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演变与保护研究

2015-03-26 21:21王晓丹韩宁郭可栋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安阳市安阳老城

王晓丹 韩宁 郭可栋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安阳市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演变与保护研究

王晓丹 韩宁 郭可栋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安阳老城目前还保持着明清时代的空间格局,老城内存有多处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管理制度的缺失,保护意识的淡薄,老城日渐衰落,传统风貌也遭受了破坏。本文通过对安阳市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演变历程的研究,探索保护老城传统空间格局的方法,提出保护的措施,使安阳老城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风貌。

安阳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演变;保护

老城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所在,它承载了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信息,具有高度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晋、冀、豫三省交汇处,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安阳其老城区还保留着清朝时期的空间格局。但随着安阳城市建设的加快,老城的传统空间格局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能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好安阳老城的传统空间格局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安阳老城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

1.1 明清时期老城空间形态

明清时期的安阳老城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边界。东西、南北大街为城市的主要骨架。其中文峰塔和高阁寺高耸挺拔,位于南北大街两侧;钟楼和鼓楼位于中轴线南北大街之上,构成了老城特有的空间特征。除此之外安阳老城内还分布了一些面积大小不同的坑塘,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的同时,也构成了安阳老城的雨污系统,反应了较高的城市营建水平。

1.2 民国时期老城空间形态

民国时期安阳老城空间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原有的拱辰门、大定门、镇远门、永和门四个城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安门,从此安阳老城共设五门。另外沿着城墙的内侧修建了环城的马道街,形成了路、墙、池三道界限。

1.3 建国至21世纪初老城空间形态

1958年由河南省城市设计院负责设计的《安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确定了城市向铁路以西发展的方向。老城区作为主要的居住用地在空间格局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的联系城内外的交通,将城墙和城门拆除,在外围新建了环城路取代了原来的马道街。由于老城人口众多,用地紧张,从老城的东北角到北大街将护城河改为地下河,上面铺以道路供人行走。老城内的许多街道更名、合并、拓宽,原来的“九府十八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的消失。

2 当代老城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2.1 平面形态遭到破坏

安阳古城一直都延续着古代城池的传统空间格局。但到了21世纪初,安阳市政府对安阳老城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千年之久的老城平面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次的改造以文峰中路的打通为核心,将老城割裂为南北两个部分。在修路的过程中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明清四合院被拆除,取而代之的修建一些仿古的建筑。大幅度拓宽一些传统历史街区的街道,原有的城市肌理被破坏。

2.2 道路系统已不完整

安阳老城最具特色的就是这“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道路系统,整个街道结构呈“片”字形,布局十分严谨。在这“九府十八巷”中,现仅存有老府、洛阳府、学儒府;裴家巷、卜府巷、仁义巷、纪家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丁家巷、小颜巷、西钟楼巷、唐子巷、乔家巷。然而大多数的街巷胡同已在一次次的无序改造中拓宽、合并、消失。尤其在文峰中路开通之后,对老城北部进行改造,北部的路网密度明显小于南部,街区的传统风貌被新修道路割裂的荡然无存。

2.3 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在调查中发现老城街区内卫生、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要。老城居民家中没有排水系统,很多地方还使用旱厕;弯曲狭长的道路使得工程管线难以敷设;电线私拉乱接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建筑密度高,日照间距不够,通风采光差;建筑质量整体不高,出现大量私自搭建的棚屋;缺少道路排水系统,雨天容易内涝;缺少公用绿地。老城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现代生活成了鲜明的对比。

3 安阳老城空间格局保护的方法

3.1 修复老城平面形态

安阳老城的城墙在建国之后几乎被全部拆除,虽然围合老城的城墙实体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作为线性要素在城市历史中所承载的功能和意义应该被体现和感知。国内外对于城墙的保护大部分采用展示法,露天原状展示、地表标志展示、构筑场馆展示和复原展示。为此,对于安阳老城现存的城墙要保护;对于已经消失的城墙要拆除地上建筑,恢复部分段城墙;其余的城墙遗址进行保护,强化老城的平面形态。

3.2 整合传统道路系统

整合传统道路,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保持老城的文化遗存,更重要的是因为街道承载了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这是一种动态的、生生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通过保护实体性的街道从而来保护内部所蕴含的城市精神文化。整合传统街道应采取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街道的传统价值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更新,以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

3.3 分类整治老城建筑

建筑是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要素,是整个空间形态的主体。建筑的体型、色彩、风格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貌。而安阳老城内既有老建筑又有新建筑,对于不同种类的建筑我们需要分类处理,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对建筑要素进行控制。

4 结论

安阳老城传统空间格局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研究其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保护的方法,突出老城特色,深入挖掘历史内涵,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责任。通过研究安阳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演变与保护希望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和营建理想城市有所裨益。

[1]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J].规划师,2002,18(6):9-13.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3-104.

[3]王勇.安阳老城保护与更新发展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7.

F299.21;F323.211

A

1003-5168(2015)11-170-01

猜你喜欢
安阳市安阳老城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安阳之旅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安阳有个“花木兰”
安阳市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