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下高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研究

2015-03-27 17:41甘朝霞周伟战秀芬
黑龙江科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学费补偿办学

甘朝霞,周伟,战秀芬

(哈尔滨体育学院财务处,哈尔滨150008)

通胀下高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研究

甘朝霞,周伟,战秀芬

(哈尔滨体育学院财务处,哈尔滨150008)

我国的教育体制始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高等院校的教育成本要比普通院校的教育成本高很多,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成本补偿结构还是之前的高收费、低资助形式,在通胀下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学费收取逐渐有了增多的趋势,本文从遵循教育公平的原则,分析了通胀下我国高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的影响及对策。

通胀;高校;教育补偿;教育公平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学费收交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新中国成立至1988年,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基于大学生生活补贴的免学费教育;198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低收费教育,即大学生每年交几百、最多1 000元的学费。而进入1996年后,随着高校并轨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毛入学率已达到40%以上,学校的办学规模、成本不断上升。为了维持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在目前情况下,各高校实行教育成本补偿性收费就成为必然。有的学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通涨率高居不下和办学成本的提高,学费上涨已成必然趋势,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高校学费即使维持在现有水平,我国居民家庭学费负担率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1.5~4.9倍之多,学费如若再上涨,则会引起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目前情况下,充分对学费上涨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剖析,才能为弥补高校办学成本的补偿性收取学费提供科学依据。

1 高校教育成本构成分析与成本分担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单位时间培养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但综合分析上述费用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成本支出方面没有涵盖高校由于扩招而形成的基本建设支出和由于物价上涨导致设备购置费、水电费、人员工资增长部分,所以实际上高校的运行费用要远大于高校教育成本。

高校学费上涨的直接动因是办学成本上涨,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受教育者需要承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学生和家庭要为上涨的部分成本埋单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目前在我国高校办学成本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缴费标准,让学生和家长为大学办学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成本增长埋单就有悖学生及其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听证权。在目前情况下,学费上涨的前提是向社会公开办学成本,要把生均培养成本和办学成本区分开,上涨的学费只能是针对生均培养成本,而非办学成本。

2 通胀下高校涨学费的测算基础

高等院校在增长学费的时候,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高校本身,更是与成千上万的家庭息息相关,因此社会上对高等校园涨学费的关注度自然而然会高,对于高校涨学费,很多人其实是不接受的,但是在通胀如此激烈的今天,人们对涨学费的事情也有了自己理性的观点。在高校是否应该涨学费的问题上,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学校和社会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从学校角度看,认为学费该涨的观点有:物价上涨增加了高校的办学成本;高校扩招扩建,欠下了巨额外债,债务压力大;教育部的“禁涨令”已经解除,表明学费上涨已解除了紧箍咒,学费上涨在政策上是合法的。但从社会和家长的角度认为学费不该上涨的理由有:学费涨幅超过国民人均收入涨幅;高校办学成本不透明,一边“喊缺钱”,一边“乱花钱”现象严重;高学费没有换来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回报率低。由此可见,只要高校做好内部的管理工作,调整好办学方向,培养出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不要让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同时向社会公开办学成本,财务状况公开透明,学费上涨是会得到学生及其家庭的理解和认可的。在目前情况下,问题的关键是学费上涨幅度多大?上涨测算的基础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过,高校学费测算可以遵循两个20%的标准,即一是学生承担的成本为生均培养成本的20%;二是学费标准不得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免学费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以上两个数据,取最小的作为学费标准。但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别非常巨大,为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认为,高校收费制度最好不要一刀切,应按照地区、城乡和家庭经济情况实行梯度化收费的政策。这种观点是好的,但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如何实施还有待探索。2015年6月3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5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严格规范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调整,高校学费标准应严格按照不高于生均培养成本25%核定”,为目前高校调整收费工作提供了依据。

3 通胀下高等院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分析

在通胀情况下,高等院校办学成本上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分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已成为目前筹集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有利于实现市场的经济原则,还能够进一步缓解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个人成本补偿制度的出现,很多家庭对高等院校涨学费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性想法,也都选择了接受,但是对于那些困难家庭来说,很多学生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为此,国家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上得起学,在院校内增设了校园奖学金制度。此外,还先后建立了以贷、补、免等形式资助困难家庭学生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困难家庭学生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这也是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根本上能够确保受我国高等教育贯彻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的原则。

4 兼顾公平的高等教育补偿

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核心内容,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冲突,目前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教育效率与教育投入不匹配。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发挥出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还是很大的,政府部门在整个教育环节所担当的是平衡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领域的差距可能会随着地区经济和教育投资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增长,一些弱势地区和家庭的教育逐渐陷入了低发展阶段,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应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建立一个弱势家庭的风险补偿机制,这种机制的诞生可有效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对弱势地区和弱势家庭进行补偿其实是符合教育公平原则。这是因为我国的城乡间、地区间,乃至行业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差别非常巨大,而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使得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寄希望通过读大学改变贫困状况愿望越来越渺茫,从而导致他们在教育上的投入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教育公平,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和家庭建立的教育风险补偿机制,将教育的机会进行了重新分配,也是国家反贫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5 高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措施

实行高收费、高资助的成本补偿政策。这一政策在我国高等院校实行以来,增加了高等教育的资源储备,最重要的是让高等院校和受教育者都增加了成本意识,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能够有所提升,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这也是我国高校目前正在努力实行的成本补偿政策,希望通过这一政策,可以让我国的高等院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建立听证会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状况,适时地调整学费标准。由于现阶段物价上涨,社会竞争压力大,高等院校的经费也出现了不足,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高等院校实行学费调整就成为必然。但在学费调整之前,学校要在公开办学成本的前提下,采取听证会制度,征求社会各方面建议,要根据学生家庭状况、根据专业和学科的收益指标等来综合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对于公共收益高、私人收益低的专业,可实行低收费、适度资助的原则;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获取高校的资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方式来降低学费的支付费用。

要多方吸引社会资金办学,要完善“奖、助、补、减、免”政策制度的落实。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都能够获得同等的教育权利,国家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补偿机制,逐渐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支付转移制度,适当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增加对品学兼优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要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细化资助细节但要简化贷款程序,让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尊严地上得起大学。

6 结语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而随着高校的涨学费政策的实现,使得我国各地区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如何解决这些学生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不仅牵扯到千万个家庭的福祉,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和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取代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把教育成本公开作为前提,要把教育公平作为指导原则,执行多元化的收费标准,从而保证受教育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发展途径,这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徐光英.执行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培养学生成本的会计核算[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9):29-30.

[2]王芳,张大联.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若干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6):183-184.

[3]商江.关于全国统一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01):112-113.

[4]田婕.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04):104-105.

[5]施英.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5,(04):196-197.

Compensation for the Cost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Inflation

GANZhao-xia,ZHOUWei,ZHANXiu-fen
(Department offinance,Harbin Institute ofPhysical Education,Harbin 150008,China)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has always been a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cost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higher education cost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r before the high fees,low financingform,the current day ofinflation,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uition fees gradually increased.

Infl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al compensation;Education equity

G647

A

1674-8646(2015)08-0118-02

2015-05-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会计学会2015年度会计立项科研课题“通胀下高校涨学费对教育成本补偿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费补偿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我的兴趣班学费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解读补偿心理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