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众参与及其实现路径

2015-03-28 23:12吕艳华
关键词:公众政治思想

吕艳华,杨 霞

(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2.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众参与及其实现路径

吕艳华1,杨 霞2

(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2.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彰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着力点。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传统的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模式有效性日显不足,面临着参与广度不够、参与主动性不足及参与效度难掌控等困境。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既应立足于公众框架,细分公众,并根据公众群体性新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嵌入社会组织与网络群体之中;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框架出发,实现教育者与公众、公众与大众传媒、公众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情境等之间信任关系的全面建立。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现状;路径

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以凝聚强大思想力量为己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诘难与拷问,如何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其时代价值,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而从研究公众的参与入手是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参与为前提,只有公众参与其中才能受到教育、达成共识,离开公众的参与无异于空谈。目前,国外教育界学者们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主体参与研究,而我国学界虽已达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参与重要价值的普遍认同,但仍没有形成对此问题的专门性系统研究。由此可见,公众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践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中的新领域,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一、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的重要意义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着力点。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公众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没有公众的参与,就不会受到教育;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无法获得理解,达成思想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方法的实施、内容的认同、效果的显现,都以公众参与为基点,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公众参与就无从实现;没有公众的有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显效。

从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公众作为受教育者,其参与是获得理解和认同、达成共识的前提,而受众的主体意识是其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并接受教育的关键激发力量。以肯定和重视公众主体性为基础,始终立足于公众特点、以公众为视角来考察,展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内容。

从方法来看,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与操作必然要作用于、针对于一定的对象,只有公众参与其中,方法才能顺利实施,并且所采用的方法使得公众获得的是参与还是非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有效参与还是无效参与,其教育效果大相径庭。那么思考如何调动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更多的是从实施和运行的动态层面去考察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视角。

(二)契合政府与公众主体性发展需求

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推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分别有“群众参与”“人民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参与权”“公众参与度”“社会参与”等不同的表述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公众参与与党委、政府、社会、法治四方面相配套,被划入社会管理的整体格局中。这就意味着公众参与已经进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视野,执政党自上而下的推进,使公众参与成为民主政治、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聚焦点。作为与现实时代联系十分紧密、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始终立足于公众特点,切实发挥公众主体性,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才能促使其真正接受教育。

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需求。中国社会的全面变革,无法避免地给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影响,个人选择自由不断张扬,自主性愈加彰显,参与意识逐步增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靠单纯的组织动员方式和单向度控制形式激发公众参与,其效果日益减弱。人们从激情理想型的参与逐渐转入务实冷静型的参与,越来越多的人希求通过自主的选择与参与达到自我提高,诸如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对国家政策、社会现状的思考,“网上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投诉维权已经形成强大趋势”[1],参加志愿服务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满足,对于道德模范选拔等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等,都表明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诉求。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时调动公众参与热情,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现实之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受社会历史条件变迁的影响和制约更加突出,总是不断地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争论的核心无外乎其价值与实效,关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理性论证及其价值的实现、实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有力回应现实、提升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研究深化都必然要面对与需要不断解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深深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之上,聚焦时代问题,在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培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生长点,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探讨正是基于此。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变迁,公众流动性增强,个人选择性、自主性不断彰显,公民权利觉醒,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原有体制下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模式日渐式微。在当前如何调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路径的探讨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必然结果。

二、现状透视: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模式正受到严峻挑战,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一)参与广度之维:难以全覆盖

参与广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广泛性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受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影响,为了适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需要而建立起单位体制。“单位”作为一种封闭、多功能的和自给自足的实体,承担行政兼经济职能,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集体单元。我国无论是乡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都通过各自的单位而被整合到无所不包的国家当中。中国共产党在政治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组织延伸到各级地方单位,个人的社会生活受到国家行政力量的全面又细致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托单位体制达到自上而下的覆盖,从而使单位成为公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参与人群的范围极其广泛。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尤其是私人领域和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单位”的功能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结构变革而发生了变化。单位对内部成员的控制由于劳动力及人才的流动而大大被削弱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被打破,新的模式尚未确立,形成了全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现实中的难以全覆盖之间的较大差距。组织性较强的公众群体,如党内、企事业单位内部、学校内等思想政治教育参与面较宽,但对于广大农村人口、流动人口、新出现的群体等覆盖不到位,甚至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加之多样思潮的影响和多方信息的冲击,导致公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主张的一知半解、调侃误读比比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境遇,迫切需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面。

(二)参与程度之维:主动性不足

在传统体制下,人们的生活模式和人生追求与政治结构体系有密切的联系,公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接受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等,同他们的理想现实、生活状况、政治待遇甚至工作安排都有直接相关性,因而公众具有一定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国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党依靠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宣传系统自上而下地向公众灌输科学理论、激发政治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推进,公众价值追求、思想活动、生活模式多样化,利益诉求和实现途径也多样化发展,其生活模式与政治体系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更多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因此,公众选择参加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从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出发来考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公众的利益诉求差距日益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处于被动、盲目和依附状态,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参与效度之维:效果难掌控

参与的效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行为所产生的有效性程度问题,包括公众的效能感和参与的影响力两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效能感是公众对实际的参与活动效用与自身的参与期望进行对比后所产生的感觉状态。它是公众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参与实效的感受和认知,是公众的主观体验与对参与结果的感官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质量的感知是公众参与满意度的直接体现,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参与效能感的高低。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的过程和结果越满意,公众的效能感就越高,参与效度越强;而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影响力是公众参与行为对公众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影响以及所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程度。

参与效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最终实现程度,是考察的落脚点。“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发自内心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以及教育结果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程度,是我们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良好反馈途径”[2]。掌握参与效度如何,才能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状况。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操作中,公众的效能感往往被忽视,参与影响力又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价。

三、路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有效探索

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实现公众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由形式参与到实质参与的根本转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有效实施的基本取向,实现路径可以做如下探索。

(一)公众细分基础上的分层参与

美国学者卡特赖特认为:“要影响人们,你的‘讯息’(情报、事实等)必须进入他们的感官。”[3]要吸引公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使思想政治信息吸引公众的注意,进入公众感官。公众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利益甚至于认知方式,而这些都需要不同种类的方式才能吸引公众注意。由此可见,公众细分并进行分层定位与引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众有效参与的合理选择,即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公众划分成具有类似需要、特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群体,并为不同群体选取对位的内容,设定合理的目标,设计乐于接受的方式,以期达到最有效的参与效果。公众的具体细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综合细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中,更多的是单一的单位制分割方法,如把公众纳入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或社区等做的细分。在当前公众分化加剧的条件下,应变单一变数细分为综合、系列变数细分,应在单位、地理区域为基本变数划分后,再综合年龄结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思想特点等特征做进一步细分,同时注重非正式群体对公众细分的意义,因为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间总是具有类似需要、特征和行为方式。在细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动公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大众传媒受众细分。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吸引公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被历史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因而可以把公众细分纳入大众传媒的受众分析来考量。如根据公众不同的传媒习惯和行为,可以划分为报纸受众、书刊受众、电视受众、网络受众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发行订阅数据调查、收视率、点击率、问卷等方式获得对公众传媒接触习惯、栏目喜好、信息需求等的统计数据,进一步细分传媒受众。根据大众传媒受众细分,一方面,锁定固定公众。根据不同传播媒体的受众细分状况,了解到不同传媒的受众群体及其栏目喜好等,在这些栏目中渗透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结合杂志“专”的特征,牢牢锁定特定人群的不同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专供能力。另一方面,凝聚不同公众。新闻综合电视台、广播台、党政报刊、政治专题网络及红色网络等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媒主阵地要主动出击,追求精准的满足公众需求的效果。比如新闻综合类大报做厚、做细,体现在每一份、每一版及其中的不同专栏都是细分内容、细分公众的结果,以此凝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公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探索组织和群体嵌入式参与

正如拉扎斯菲尔德、卡茨·贝雷尔森等认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的确是影响人们选择和解释媒介内容并对其采取行动的重要中介因素。”[4]公众个体均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中,如家庭、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及其他团体组织等,无论处于哪种群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总会受到该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要注重利用团体、组织的力量。突破科层组织、行政指令式的自上而下、整齐划一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模式,向公众自愿建构具有共同社会认同的群体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嵌入这些组织的结构和活动中转变,把公众群体组织的参与活动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参与。

第一,嵌入社会组织。我国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地嵌入社会组织中,利用社会组织的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和促进,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有效手段。首先,规范嵌入。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渗透到组织规范、活动准则或组织目标中,使成员的组织活动成为思想道德规范的践行。其次,人员嵌入。把高素质、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输入各个社会组织中,或在社会组织成员中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社会组织内的传播与交换。再次,活动嵌入。选取与社会组织目标一致、契合组织成员利益和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政策变化、社会热点、国内国际局势等,结合社会组织活动策划适宜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嵌入其中,使组织活动的参与变为一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

第二,嵌入网络社群。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中国,手机端上网应用快速发展的推动,社交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类网络应用快速成长,使得网络社会群体日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愈益具有影响力的、不可忽视的群体。网络社会群体是在网络社区中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人们在线聚合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借助网络群体聚合的力量和参与的主动性,适时发展网络群体的参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面和变革参与形式,实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参与。一方面,培养意见领袖,在网络社群中渗透理性的声音。意见领袖是那些在信息传播与人际互动过程中具有较大影响和活动能力的人,他们有广泛的信息来源,知识渊博,视野开阔,享有较高的权威。引导网络社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也应培养和利用意见领袖,增强网络社群中理性的声音,彰显理论的魅力和说服力[5]。另一方面,开通政治博客和微信公众平台,吸引更多的网络公众群体参与。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尤其是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开通博客和微信,形成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客圈、朋友圈。在博客和微信中以普通草根的预期阐述政治纲领、进行政策解读等,比刻板的官方语言要更加容易被公众接受,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更加有效。

(三)构建参与过程中的信任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过程并不是教育者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简单型构,而是包括公众、大众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情境、活动等多种要素,因而要全面建构其中的信任关系,才能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窘境。

第一,建立教育者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中起外部调控作用的不仅仅是组织、引导公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直接与公众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包括其“幕后”的政治集团(党和政府),它实质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和方向,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而,一方面,要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这是公众信任其政治主张的源泉。当前,党和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开放透明、廉洁公开,树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党的威信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以赢得公众支持和信任,公众才会愿意自动汲取其各种政策主张,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有效性[6]。另一方面,要赢得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公众可能由于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主体亲和力或者其信誉、道德水平及能力等理性评判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催化参与,并且可能透过对教育者的信任而产生对教育资源的信任。因而,要吸纳社会各界精英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以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能力换来公众的信任,以激发公众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热情。

第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可信性。

基于不同理论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给予公众的可信性也有所不同。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Scheffler,I.)把知识的条件分别称为信念条件(belief condition)、证据条件(evidence condition)和真理条件(truth condition)[7],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也应该符合这三个条件:其一,必须得到人们的信任,即信念条件。其二,是可确证的,即证据条件。其三,必须是真的,即真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讲的道理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8]。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并吸引公众参与其中,不仅知识理论体系自身真实,还要做到可信,即让公众相信。因而,在这三个条件中,确证是最重要的条件,知识的可信性是以其确证性来刻画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知识体系要做到证据充分,论证合理,符合逻辑与实践。

第三,提升大众媒介的公信力。

大众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公众对大众传媒信任感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公众的有效参与行为。其一,疏通信息采集渠道。舆情信息人员要深入公众做实地了解,注重收集社会化的政治信息,掌握公众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的思想反映;意识形态领域值得关注的动态和观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以及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的思想反映;影响社会稳定的思想动态等。其二,实行信息透明与公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为开放和广阔的空间,假如“权威”的声音缺席,得不到可靠信息指导的公众往往只会重视直观看到的现象和通过人际传播渠道得来的信息,很轻易地受到各种流言的暗示。因而要完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及时公开制度,而不是被公众推着走,赢得主动,获得公众支持和信任。其三,榜样人物报道的现实化。转变大众传媒正面人物报道的形式,由公众推选自己的榜样,展示榜样人物的生活、人性、人情的一面,加上强烈的情感渲染,引起公众的共鸣性参与。

第四,借助公众之间信任的力量。

公众之间的信任一般首先建立在相互熟悉的基础上,因而根据相近的空间位置、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各种利益等结成的群体之间容易产生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并在思想和行为上相互影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很好地借助这种信任的力量,就可以从整体上调动公众参与,易于在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形成集体共识。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转变仍在继续,公众的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和关系格局还在演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归根到底,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的公众需求与特点变化,才能实现公众的有效参与,并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现实中充分体现其价值。

[1]刘利琼.信息化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党政研究,2014(1).

[2]郑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及提升途径[J].江淮论坛,2004(1).

[3]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22.

[4]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诸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215.

[5]黄桥法.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与对策[J].求索,2012(11).

[6]龚鉴瑛,赵剑.政府传播:涵义、特征和功能[J].探索,2013(4).

[7]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1.

[8]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2014-03-25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041027-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工程资助课题(CXZZ13-0776)

G641

A

1000-2359(2015)01-0176-05

吕艳华(1978-),女,山西汾阳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杨霞(1980-),女,山西洪洞人,苏州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公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公众号3月热榜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