346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卫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村建设面临的一项光荣、迫切、繁重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作用,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其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新农村建设不但体现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富裕上,还反映在广大农民医疗有保障,生活居住环境优美等诸多方面。农村卫生良好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指出,从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来看,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2]225。因此,建设新农村具体实践中,“要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这两个方面。……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财力加以推进。”[5]173切实做好村庄规划,“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体现规划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5]163

(四)满足农民医疗保障需求,需要农村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卫生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得以较快发展。尽管如此,但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乡镇卫生院37015所,卫生技术人员1043441人;村卫生室648619个,卫生技术人员156959人。可是,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30张,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3人;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为1.66人[4]4,26,30,55,56。这些医疗卫生资源难以彻底解决广大农民看病和住院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存在。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服务领域建设”[5]142。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要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小康健身工程,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5]180

(五)消除贫困,需要农村卫生

扶贫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执行扶贫开发政策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全国共有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截至2013年底,按照农民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我国贫困人口还有8249万人,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4]356。从致贫原因来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相当大的比例。据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疾病和损伤导致的贫困家庭占34.5%[6]1。因此,治贫须治病,治贫先治病。习近平要求,重视农村卫生问题,搞好农村卫生工作,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提高农民身体素质,重点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救助工作,“改变‘贫困—不卫生—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状况”[7]。2015年2月13日,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应做好精准扶贫,加大卫生扶贫的力度和强度,使广大老区和贫困地区尽快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当前“重点是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深入推进老区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和住房建设”。[8]

二、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不同时期农村地区卫生状况、广大农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不同,农村地区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亦有所差异,只有明确农村地区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才能搞好农村地区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习近平指出,农村卫生意义重大,任务繁多,当前的重要任务主要是做好四个“不断完善”。

(一)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我国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卫生事业的经验表明,在做卫生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时,只有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才能保证制定的卫生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在卫生工作实践中不断得以贯彻和落实。在我国,农村卫生预防工作对于防治疾病蔓延,提高广大农民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卫生预防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农村卫生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期,习近平指出,为保证农民身体健康,必须搞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9]。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习近平要求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到广大农村地区,夯实基础。“县、乡政府和卫生工作部门要切实履行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职责,把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5]348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管理,采取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形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使农民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农民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实践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改水。改水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公共卫生建设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做好改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13年全国已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9938.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5.3%,饮用自来水人数占农村人口比例为74.6%[4]277-278。习近平非常重视改水工作,强调改水工作是预防疾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做实和做好。在改水工作方面,他特别要求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搞好“‘千万农民饮用水和农民健康’工程,让大多数农民群众尽早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切实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5]62。二要搞好污水处理,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视察时指出:“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0]2.改厕。农村改厕工作也是一项惠民工程,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农村地区累计卫生厕所户数为19400.6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4.1%,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2.4%[4]279。习近平非常重视农村地区改厕工作,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在陕西省当知青时,就积极推进改厕工作。1973年在陕西省延川县粱家河村开展了“厕所改造”的卫生运动,把旱厕改建成为水厕,帮助农民树立了重视卫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近年来,他对改厕工程作了许多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2014年12月13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视察工作,当得知村里都已经把旱厕改为水厕时,十分高兴,指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10]必须加快建设卫生厕所,防止传染病的发生。3.合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5]164

(二)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保证病有所依,才能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也才能拉动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特别是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减轻老百姓卫生、教育负担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因小失大。……现在老百姓最担心两件事:一件是生不起病,一件是上不起学,所以他们不敢花钱。”[5]140因此,我们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把群众担心的‘生不起病’、‘上不起学’这两个问题解决好,这是直接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5]245。所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要“整体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5]158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深受农民欢迎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为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习近平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步伐,有效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2005年1月7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降低起报线,扩大受益面。”[11]同年8月22日,他就农村卫生问题作重要批示,指出要高度重视完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5]3498月30日,对浙江省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作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8月17日,他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调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执行情况时指出:“要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12]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赴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13]

对于特别贫困的农民,习近平指示,一定要通过实行医疗救助制度,帮助其解决医疗保障问题,让他们平等地享受到我国卫生改革的积极成果,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三)不断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保证农民看得到病、有能力看病、看得好病,必须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首先要把农村医疗服务搞起来”[5]160。为此,他强调:一要完善农村医疗机构,尤其要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做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从而保证农民有地方看病;二要大力加强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广大医生和卫生人员的专业水平,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有人治病”问题,保证农民能看好病;三要做好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管理工作,解决“有人管事”问题,做到各级基层政府有效履行责任。[5]348-349

(四)不断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体系

长期以来,缺医少药是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是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急需解决的现实任务。为农民提供充足、合格药品,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指出,药品质量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不断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体系,严把药品质量关。“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5]268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把药品原材料关,完善药品质量标准,做好药品生产监督和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二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把药品流通关,保证药品市场正常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把药品使用关,为农民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搞好农村卫生的主要措施

习近平指出,农村卫生任务艰巨,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一)全面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农村卫生,我国极为重视。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2007年3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指出:“卫生领域围绕让城乡群众‘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4]2013年11月9日,他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作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医疗卫生等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利益的问题还比较多,“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15]

(二)做好卫生支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得以不断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创造了许多奇迹,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受到一些国际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许。但是,迄今我国还是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城乡差距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医药卫生行业亦是如此,城乡之间医药卫生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地区明显落后于城市,对农村地区做好卫生支援,是促进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习近平高度重视卫生支援,要求做好以下具体卫生支援工作,帮助农村地区发展卫生事业。一是城市支援农村。党和政府要“积极组织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组织城市医疗单位定期到农村巡回医疗,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努力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5]348。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鼓励和引导城市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5]158。三是“把城镇的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电信电视、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引入农村新社区”。[6]165

(三)政府有效履行责任

农村卫生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相当繁杂,党和政府必须担当责任,才能推进其健康、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在搞好农村卫生工作具体实践中应有效履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

1.认真履行顶层制度设计责任,制定农村卫生合理发展规划。合理的农村卫生发展规划,是搞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规划合理、恰当,发展才可行。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方面,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问题,把搞好农村卫生纳入自身工作日程,担当起领导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做好此项工作顶层制度设计。为此,必须要将农村卫生工作的成效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以此强化领导责任。[5]348

2.加大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为发展农村地区卫生事业提供资金保障。充足资金是搞好农村卫生必需的物质条件。习近平要求国家在卫生经费投入上,要向广大农村地区倾斜,确保发展农村地区卫生事业有足够的资金。2003年7月8日,他在《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中指出:“在财政支出上,各地一定要突出重点,优先保证农村教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大病统筹、‘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支出。”[2]4国家一定要“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把它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5]155

3.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指导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卫生不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农村卫生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繁荣。习近平要求党和政府重视农村卫生,将其置于更加重要位置。在具体实施方面,要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精心设计,整体规划,真正做到“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紧工作”。[5]348

4.完善农村卫生管理制度,为发展农村地区卫生事业提供制度保障。管理也是生产力,严格管理是搞好农村卫生的现实要求。因此,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卫

生工作的效率。为此,习近平指出,

要深化农村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执法,确保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5]348

5.加快培养农村卫生人才,保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是搞好农村卫生的前提。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做好农村卫生的重要保证。习近平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大量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加快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设。”[5]34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80.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6]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7]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8.

[8]习近平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7.

[9]习近平会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N].人民日报,2010-08-13.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镇江考察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 -15.

[11]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浙江日报,2005-01-08.

[12]习近平在衢州调研基层基础工作[N].浙江日报,2006-08-17.

[13]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N].人民日报,2012-12-31.

[14]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EB/OL].中广网2007-03-2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

责任编辑:胡晓

作者简介:蔡孝恒(1966-),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5AA014)。

收稿日期:2015-06-21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5-0110-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616

猜你喜欢
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和对策探析
河南省村镇污水处理与运营之我见
关于实施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山东省农村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处方费用研究
陕西省南郑县3~7岁儿童沙眼患病调查
政策环境对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转变的作用研究———基于北京市怀柔区的调研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关于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峰会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的征文通知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六届乡镇卫生院院长年会”将在长沙举办
农村卫生信息化热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