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角下的两岸协商机制研究

2015-03-27 07:53熊杰
关键词:同胞两岸关系共识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基于此,协商民主再次引起了学术界新一轮的研究热潮,还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陈家刚认为:“协商民主就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强调理性交往和参与的现代民主体制,其中,自由平等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地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1]由此可知,协商民主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最终达成共识。在两岸进入深水区的特殊时期,笔者认为,将协商民主作为新视角,构建两岸和平发展的协商机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之间的理性对话、平等协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动态对话交流机制,促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之间构建协商机制,最终目的是使两岸达到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政治上相互尊重、累积共识,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军事上相互信任、共同进步,为构建两岸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增添新的动力。

一、协商民主视角下构建两岸协商机制之历史依据

协商民主的核心是协商。同样,交流与对话、谈判与协商,被认为是解决台湾问题、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优路径,两岸同胞为之进行着不懈努力。笔者认为,分析并总结两岸之间在历史上对抗与合作的经验教训,是构建两岸协商机制、促进两岸全面健康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可资借鉴。

(一)国共两党从对抗冲突到对话合作为两岸协商交流提供了历史依据

在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的两次合作为现今构建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协商机制奠定了历史根基和提供了可资借鉴。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实现了北伐战争的胜利,震撼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1937—1945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和平发展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在曲折中螺旋上升、不断前进。1950年开始,毛泽东等领导人为国共之间的第三次合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终却均以失败而告终。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逐渐走向缓和。海协会和海基会在达成“九二共识”后,于1993年开启了“汪辜会谈”,两会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然而,两会协商由于“台独”分子的干扰而被迫中止。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启两会协商机制,取得显著成果。

从历史角度看,两岸关系从合作到对抗再到合作的历史性变迁为协商民主理论构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历史启示我们,保持两岸之间协商渠道的畅通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港澳回归之民主协商经验为两岸协商机制提供了历史经验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可以体现于不同领域和层面。港澳回归中的中英协商谈判是跨国协商民主的典范。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本身就是协商民主精神的结晶。香港问题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的原因就是谈判双方践行协商民主精神的结果。中英协商谈判过程,实际就是以“一国两制”构想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了中、英、港三方利益,表现高度的平等性和包容性,最终经过三轮的谈判,香港和平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从实践上看,“一国两制”已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的事实,已经完全证明“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表示:“‘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 [2]“一国两制”在台湾实现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三个标准。港澳回归的协商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充分考虑这三个标准,两岸之间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追求的“国家的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2]

本文通过回顾国共两党历史上的分裂统一、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教训。这些历史上经验和教训,一方面,对国共两党在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启迪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两岸之间重塑、创新两岸协商新机制,不断开拓与推进其它平台,不断扩大和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早日实现国家统一。

二、协商民主视角下构建两岸协商机制之现实意义

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决策体制或理性的决策形式,每个参与者平等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的表达意见,自愿倾听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在理性的昭式下做出决策。 [4]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两岸同胞通过不同层次的协商平台,自由表达自己意见,倾听不同的声音,扩大交流,达成共识。这必将对于构建两岸协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化解两岸的差异和分歧

温家宝曾在答记者问提到两岸关系中说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些是“推动两岸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然而,“台湾同胞因为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特殊的心态。” [2]我们必须承认,两岸确实存在差异性,怎样化解差异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呢?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它尤其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 [4]两岸通过动态持续的协商能够促使公民以理性的积极态度解决两岸之间的固有分歧,通过对话协商,促进彼此理解,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最终实现心灵契合。

(二)有助于促进两岸的合作与共融

协商民主要求公民参与到理性协商中,在有争议的道德、政治或种族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协商民主通过讨论,能够产生更大的共识,使得讨论参与者更倾向于支持这个选择的实施;协商赋予每个人发言机会,即使他最终反对集体选择。程序的公正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服从或支持结果。 [5]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从“三通”的实现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这是双方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经由理性协商所取得的成绩,两岸双方通过制度性协商取得共识,有利于两岸之间开创经济融合、政治包容、文化繁荣、军事互信的新局面。

(三)有利于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协商民主能够使人看到,“政治共同体通过公开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各种文化团体之间就会维持一种深层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参与持续合作行为所需要的社会信任的基础”。 [5]两岸同胞本身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6]笔者认为,两岸民众的“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就是民族认同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成功的协商能够培育人们的理性,两岸协商机制能够在实践中培养两岸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培育同属于一个中国的文化心理基础,最终有利于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历史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利益,国共两党进行了的两次合作。从现实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期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本文分析协商民主理论对于构建两岸协商机制的现实意义,则是期待两岸之间在民族利益的推动下能实现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使国家早日实现统一。

三、协商民主视角下构建两岸协商机制之可行路径

目前,构建并完善两岸协商合作机制,是促进两岸经济双赢发展、推进两岸关系稳步发展的有效路径。协商民主理论要求把协商理念和民主观念贯穿到两岸和平交流各领域、各层次,全面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理念。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海峡两岸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的协商机制,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可行之道,是保证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丰富两岸民间协商机制

包容性是协商民主理论的特征之一,所谓“包容性”,即“通过协商创造条件,将各种族文化团体吸纳进协商过程,并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容纳不一致的观念和观点。” [7]海峡两岸通过不断创新民间交流内容和形式,为两岸同胞包容彼此的多元文化,增进同胞的集体理性提供了条件。两岸民间协商机制具有深入基层和灵活调整的优势,大力发展两岸民间团体的沟通与合作,丰富两岸民间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能够带动两岸三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增进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丰富两岸民间协商机制要求两岸之间始终贯彻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岸一家亲”理念。2009年至今共举办六届的“海峡论坛”,创立了新形势下的两岸民间协商的新机制。海峡论坛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和闽都文化等祖地文化为纽带,不断创新大陆与台湾各界各阶层同胞的交流活动,使论坛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形式。

同时,为进一步丰富两岸的民间协商机制,大陆应该在实践中要不断扩大两岸交流的范围和领域,更加重视与台湾“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

(二)构建两岸企业家协商机制

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总量持续增长,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持续深化,两岸在经贸互动层面已积累相当多的议题,亟需一个新的协商机制解决两岸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2013年两岸企业家峰会应运而生,适应了两岸经济合作出现的新问题,为两岸企业家交流合作搭建了舞台,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共同开辟两岸经济共荣繁荣的新前景,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2014年两岸企业家峰会首次在台湾岛内成功举办,取得了多项共识。企业家协商机制是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交流平台,这一平台将在多个领域推进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为有效应对两岸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两岸企业家协商机制的建构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其一,两岸的官方部门确立顶层设计机制;其二,两岸的各大企业负责人发挥带头作用;其三,两岸的专家的建言献策。未来两岸企业家协商机制想要获得突破性发展,必须扩大两岸产业互信基础,增进两岸企业家的合作共识。

(三)推进两会协商机制

海基会和海协会自成立以来,负责协商处理两岸之间的事务性议题。2008年6月12日,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制度性协商,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解决了台湾同胞十分关切的两岸“三通”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在两岸当局的共同努力下,海协、海基两会已成功在两岸定期轮流举办了11次协商会谈,先后签署了21项协议,在社会、金融、经贸、文教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两会协商已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发展的轨道,协商议题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入,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后,两会的协商机制应继续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协商精神,建立了平等互惠、积极沟通的协商制度,积极推动两会协商制度化的稳步进展。

(四)坚持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协商机制

大陆国台办和台湾的陆委会是负责处理两岸事务的官方主管机关。2014年国台办与陆委会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部门负责人张志军和王郁琦实现互访,多次就两岸关系形势和相关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标志着双方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6月25日,张志军与王郁琦在台北举行第二次正式会面,张志军此行参访了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并重点与社区民众、少数民族、中小企业者、农渔民、青年学生、大陆配偶等各界基层民众接触交流,进一步完善两部门间的联系沟通机制。11月12日,张王二人在北京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之际举行非正式会谈,双方就两岸关系的重要方面交换意见,最终达成六点共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几次会谈,标志着两岸建立了常态化的协商机制,这有助于双方交换意见、缩小分歧、化解误解、达成共识。正如上海台湾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表示,“张王会”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进展,表明两岸政治关系仍在继续往前走。 [8]两岸事务主管机关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并成为是两岸协商的新平台,标志着两岸交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在协商过程中应秉持公开化与透明化原则,充分尊重民意,扩大协商议题,增进彼此共识,维护两岸民众福祉,推动两岸关系良性有序发展。

(五)深化两岸政党协商机制

两岸政党协商机制是两岸高层协商互动平台,预示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顶层设计”。2005年“胡连会”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的新纪元,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以来,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国共两党的高层会见越来越频繁,两岸政党协商机制朝制度化、长效化、稳定化方向发展。在两岸政党交流中,通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国共两党领导人交流峰会得以构建,丰富了两岸政党协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自上台以来,多次接见台湾客人,并提出了“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加强顶层设计等新理念。国共两党之间形成了相对定期的高层沟通机制。另外,自2006年4月“国共论坛”成立至今,先后举办了九届,达成多项共识。“国共论坛”已形成为国共两党、台湾其他党派代表及两岸各界交流对话的新平台,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正能量。

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继续深化两岸政党协商机制,大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路线图”。此外,台湾方面需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增进两岸同胞心与心的距离。

“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治理形式”,理性的讨论、对话、审议,“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 [9]两岸之间在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态势下,两岸间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化交流协商机制。此外,双方应始终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不断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适时推动协商机制的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更好地造福两岸同胞。

四、结语

实现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笔者提出以协商民主介入两岸和平发展机制,只是一种可行性路径,其成效如何还有待于两岸人民在和平发展新机制下的共同努力。“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6]未来两岸交流合作应在协商民主视野下,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相向而行、齐心协力,共圆中国梦。

猜你喜欢
同胞两岸关系共识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