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分析

2015-03-28 15:49靳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环境效应自由化贸易

□文/靳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分析

□文/靳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贸易与环境如何协调问题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一个重要问题。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可以增加全球福利,但同时会伴随环境问题的产生。如何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问题,笔者借助多元函数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

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收录日期:2015年9月30日

一、引言

自由贸易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益的,能够改善有关国家的福利,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环境效应是对外贸易行为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已经引起各国重视。

目前,国际学术界对贸易自由化所产生的环境后果已经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所引起的环境后果都是消极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将直接导致环境的恶化;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自由贸易在短期内的环境效应是消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自由化将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究竟如何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问题,下面借助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研究在自由贸易体制下,各因子如何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二、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分析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可以用U=F(X、Q、I、S、T、R、K)函数来表示。其中,U为环境质量,X为贸易中的产品和劳务,Q为经济生产规模,I为收入,S为生产结构(主要由生产技术决定),T为产品技术扩散,R为环境监督,K为其他因素。自由贸易体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上述因子作用的结果。

(一)产品效应。产品效应是指产品和劳务在国际交换中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如果这些商品有助于保护环境,或者替代了另一种危害环境的产品,那就是正产品效应,贸易作为这些商品的流通手段,对环境状况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全球环境设备和服务市场,贸易就为解决特定生态问题的环境技术服务提供了机会。这个市场的环境设备和服务包括水处理装置、废物管理、大气质量控制、土地整治和降低噪音等。据估计,OECD的环保工业每年在全球市场上的潜在份额高达2,000亿美元,而且份额还在以每年5.5%的速度递增,同时OECD各成员国正努力进一步扩大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的出口。同时,随着贸易的增长,人们对环境有利的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从而促进绿色产品市场和环保服务市场大规模兴起和扩大。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于交换的商品也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尽管国际社会严格控制个别有害人体和环境的易燃、易爆、剧毒性物质的国际贸易,但还有其他一些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危险化学物和濒危物种的贸易会间接损害环境,例如含有农药或污染物残余的农产品对人体的危害;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引起的“白色污染”;含有氟里昂的产品对大气的污染等。

(二)规模效应。贸易不仅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也为这些国家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资金,因此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当一国经济繁荣到一定程度,其环境问题趋向减少,这就是贸易对环境的正规模效应。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消费的扩大、收入的提高,贸易量也随之扩大,必然带来Q的扩大,从而导致稀缺自然资源的恶性开发和加速消耗,造成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这是贸易对环境的负规模效应。例如,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随着林产品贸易的加快,森林破坏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使很多国家和地区洪水暴涨,泛滥成灾,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生物栖息地消失,地下水位变化和水质变化等。因此,必须制定与贸易发展相配套的环境政策,更好地发挥贸易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即正规模效应,避免负规模效应。

(三)收入效应。收入I的增加可能从多方面影响环境。首先收入增加会带来消费增加,消费增加导致生产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力也加大,但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高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厂商加大环保投入,增加环保产品的生产,促进环境质量上升。如,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巴西随着GDP的增长,环保投入明显增加。在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一定的条件下,收入和环境的关系可以用环境库兹涅茨“U”曲线表示,在工业化进程的早期,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而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后,环境状况将会逐渐好转,人均排污会逐渐下降。

贫困是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当前的贸易自由化规则和政策增加了贫困和不平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人口占世界10%的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贸易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4%。可见,贸易通过收入的不均等分布间接导致环境恶化。

(四)结构效应。贸易直接影响了国际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间接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贸易对环境的结构影响。如果贸易自由化能够大大加强国际市场的功能,保证各国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保证各种资源流向成本最低、回报率最高的生产部门,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是国际贸易的理想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商品的价格将准确反映环境的价格,这是贸易对环境的正结构效应。但是,现实中这种理想模式是不存在的,由于一国不能有效配置该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工业或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反映或无视该国自然资源的价值,环境价值得不到准确的评定,商品价格没有体现环境成本,生产和消费结构则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由于缺乏完善的环境政策,贸易则会造成生产和消费活动有悖于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超出环境承受能力。

(五)产品技术效应。技术效应是指贸易对产业技术的影响,即随着财富的积累和贸易的扩大,一国可以获得更有利于环保的技术T,从而实现更加洁净的生产。贸易不仅促进了技术扩散转移,还能通过规模效应、刺激创新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技术发展。但是,贸易自由化在促进产品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跨境转移时,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产品和技术的特征。如果产品技术对环境不利,则环境质量下降。Porter和Van.Der.Lide提出“波特假说”,认为恰当的环境政策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其节约的成本可以部分弥补甚至超过环境标准带来的成本。

(六)环境监督效应。理论上,贸易自由化和保护环境应该是没有抵触的,因为贸易自由化能提高收入,由此提高环境监督R的水平。

三、结论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有赖于上述几种效应,这些效应即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因此,贸易对环境的最终影响很难精确预测。OECD的一个研究(Sprenger,1997)表明,总体而言经济规模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技术和收入对环境是有利的影响,他们的净效果取决于两者的对比。Strutt和Anderson(1998)通过定量分析,对贸易自由化与环境借助GGE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认为,贸易政策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资源消耗。因此,通过贸易改革和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和资源政策来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以降低不利影响,增加社会福利。

[1]龚清华,张建民.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进口国的效应分析.经济经纬,2014.1.

[2]彭海珍.关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分析.财贸研究,2006.4.

[3]阿巴克尔等著.刘伯屏等译.美国环境法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4]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F7

A

猜你喜欢
环境效应自由化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探索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
略谈金融自由化
贸易统计
河流廊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贸易统计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矿山环境效应遥感研究
关于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文献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