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2015-03-28 03:40谷柳

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谷柳

(浙江海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摘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规划,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已经初步建成,舟山港域凭借自身条件、政策条件及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大宗商品贸易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大宗商品交易集聚不足、海铁联运运输体系不发达、信息化技术利用滞后,配套服务功能不健全等劣势,因此可以从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经营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强政策引导和加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这五大方面来推动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

关键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舟山;建设设想

一、引言

积极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也是舟山在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心进程中的内在需求。舟山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抓住机遇,依托大宗散货“国际枢纽港”特殊地位,统筹考虑,扬长避短,加快推进。

目前舟山港口的物流服务仅仅停留在较低的物流发展阶段,大部分港口只承担储存、运输、转运的功能。根据建设国际物流岛的定位的标准,通过建设现代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计划交易、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能全面提高舟山港口物流产业的水平,吸引服务业、金融业等不同类别的企业在舟山港口汇聚,进一步推进港口腹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舟山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现实基础与swot分析

在过去的两年发展时间里,宁波市已初步建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该中心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同时也隐藏着各种不利于该中心发展制约因素。

(一)现实基础

舟山市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构建是从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起步,在过去两年的发展时间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宗商品交易体系。“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开展了商品即期交易、现货挂牌交易、现货竞买交易3种交易模式,在2013年,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达成电子交易额7040.5亿元,其中现货交易实现营业收入共160.81亿元。13年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共计133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有生产资料市场6个,消费品市场127个。13年商品市场交易成交额共计2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

同时依托完善的六大功能体系,积极探索“场外交易”模式,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落户开展贸易。目前,新华社也与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签订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发布舟山的大宗商品交易价格,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大宗商品交易的“舟山价格”。

(二)sowt分析

1.优势分析

(1)区域优势。舟山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的交汇处,地处长三角地区,是内陆航线钱塘江、甬江及长江的交汇点,江海联运及内外联运优势明显,同时又靠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舟山各个方面的区位优势都适合内外贸商品的交易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在舟山的成立。

(2)港口优势。舟山的港口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世界罕见。舟山是我国最主要的港口之一,深水岸线长度位居全国首位。舟山有深水岸线且适宜建设港口的共计54处,港池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港湾条件优越,腹地辽阔,是少见的深水不冻港,可通航30万吨级及以上吨位的巨轮的,年可作业300~ 330天。

(3)基础优势。舟山港口的天然的集疏运条件为构建舟山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经过多年的规划,借助以前交易平台构建的经验,现在舟山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经初具规模,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外贸交易基地,在全国的物资储备基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舟山的泊位25万吨级以上的共有9个,万吨级别以上泊位更是达到40个之多,2013年,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超3.1亿吨。

(4)需求优势。舟山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的外贸物流基地,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地区,发展最具潜力,也拥有充足的条件为大宗内需物资中转加工配送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各类大宗商品尤其是油类、矿类以及大豆的需求飙升。舟山完全具备利用深水港资源和舟山港域靠近国际航线、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以及与亚太新兴诸强呈扇形辐射之势等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大宗商品物流中心。

(5)新区政策扶持优势。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舟山成立我国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群岛类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舟山的全面发展、构建国际物流中心乃至成为国际自由贸易港区具有相当大的的推动作用。

2.劣势分析

(1)大宗商品交易集聚不足。虽然舟山港拥有优越的深水岸线资源,有54个适宜建港的深水泊位,但是过于分散的港口点会导致大宗商品交易集聚不足。大宗商品交易地较为分散

的情况,导致商品的交易量远远不够,在社会的影响力不高。

(2)海铁联运运输体系不发达。虽然舟山港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深水港的条件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海河联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舟山缺乏必要的海陆联运的发展条件,更多的是“水—水”中转集运的运输方式,

(3)信息技术落后,相关服务项目不合理。现阶段的商品交易离不开电子平台的支撑。目前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内部使用的电子交易软件及相关的企业信息平台和贸易金融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效率较低。同时港口的集疏运体系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的知名港口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还难以达到“无缝隙”连接。

3.机会分析

(1)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差异。上海港目标是打造世界航运金融中心,港口装卸以集装箱为主;舟山港则是以传统的大宗商品货物中转为主的枢纽中心,主要进行大宗商品贸易,目前,作为跻身全国港口八强之一的舟山港,在煤炭运输、石油运输、食品运输、矿产运输、化工品运输及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占据重要分量的舟山——宁波港,不但可以借助自己的区位优势发展港航物流,更可以运用错位发展、资源互补的方法,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推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大宗商品交易的发展。

(2)与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依托。舟山建立成中国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三角世界级陷阱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东部经济新区新的增长极。当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建成了包括有色金属贸易、矿产贸易、钢铁贸易、石油贸易及工业制成品贸易等多个大宗商品贸易在内的,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范围内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舟山市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将有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且有助于大宗原料商品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个地区的流通。

4.威胁分析

(1)经济增速减缓。短期内,全球经济的缓慢增长,各个经济体内的经济发展正在复苏当中。我国也正处在此进程当中,政府现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将对我国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同质化竞争激烈。舟山紧抓政府给予群岛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2012年1月6日,由政府占据主导并进行调控、市场运作、企业作为主体自主经营的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挂牌进行商品交易,正式运营。在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之前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早已挂牌成立。现阶段,长三角范围内已经已经成立多个交易平台且经营的产品项目及服务大体相同,各个交易平台间的同质竞争,必然会给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困扰。

三、总体思路和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定位,五大目标”,以建立一个综合性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为切入点,以加快转型升级的舟山港为主线,不断扩大港口资源和增值服务,推动舟山港改造成为商贸物流港,重点规划八大物流园区,加快铁矿石中转贸易,食品的加工和配送,石油运输贸易,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煤炭的储存中转加工配送和集装箱中转运输六大大宗物资建设中心,推进一批重要物资战略储备。促进航运物流企业的成长,不断引进大型航运企业在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落户,努力扩大物流产业链。

“十二五”规划中,舟山港口项目建设的内容中包括超400亿元投资的大型港口和约3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港口公共配套服务包括5条航道与6处锚地建设;加快舟山港的货物战略储备功能进而促进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为大宗商品中心的建设提供硬件保障。此外,大宗商品交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相当巨大的交易量和交易进程中的庞大的流动资金量,为保持贸易良好运行,充足的专项资金保证量和便捷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大宗商品交易的根本和保证。

四、下步工作

(一)加强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应结合舟山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和省的保税、扶持政策及相关意见,出台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加大财政投入,降低税收和收费,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并进一步完善投资审批制度,引进和开发软环境,积极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以促进当地的大宗商品物流企业的快速增长,提高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在国际交易市场的影响力。

(二)优化经营环境

结合舟山地形、资源及各个方面的优势等实际情况,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相结合的这一目标,交易中心在信息技术、航运服务及咨询以及航运技术等方面需要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市场方面,完善现有的船舶交易市场,改革出台航运税费优惠政策。在金融资金方面,积极争取设立与海洋开发相关的金融机构,以及设立与航运保险方面相关的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对专项人才的培养,具体包括有关航运、现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及期货和市场分析及市场推广方面的专项人才的培养。

(三)扩大招商引资,改善经营管理

由于舟山大宗交易中心仍处在起步阶段,需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广告媒体、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等)扩大对外界的宣传,并通过引进大型经销商和供应商吸引投资。同时,为了给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行业内的监管,组建大宗商品交易相关行业的管理协会,进一步规范行业自律行为,以及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准入机制,对各个交易方进行资格审查及认证必不可少。

(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投资和项目建设

一是制定有助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及与其相关的物流、服务、金融等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二是落实“退二进三”政策,鼓励原有工业企业转型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

(五)加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切实健全完善相应制度

一是整合各类资源以及推广相应技术,引进国外较先进的管理软件,推广电子数据库及条码技术等。二是运用互联网,使客户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政府等管理机构相互关联,既能实现资源共享,又能给交易双方的沟通和交易带来相应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②参见宁波市发改委、宁波市服务业综合发展办公室《宁波构筑大宗商品“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研究》,2011年5月。

③参见舟山市发改委《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探讨》,2010 年7月。

④《舟山新区能成为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吗》,载自《浙江日报》,2012 年2月。

参考文献:

[1]舟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舟山门户网站,2014-03.

[2]查志强.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下的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J].港口经济,2011-10.

[3]杨莺莺.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促进港口物流业转型升级[J].舟山九三,2011-05.

[4]杨丹萍,杨秀秀.浙江省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3-11.

[5]孙艺轩,尹传忠.舟山港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研究[J].物流技术,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