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与信用制度建设

2015-03-28 15:49徐丹孟晓晓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卡信用

□文/徐丹孟晓晓

(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2.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天津)

信用卡与信用制度建设

□文/徐丹1孟晓晓2

(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2.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天津)

本文针对信用制度缺失问题带给信用卡发展的阻碍,分析国外信用卡发展情况,与国外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滞后的表现及其原因,通过对国外信用卡及信用制度的研究,给予我国信用卡发展一些启示。

信用卡;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体系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0日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卡是连接经济和个人信用的纽带,许多信用问题都在信用卡市场中得到了体现。我国信用卡的产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1985年,中银卡作为我国内地的第一张信用卡发行。此后,市场愈发繁荣活跃,经济交易大幅增长,信用卡交易需求增加,进一步催生了信用卡市场的高速成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信用卡发展虽然较过去日臻成熟,但与发达国家的信用卡市场的成熟程度比起来,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还是相对滞后。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2013年信用卡累计发卡3.91亿张,人均拥有数量为0.29张。成年人的持卡比例为10%,信用卡支出占日常支出比例约为5%。在信用卡发卡量大幅增加的同时,我国人均持卡量和消费量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5倍以上的差距。

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速度显著惊人,虽然持卡人的信用卡支出比例不高,但信用卡坏账问题却相当突出。一方面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许多人的还款意识很淡薄,导致到期未还的金额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自信用卡消费进入居民消费行为以来,恶意透支、违规套现、信用卡诈骗等问题层出不穷。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的信贷总额为251.92亿元,比上年增加106亿元,上涨率为72%。

上述表现究其原因还是个人信用的缺失。健全信用卡消费市场的根本解决办法还是从消费者个人信用素质的提升这个根源做起。但这一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还是在于信用卡消费这个涉及到信用卡发行者、信用卡管理者、信用卡终端使用者的庞大网络还未编织完全,也就是个人信用体系问题。

虽然现在许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信用卡的相关规定以及征信调查制度,但在真正的信贷消费过程中,这些信息很难保证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而且当一种消费行为或者一个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涉及多个金融机构时,金融机构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另外,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另一大原因则是建立信用体系所需个人征信材料难以获得。目前,我国消费者可以提供的个人信息材料大致为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居住或房屋产权证明、工作声明或收入证明。这些信息只有在金融机构需要时才会向消费者索要,且并不能保证消费者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这无疑给个人信息的查询、登记、更新造成了困难,也形成了信用卡发展中的瓶颈。

在这方面,美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有着完善的信用机构及信用体系。美国信用局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信用机构,其主要职能为收集并出售消费者的信用信息。美国信用局现已有众多分支机构遍布其国内及海外。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主要由Experian,Transunion,Equifax,Moody’s四家信用公司组成。这四家信用公司每月都会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分并发布报告,报告的结果将会影响这些消费者个人在信贷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同时,报告的结果存储完整且可查询,为后续发生的消费行为的审核提供了依据。

此外,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严肃完善的信用卡法律和制度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证。而这一点,正是世界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的一个共同点。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信用卡,也曾遭受过因为信用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带来的损失和打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用卡滥用、信用卡欺诈等乱象不仅带来了许多法律问题,还给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经过这一失败的教训,美国很快将法律规范问题重视起来。70年代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信用卡行业的法律规范,信用卡行业逐渐走向正轨。直至今日,美国有关信用卡的法律及行政法规条文覆盖信用卡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规范了信用卡市场,信用卡发展有条不紊。

目前来看,要突破信用卡发展的瓶颈,完善信用制度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培育全社会的守信意识。

(一)加快信用卡相关法律法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的信用相关法律的进展完善已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国务院颁布《征信管理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业有法可依的局面正式开始。尽管如此,关于信用卡只能找到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只针对信用卡的法律还并未颁布。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在民商方面对信用卡的保护与激励存在大量地空白领域,制约了我国信用卡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我国亟须对已有的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弥补司法空白,统一制度要求,使信用卡从开始发行到最后的交易完成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有法可依。

(二)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在2015年1月5日,央行发布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这8家可以进行个人信用评分的机构打破了央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个人征信业推进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据信息采集,评价体系建设上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

1、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统计系统。信息的收集与统计一直都是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的一大难点。要保证信息收集更加准确全面,关键在于把个人征信与信用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由第三方机构收集个人信用的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这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只有高度专业的征信公司依靠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手段才可能完成,只有完全掌握了申请人的个人信息,银行才有可能做出是否给予信任的选择。

2、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对消费者做出信用状况判定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主观判断和数量分析。主观判断是指有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个人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而另一方面则是信用评分的数量分析。一般这种分析可以在信用评分的基础上,先分出不同的等级,如A、B、C、D,这里我们认为从A到D个人的信用状况递减。对于评分为D的,可以直接拒绝其贷款申请。

3、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的信用实时查询制度。居民身份证具有排他性、广泛性,对于查询个人征信情况有着准确、完整的优越性。当然这也需要有强大的硬件以及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的征信实时查询制度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不过相信经过努力,这种高效便捷的信用查询方式定会得到推广。

(三)加强宣传,营造“讲信用”的社会环境

1、鼓励绿色信用卡消费。使消费者树立“量入为出”的观念,养成理性的信用卡消费习惯,根据自身还款的能力范围进行消费,提高还款意识。

2、发卡机构要加强信用卡使用宣传,鼓励持卡人开展信贷消费的同时提示风险,预防和杜绝信用卡欺诈等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信用安全。

3、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宣传有关个人信用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对讲信用的行为予以适当嘉奖和广泛传播,对于信用缺失和滥用信用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营造“讲信用”的社会风气。

[1]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戴维.H.布泽尔.银行信用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董杰.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建立个人信用报告制度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3.10.

D912.28

A

猜你喜欢
个人信用信用卡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卡资深用户
个人信用云平台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