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学法对大学生篮球学习效果比较的研究

2015-03-28 03:40欧世伟
关键词:学习效果篮球大学生

不同教学法对大学生篮球学习效果比较的研究

欧世伟

(福建工程学院体育部,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传统式与理解式两种不同教学法,对于高校学生在认知发展、技能评量与比赛表现上是否有差异存在;采用实验研究法,经独立样本与相依样本t检验之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实施理解式教学法,于认知部份的学习效果上的进步程度较实施传统式教学法的学生为佳;实施传统式教学法,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上的进步程度明显大于实施理解式教学法的学生;实施理解式教学法在比赛表现上的观念、默契与互动上都比实施传统式教学法学生的比赛表现呈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学习效果

一、前言

球类运动中的篮球,可以说是现阶段最受重视的教学项目之一了,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篮球场的设置,而篮球教学也是体育教师最常选择与接触的运动项目,另外篮球项目也是现阶段青少年至青年阶段最常接触的运动项目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常建构在特殊技能的学习与相关技能的发展,游戏或比赛通常是在课堂或单元结束之前才会出现,而且经常未经设计或未与真实的运动情境相关。[1]虽然无可否认传统的体育教学曾经出现类似的状况,因此如何将类似实际比赛情境运用于课堂上,在体育教学上是个值得思索研究的课题。而事实上传统的体育教学实施多年来,仍然有其实际效用,是不容抹灭的,如果仅是教师教学上的瑕疵,就不应追究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法,而应究责教师本身的执行是否落实与有效。[2]因此,我们不应以偏执的概念直接认定,何种教学法较好甚至有效,一则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实施多年,亦造就许多优秀的选手,二则是理解式教学法才引进国内不久,其功效仍待验证,应该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做一比较,较具说服力。[3]而强调技能学习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植基于实际的教学层面,较不探讨在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感受,因此又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而理解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因此研究者即十分好奇究竟于在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与理解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之教学法)运用于高校学生最喜欢的篮球项目中,探讨在篮球学习的效果上究竟何者较优,从认知、技能与比赛表现各方面逐项验证与探讨二者有无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2013学年度篮球选项班学生合计80名(均为男生)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式编成两组,一为传统教学组(40名),一为理解式教学组(40名),上述学生均未接受过理解式教学,请学生填写同意书后成为本研究的受试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

(1)实验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有:传统式与理解式篮球教学计划与教师行为检核表;高校学生篮球认知测验卷(自编);体育态度量表;篮球技能测验(AAHPERD之垂直跳、移位快投,哈里森篮球测验之反弹球);GPAI系统观察工具。研究者邀请两位篮球专项教师,担任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检核」观察员、及GPAI评分员,正式实验教学之前进行训练。

(2)实验过程

实验日期: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实验地点:福建工程学院篮球场

实验进度:传统式教学进度安排内容:第1节篮球认知前测、篮球技能前测;第2节篮球技能前测、篮球比赛表现(GPAI)前测;第3节步伐(含交叉步(前、后)、滑轮步、摆脱);第4节运球(交叉、转身、跨下、背后);第5节传球(胸前、地板、头上);第6节传球、运球上篮(三步上篮)、投篮练习;第7节卡位;第8节抢断;第9节运球及投篮组合练习;第10节二人传球上篮;第11节两人盯人进攻;第12节三对二、三对三攻守练习;第13节篮球认知后测、篮球技能后测;第14节篮球技能后测、篮球比赛表现(GPAI)后测。理解式教学进度安排内容:第1节篮球认知前测、篮球技能前测;第2节篮球技能前测、篮球比赛表现(GPAI)前测;第3节创造空间及保护球;第4节投篮得分;第5节摆脱防守争进攻空间;第6节切入上篮进攻;第7节补位及防守;第8节由守转攻;第9节三对二传切练习;第10节创造更大空间让队友进攻;第11节攻击防守互换练习;第12节2~12联防;第13节篮球认知后测、篮球技能后测;第14节篮球技能后测、篮球比赛表现(GPAI)后测。

2.资料处理

相依样本t检验:分别检验传统式教学组与理解式教学组,在认知、技能及比赛表现前后之差异情形。

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检验两教学组间,在教学前后的认知、技能及比赛表现前后之差异情形。

共变数分析:两教学组学生,于前测时若独立样本t检验成绩未达显著水准,则直接于后测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若差异达显著水准,则以前测成绩进行共变数分析。

上述之统计分析,所有的差异性检验之显著水准均定为α=.05

三、结果与讨论

(一)传统式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1.结果

传统式教学组于教学实施后所测,于认知测验评量、技能

测验项目及GPAI比赛表现评量上的成绩与前测成绩进行相依样本t检验,分析其差异情形,其结果显示,传统式教学组学生在实验教学前后的认知测验、技能测验上之反弹球、移位跳投成绩达显著差异,垂直跳成绩则未达显著差异,GPAI比赛表现评量成绩未达显著差异。

2.讨论

认知测验方面:传统式教学组学生在教学前后于认知测验方面的前后测成绩上(t=-3.041*)有显著的差异存在。turner (1991)指出,体育学习课程在认知学习上需全盘且时间较长,尤其于观念理解的部份;另一方面,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讲解技巧与其教学应用的能力有关,也会造成课程中是否能包含所欲达到的目标内容,本研究授课教师为篮球专长教师,又具有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因此在观念理解部份、讲解技巧与其教学应用的能力方面均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认知方面,达成显著之效果是十分合理的。

技能测验方面:技能测验传统组在教学前后技能测验上之反弹球(平均数34.62>32.18)、移位跳投成绩(平均数18.77>16.97)达显著差异(t=-3.339*,t=-3.059*),垂直跳成绩则未达显著差异(平均数55.21>54.00,亦有些进步,t=1.423),综合三项成绩显示其于教学后呈现非常明显的差距,表示传统组学生在实施传统教学后,在技能测验上有明显的进步,达到显著水准,此结果与turner(1991)之研究结果相同。由于技能的教学,具有让学习者技能学习的练习时间特性,因此,学生较为容易精熟;是以传统式教学组学生能够在技能三项综合测验中的平均数达成显著差异,正验证上述学者的观点。

比赛表现方面:比赛表现本教学组在教学前后(平均数60.58>59.59)并未出现明显之差距(t=-.292),此结果与turner (1991)研究结果相同。传统式的教学设计观念,重视技能的练习,可谓是为技能练习而从事练习,但技能未必真能为真正的运动情境所用,尤其团队的合作与篮球战术的运用,甚少在课堂间实施与讲授,因此本组赛表现的平均分数进步有限,是否即为其中的影响因素;因此不如理解式的教学方式,以比赛战术重新调整进度的安排,将必要的概念或技能配合战术应用的需求,使概念或技能为真正的运动情境所用,不再为技能练习而从事练习。

(二)理解式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1.结果

理解式教学组于教学实施后,于认知测验、技能测验项目及比赛表现评量上之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进行相依样本t检验,分析其差异情形,其结果显示,理解教学组学生在实验教学前后的认知测验、比赛表现上成绩差异达显著水准,技能前后测验成绩反弹球、跳投及垂直跳均未达显著差异,就技能前后测验成绩整体而言进步并不显著。

2.讨论

认知测验方面:理解式教学组学生在教学前后于认知测验方面之前后测成绩上(平均数71.03>61.15)有明显的差异存在(t=-3.904*),此与turner(1993)之研究结果相同。turner (1991)指出,体育学习课程在认知学习上需全盘且时间较长,尤其于观念理解的部份;表示理解式教学从“top-down”学习模式的认知理论出发,重视对于整体的理解或概观主题,一开始学生即在「有条件的」游戏或比赛中,与环境互动,体会潜藏在游戏或比赛中的原则和概念。也许遭遇困难,接下来的师生问答,澄清了前面的疑惑,类似运动中的练习提供了概念或技能的体验机会,如此,确实让学生的认知表现得到明显的进步。

技能测验方面:本教学组在教学前后技能测验成绩,反弹球、移位跳投及垂直跳均未达显著差异(t=-1.681、t=-1.635、t=1.151),综合三项技能前后测验成绩而言进步并不显著,显示在教学后三项技能综合前后测验成绩无明显的差异,表示理解式教学组在实施理解式教学法后与实施前对三项技能测验之成绩进步有限,指出在理解式教学的研究中,仅有前后测客观运动技能评量成绩差异达显著水准,在理解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研究比较中,都从未发现两者在运动技能的评量结果有差异存在,可见理解式教学在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并不显著,本研究理解组学生的进步幅度都不大,与turner(1995)及turner(1996)的研究结果相同,在体育教学的初期,应强调比赛战术的认知,而非动作技能的熟练。这是理解式教学与传统以技能为重点的教学最大的差别,比起传统上自简单的技能开始,循序渐进的从一个技能练习到下一个技能,理解式教学的技能练习可能较为松散;因此在技能学习之部份影响理解组学生进步的幅度。

比赛表现方面:本教学组在教学前后学生在实施理解式球类教学法后与实施前于GPAI评量之表现(平均数74.55> 62.80)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达到显著差异,此结果与turner (1992)研究结果相同指出,理解式教学法,透过比赛情境的安排,使学习者在运动情境中体会教师所设计的战略战术,一方面在比赛情境中刺激学习者思考如何发挥较高层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使较消极的学习者被动的参与比赛而达到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比赛中能够较为主动与积极,提升在比赛场上的表现,也较能发挥团队的战力[4]。本教学组学生于比赛过程中,借由GPAI比赛表现评量之后,确实呈现出比教学前较佳的表现,相当合乎上述学者研究所得结果之表现,及达成理解式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本研究显示实施理解式教学法,于认知部份的学习效果上的进步程度较实施传统式教学法的学生为佳。

2.本研究显示实施传统式教学法,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上的进步程度明显大于实施理解式教学法的学生。

3.实施理解式教学法在比赛表现上的观念、默契与互动上都比实施传统式教学法学生的比赛表现呈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议

本研究结果发现传统式与理解式教学法在认知、技能及比赛表现上各有其长处,均值得肯定。而针对各评量项目的特性,建议在认知及比赛表现上不妨多选择使用理解式教学法,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依据学生的年龄及需求,设计游戏及比赛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及比赛的情境中学习与建构相关的运动知识,并建议教师设计结构式的讨论问题,培养与增进学生的战术意识,对于促进学习意愿、建构运动观念与知识以及提升比赛表现上均有助益。至于技能学习的增进则建议选用传统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则对学习成就感与比赛表现上能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尹里立.体育游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0).

[2]周玉庆.“领会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项课中的应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6,(2).

[3]蒲鹏.浅析体育游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4]张军红.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篮球大学生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大学生之歌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