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转型问题的思考

2015-03-26 21:21平姗姗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市场化金融机构利率

平姗姗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转型问题的思考

平姗姗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进程中要把握其转型关键,拓宽资金来源、提高盈利水平,开拓业务模式用以应对影子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

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转型

金融改革要由利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一步步稳妥进行,自由是相对的,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才能够做到稳定发展。利率自由化,即市场化被认为是金融改革的第一步,并且尤为关键。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通过利率市场化的引入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使得改革面对的阻力减少,同时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能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且不对企业融资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1.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代表着资金的价格,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利率政策传导者的同时在间接融资市场上发挥着主要作用。过去,利率未放开时商业银行吸引存款、发放贷款的利率价格水平取决于人民银行的既定利率,由此盈利也就仅限于存贷款利率的利差。而随着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权利变大,但自主定价策略灵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

1.1.1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

我国利率市场化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渐进式的改革方式规避了一些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分层次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进行利率结构、利率传导机制的改革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型。利率市场化促进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扩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打击“影子银行”,为商业银行拓宽利润来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自主权加大, 资金价格的制定可以做到为客户“量体裁衣”即根据客户的风险状况来制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进入到各大商业银行的视野范围之内。而相比地下银行等影子银行,正规商业银行无论是从资金实力、服务多样化还是专业化上来讲,都更胜一筹。除去了利率管制的障碍,中小企业自然更愿意选择正规商业银行。

1.1.2 利率市场化也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受到考验,不再是过去依靠服务质量的“非价格竞争”,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竞争手段;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增加,面临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利率多由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确定,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主要包含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隐含期权风险以及收益曲线风险等利率风险。

1.2 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之处

利率市场化带给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双面的,商业银行在金融改革时期的转型过程中应重点把握金融产品定价、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业务模式以及规避和化解利率风险等方面。在金融产品定价时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相符的定价策略,采取灵活的定价调整方案以应对多元化的的市场环境。在转变业务模式方面,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市场结构,注重中小企业市场的开发;在提高盈利水平方面,需要逐渐摆脱对过去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同时注重开拓中间业务,创新中间业务品种,重点开展理财顾问、信息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培养出自己的客户群,建立与客户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在规避和化解利率风险方面应注重传统的表内管理法与表外管理法,即通过金融衍生品进行的套期保值,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

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

互联网金融的包含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两个方面。

2.1 传统的金融格局的影响

2.1.1 互联网金融将导致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转变。未来电子渠道将成为银行最主要的交易渠道。

2.1.2 互联网金融将导致金融生态的变化。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壁垒,互联互通成为可能,银行间通过提供跨行服务竞争客户群,已经成为现实威胁。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P2P 网络融资、众筹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使金融市场参与者日趋增多,可能出现新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模式的颠覆,传统金融机构将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形成更为复杂的竞合关系。

2.1.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对金融机构的安全及内控形成威胁,也对市场监管形成巨大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欺诈、犯罪日趋专业化、产业化、智能化,这对传统金融机构做好安全及内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虚拟货币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跨界野蛮生长,也对未来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

2.2 P2P网络融资模式加快金融脱媒

在线信贷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在线信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企业端的在线信贷服务——电商在线融资,另一类是个人对个人的 P2P 信贷业务。阿里小贷,就是电商在线融资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在B2B领域金银岛的供应链金融、敦煌网的在线融资成为B2B平台在线融资的代表。

P2P 行业在 2013 年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P2P 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式。借款人在P2P 平台上发布借款原因、额度、利率等信息,投资人根据相关资料以及P2P 平台出具的信用评估报告,选择是否出借以及出借额度,当借款人额度达到借贷成功。通过多个出借人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P2P 模式的出现,借贷双方不再依赖原有金融机构,而是通过平台自行达成交易,起到撮合作用,不介入到借贷交易本身。所以,P2P 平台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

由于互联网金融所涉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当前开发并不深入的领域,与原有的传统金融业务形成补充态势,所以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从市场规模角度并不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以及其显现出来的高效率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带来了较大理念上的冲击,也带动了传统金融机构进一步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包含三方面:(1)互联网金融全面冲击现有金融领域(2)自金融的发展加速金融脱媒(3)重塑金融分销渠道。

P2P 在线信贷、众筹融资等自金融模式的发展,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需要传统金融中介,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实现匹配,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当这些业务的规模发展壮大以后,对于银行的存贷规模都会带来冲击。

3 小结

在影子银行体系高速发展扩张、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改革正在步步进行中,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开放都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我国金融行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前提下,摆脱“钱荒”、“经济寒冬”

等问题,向实体经济让利,逐步完成市场化建设的金融改革目标,需要注重增收与节支两个方向。不仅商业模式需要变革和创新,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也对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至关重要。面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注重创新,突破传统的思维以及业务模式,做到金融产品的真正创新、金融服务确实优质,同时不侵犯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监管的框架之内寻求最大的相对自由,如定价自由等,达到监管要求内的最高盈利水平。

[1] 何文彬,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解析和金融监管困境,现代管理科学[J],2012;

[2] 陈 峰,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及风险研究,河北金融[J],2013/8;

[3] 段祺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硕士论文,2013;

[4] 张辉,王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金融电子化2013/7;

[5]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南方金融[J],2013/5;

[6] 张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中国经济报告,2014/2;

[7] 刘响,互联网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之路,当代经济[J],2014/2;

[8]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J],2014/5。

F832.2

A

1003-5168(2015)11-232-02

平姗姗(198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MBA专业市场营销方向。

猜你喜欢
市场化金融机构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