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蚌埠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5-03-28 15:49张玮陈思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蚌埠市蚌埠高速铁路

□文/张玮陈思宇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高铁对蚌埠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文/张玮陈思宇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城市间人流、物流效率大幅度提高,拉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分析高速铁路特点出发,从理论上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间可达性和经济聚集性的影响,最后以蚌埠市为例,分析高速铁路发展对蚌埠地区农业、产业转移、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影响。

高速铁路;经济发展;分析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8日

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我国铁路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世界铁路先进水平。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它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人们异地工作、异地生活成为可能,不仅如此,高铁还拉近了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距离,也给人们的日常文化、观念、习俗等方面带来变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高速铁路的特点

(一)运输能力大、节约耕地面积。高速铁路能够实现高效率、多车次,加上相对高额的定员,使得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其拥有很强的优势。法国TGV每公里高速铁路占地面积只有高速公路的50%。按照调查,同等的运输量下公路占地纷纷高于铁路,在美国这种比例为5.6,日本为13.6,加拿大为7.1,德国为6.6。

(二)运行速度高。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低可实现200公里,国际上高铁时速最低在300公里之上。直到当前为止,高速铁路依然是陆上行驶速度最高的交通工具。高铁时速明显高于公路运输时速,尽管比不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航空,可是高铁凭借其进出站便捷,行驶间隔较短,尤其是实行“高铁公交化”式运行,完全可以实现即到即走,显示出有力效的竞争优势。

(三)受气候变化影响小。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能够确保旅客列车较高的准确率。而高速公路则会因诸多因素而导致交通堵塞率居高不下,并一直困扰人们的出行选择。民航的准确率则往往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准确率不稳定。

(四)安全性好。高速铁路因为在自成体系的路网中由微机联锁控制行车,配套了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在安全系数上明显高于别的交通运输方式。

(五)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据统计,高速铁路的能耗明显少于其他陆上交通运输工具:以人·公里单位能源消耗作为计算单位实行对比的话,飞机最高的能耗可达到5.6,汽车为5.3,高速铁路能源只有l.0。在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当今,高速铁路将变成在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交通工具。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旅客的均衡耗电度只有7.5度,消耗的能源仅有汽车的1/6。高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废气量,均显著少于另外两种运输工具。由于使用的是电能,其碳排放量能够完全忽略不记。从噪声污染的方面,在运量相等的状况中,公路噪音则高出铁路20倍。

二、高速铁路对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高铁引起区域可达性变化。可达性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可达性反映了区域与其他有关地区相接触进行社会经济和技术交流的机会与潜力。可达性包括时间可达性和空间可达性,反应在旅客旅行时间减少和可以到达更多的地方。与传统铁路比较,高速铁路以更快的速度,与普通铁路相比较更少的沿途停留站点,更快的发车间隔,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二)高铁引起的聚集投资的变化。高速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各区域之间的可达性,把以往处于分割位置的各城市密切联系在一起,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并借助市场要素的流动加速了地区之间的联系。要素的流动其本质表现为要素对聚集投资的追求。聚集投资反映区域以及城市对要素的吸引力,意思是当要素从目的地城市流向潜在的城市所遭受的损失。这里的目的城市指要素流出的城市,潜在的城市是指要素流向的候补城市。当出现产业聚集区时,可流动要素将选择这种聚集区,因为在聚集区可以得到集聚投资。聚集投资是贸易自由度的凹函数,当贸易自度处于一特定区间时,聚集投资大于零,贸易自由度取某一特定值时,聚集投资最大,而后随自由度的提高,聚集投资下降,显示为驼峰状。聚集投资的政策含义很明确,即当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是稳定均衡时,经济政策的边际变动不会带来经济状况的变化。

三、京沪高铁对蚌埠地区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一)京沪高铁蚌埠段概述。京沪高铁在蚌埠市境内全长75公里,境内95%为高架通过,蚌埠站是安徽省内唯一的一个高等级站点,站房规模8,000平方米,内设5处450米长站台和11股线路,规模大于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城市的高铁站。预计2020年发送旅客1,192万人次。按照列车运行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列车73对(其中8对始发)。按照设计速度,蚌埠到上海为1.5小时,北京为3.5小时。其辐射人口和范围大致为双向辐射(到达和出发都选择蚌埠):蚌埠、淮南全市、阜阳、亳州、六安全市、宿州南部3县区、合肥、滁州北部、苏北的盱眙和泗洪;单向辐射(到达或者出发只一项选择蚌埠):宿州北部、淮北市、安庆全市、巢湖全市、滁州南部局部、合肥南部、豫东三县、苏北部分地市。

(二)对蚌埠市农业的影响。蚌埠市位于淮北平原地区,处于黄淮海产粮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所属三县都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会进一步加强蚌埠市的交通成本优势,扩大蚌埠市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为蚌埠市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保障。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长三角地区对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大,这势必会拉动蚌埠市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在外地市场的需求和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共同作用下,将使作为工业原料的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果林、水产等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增加。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内在要求,蚌埠市农业生产在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等方面必然得到快速提升。

(三)对蚌埠市产业转移的影响。蚌埠市在产业基础、原材料资源、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会强化蚌埠市的这些优势,有效地促进蚌埠承接长三角地区的第二产业转移,且长三角地区也一直是蚌埠市主要的省外投资来源。因此,蚌埠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整体规划,把重点放在扩大第二产业集群上,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为武汉承接长三角地区发展饱和的第二产业提供了条件。

(四)对蚌埠市现代物流业的影响。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物流中心,具有较大的物流需求规模和比较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随着京沪高铁及支线公路的建成,京沪高铁的开通一方面会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连接,促进专业市场的形成及区域性强大商品流通中心的形成;另一方面高铁建成后,既有京沪线的货运能力将得到充分释放,蚌埠必然承担起皖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地区的货物运输任务。同时蚌埠市还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和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周边资源和产品可通过蚌埠市的水陆通道对接外运。因此,高铁的开通将为蚌埠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成为安徽省的物流中心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对蚌埠市旅游业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原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价值倍增,旅游业作为人们新的消费时尚,将会因交通便利而得到兴盛,而与之相关联的服务业、娱乐业也将随之而繁荣。蚌埠市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现有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1处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1处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星级饭店l5家,旅行社25家,旅游商品定点企业5家;凤阳小岗村乡村旅游区;已形成的青铜器皿、玉器及仿古玉器为主的古玩市场为华东之最。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旅行时间的缩短以及其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特点将会诱发客流,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沿线旅客流量的增加,将进一步推进蚌埠市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语

蚌埠市作为京沪高铁上的重要城市,拥有着优秀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可以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蚌埠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旅游业提升,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促进实现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完善。

[1]罗燊,林晓言.高铁对我国经济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

[2]邵柏春.高铁经济背景下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

[3]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4]柴小春.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效应影响[D].长安大学,2014.

F59

A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ACKY1425)中期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蚌埠市蚌埠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