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平台介绍

2015-03-28 09:42付立强王红丽潘翠敏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5年3期
关键词:策划研制特性

付立强 张 涛 王红丽 潘翠敏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国内质量管理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已经很多年了,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都很难摆脱体系运行和实际工作脱节的尴尬局面。实际上,标准告诉我们的是要求,而没明确达到该要求的途径。质量管理的特征是质量预防,如何预防却需通过前期有效的策划,而如何策划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可参考的途径,多数时候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策划过程,造成我们常常会纠结于研制计划、网络图等各种表达形式。目前,国内企业更多的是接到合同后,处于各种原因匆匆投入生产科研过程中,缺少真正的前期策划和研究,很难发现和降低预期的风险,反复地投入,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合同的如期交付,给企业信誉上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不能如期交付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团队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希望走出这个困境。本文将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尝试搭建了一个系统的策划平台,横向关注管理的对象,纵向关注管理的范围,同时强调项目实现全过程的综合影响,从前端关注特性及影响特性的所有风险,到中间过程关注并寻求影响风险的主要原因及其生存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最后将采取的措施和监视测量安排到相应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上,形成一个管理上的闭环。通过实施这个策划平台,能够将项目的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提高项目效率。

1 策划平台构建思路

近几年,我们公司内审团队对标准进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培训和深层次的探讨,结合目前存在的实际工作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组成了策划专家团队,启动了关于如何完整、合理、高效解决项目策划问题的专题研究工作。

首先,我们对标准要求和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研究,希望基于目前的管理模式能够找到一条达到标准要求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系统化的思路,前期重点关注项目的特性,发现特性背后存在的潜在风险,中期关注这些风险可能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过程中发生,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采取何种规避或降低风险措施,后期将这些有效的措施与我们目前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合理地结合起来,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方法,搭建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平台,在全过程中能够系统、完整、清晰地展示出项目的立体模型。

其次,策划的根本目的是如何合理调配现有资源减低项目的风险完成合同的要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增加策划的普适性和避免无用的工作,我们需要在研制初期增加是否启动项目的评判。如果市场、利润、技术和风险存在不理想的情况,作为企业就可以在前期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避免后续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最后,从目前整个产品的研制形势考虑,我们发现知识的传承在项目管理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时候都必须考虑项目经验的利用。目前项目的研制周期和使用大环境都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规定的工作,基于以前经验的合理利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项目结束后增加了经验总结环节,使得经验总结和利用呈常态化,成为连续过程中的必要部分。

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我们将整个思路用一种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个由7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完整系统,清晰地勾勒出了项目策划的全貌。

2 策划平台框架介绍

从标准来看,产品实现部分重点论述了策划,而如何做才能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却没有明示,这实际上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即如何建立一个适合组织自身的途径或者通用方式来指导实施者,使其明白整个过程、输入、输出及各个阶段需关注的关键点,同时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和控制预期风险,对非预期的风险提前采取合适的调度机制,使其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策划。

我们将在该思想基础上构架的策划模式称之“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下的策划平台”,简称为CRPT平台,其中,C(character)代表所需实现产品的所有特性,R(risk)代表实现产品所有特性可能存在的风险,P(process)代表那些风险存在的过程,T(task)代表形成减少或降低风险所采取措施的工作任务。具体来说就是接到项目需求意向开始,先整理项目所有输入信息,选择特性(C),然后拆解特性直至发现风险(R),将其放在过程(P)中,通过重构风险降低措施的任务(T)序列,实现从产品或项目所需要特性的角度去管理各种任务序列,最终达到保质保量如期交付产品的目标。

CRPT平台包含7个主要模块,分别为:启动模块、准备模块、拆解模块、梳理模块、评估模块、重构模块和总结模块。各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7个模块逐层递进,环环紧扣,每一模块实现各自的功能,按照要求完成7个模块中规定过程的全部动作后,具体项目的完整策划就清晰地展现在项目管理者面前。该平台是指导如何进行策划的基础平台,更是实施工具,通过该工具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的全部特性、主要过程、过程的风险分布、整体风险情况以及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监视测量点,从而看到项目风险及风险管控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完成项目策划的全部内容,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抓住一些影响某些机遇的风险(即拐点),通过对这些拐点的合理利用,还将加速项目或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 CRPT平台的现实意义

3.1 系统性

平台的系统性淡化了项目策划的复杂性。纵观所有项目策划影响其研制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不难发现,项目策划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平台的拆解模块实际上很好地解决了复杂事情清晰化的问题。

图1 CRPT平台结构框图

理论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体。一个项目也不例外,无论其是否复杂,都由顾客要求、组织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共同决定且真实存在的理论模型。实际上,我们接到的每一个项目可能都存在问题,顾客需求信息含糊、抽象、杂乱以及缺乏量的概念,恰恰这是项目理论模型的基础和边界,是我们企业开发研制产品的源泉和起点。所以,必须将这些需求信息加以揭示与发展,包括收集、识别、评价和转化。这里的转化就是将顾客的需求信息转化为能定性描述、定量表达,并能准确实施考核、验证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组具有特定规范化的技术语言,以此构建项目的理论模型,完成项目的完整架构,企业依据这些模型架构的相关要求开展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最终实现将这些“规定特性”转化为产品的固有特性,从而实现策划的目标——满足顾客的需求。

2.2 综合性

平台的综合性解决了项目矛盾的冲突问题。项目策划本质是识别并安排解决研制过程中所有可能的矛盾,实际上是管理的设计和设计的管理的综合体,该平台的重构模块则提供了一个解决矛盾融合的折中方案。

任何事物的形成过程都是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项目研制也不例外,人、机、料、法、环、测任一方面,在研制的时间轴上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可能处理这个矛盾矩阵的方式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要想合理高效地处理这些矛盾,就需要依据标准找到一种合适的途径,使得这些矛盾及其诱因清晰显现,处理好主要矛盾和相关矛盾的关系,并且考虑各诱因的存在条件,利用在各个过程中制定消除或改变诱因存在条件的措施,使得矛盾不能够生存,从而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够顺利进行,这实际上就是管理的设计。策划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对设计的管理和管理的设计的适当融合,合理管理风险任务,从而达到预期效果的最佳途径。

2.3 连续性

平台的连续性保证了项目风险任务的合理管理。从现代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当一件事或一个目标,其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它就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使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实际上那么重要,我们需要将一项重要任务分割为无数小任务,以消除焦虑感。而整个平台的连续运行,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策划的高境界其实就是分割并重组任务序列,将看上去很大且遥远的任务通过平台的一系列活动、拆解、评估、重构后再重组为一个个清晰而紧迫的目标,通过管理这些明确的目标来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

整个平台的运行,就是引导大家按照既定思路将问题梳理清楚,关注项目特性的形成、发展及进化过程,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过程中的可能的风险分布,也可以看到任一零组件形成过程中的风险分布,更深入一些,还可以进一步寻找所关注风险因素的生存条件,这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情况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风险矩阵的任务序列,从而保证输出的策划是可行、可控的。

2.4 实用性

平台的实用性降低了对项目策划的整体要求。该平台的运行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精湛的技术,仅仅利用组织自身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水平,通过适当的培训后即可实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任何事物进化都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和迭代的过程,项目研制也不例外,借助于以往的经验,可以缩短项目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经验分析法,过程中更多的是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目前仅仅依靠技术人员个人能力解决所有问题的困境。

3 结束语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研究之上构建的CRPT平台是一个项目策划的基础平台,已经于2013年在公司内部几个产品上完成了该平台的基础管理测试工作,测试结果满足预期要求,得到了公司领导和策划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并于2014年在公司3个实际产品上成功地完成了该平台的阶段性测试工作,初步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测试清晰地看到了原有研制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未曾注意或忽视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拓宽了参研人员在研制初期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现有研制过程中一些问题的非预期发生。

同时,鉴于项目策划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后期还需要借助该平台的实施,不断迭代完善项目策划经验,同时通过对项目风险任务进行有效管理,收集整理项目各阶段监视测量的过程经验,不断改进,从而实现对项目策划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最终构筑企业知识管理的良性循环过程。

猜你喜欢
策划研制特性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色彩特性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