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26 21:21谢倩刘灵敏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花钱比喻电路

谢倩 刘灵敏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谢倩 刘灵敏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我院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计算机硬件的深入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硬件分析和设计能力。但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面广,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与物理相关知识。而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每次考试不及格率较高。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对该课程深入分析与研究,以及与同行沟通交流,从教材选用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做了改进。

1 课程教材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数种电路与电子技术书本。选择教材时,必须确保其知识体系完整、系统性强且易教易学。而且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与电气类专业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既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又不要求作深入的研究。因此,通过精心筛选,最终选择殷瑞祥主编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做为教材。在内容组织上,这本教材充分考虑了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的的特点,单独设立一个章节介绍A/D、D/A转换,使模拟电子电路与数字电子电路能够衔接。该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路基础内容,主要介绍几本的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以应用电路来组织内容,着重介绍应用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三部分介绍EDA技术;第四部分安排了12个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2 教学方式的改进

2.1 引入生活中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门课程中理论知识较多,而且相对枯燥难懂,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电子技术知识紧密相关。课堂上,适当地穿插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对这些实际现象产生好奇,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在学习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在收听收音机的时候,有时播放出的声音是颤抖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遇到过,非常熟悉,也容易对原因产生好奇。此时,我在黑板上画出放大电路,分析基本工作原理,学生们会全神贯注地学习这部分知识。

2.2 采用比喻教学法

比喻教学法,就是指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将其引申至未知或抽象的事物,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新事物的目的[2]。《电路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广泛运用比喻教学法,会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解电容放电这部分知识时,由于放电电流逐渐减小,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放电结束后电路的放电电流为零,电容的电压为零。我们可以把该过程比喻成花钱过程,放电的电流大小比喻为花钱速度,把电容电压比喻为某人拥有的钱的数量。当钱很多时,花钱速度很快,随着花钱的进行,钱越来越少,那花钱时就要会有所顾虑,花钱速度也随之越来越慢,直至把钱花完为止。通过比喻教学方式,既能将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引入Multisim仿真工具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理论讲解,仅是对一些功能电路进行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Multisim是一种虚拟电子工作台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对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进行仿真[3]。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教学,针对课程中的不同内容搭建相应的电路,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演示各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或者电路参数改变对电路输出的影响,可以实时地显示输出结果,学生能够观察到电路的工作情况。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学生可以对抽象的课堂讲授建立更加直接的印象,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演示就能轻松解决。

2.4 采用“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及动画等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在需要推理、演算的时候,采取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三极管放大时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采用动画的形式,学生对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就会有直观得了解,从而明白晶体管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而在讲解放大电路相关习题时,要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计算相关参数,采用板书的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2.5 重视实验环节

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验课程进行选择编排,保留最基本、典型性实验,逐步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基础模块中,训练学生对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一起的熟练掌握,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电路调试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分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采取项目驱动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

3 结语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使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有所改善。

[1]殷瑞祥.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徐学福.论类比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2):27-32.

[3]郝晓丽.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TM1-4;TN0-4

A

1003-5168(2015)11-273-01

猜你喜欢
花钱比喻电路
电路的保护
比喻
买椟dú还珠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小小花钱看科举
花前月下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流行的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