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境内发掘出土的古生物化石

2015-03-29 15:14程加昌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马鹿猛犸象头骨

程加昌

(肇源县电视台,黑龙江 大庆 166500)

肇源县城古史长,境内三条江水奔流,在这片黑土地下埋藏了许多远古时期生物化石。更新世中晚期,肇源县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既有绵延起伏的丘陵,又有奔腾不息的江河和水源充足的湖泊,更有低洼湿润的沼泽和广袤肥沃的平原。丘陵之上有大片茂密的森林和种类繁多的植物群,不论是丘陵、还是平原,都是水草丰腴、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这一切,为远古动物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更为远古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乐园。

肇源脚下的这片热土,相继出土了猛犸象、披毛犀、王氏水牛、马鹿、野牛化石,这些远古生物化石渐次掀开历史的面纱,还原了远古时期的场景……

一、松花江猛犸象

1973年,肇源县三站人民公社社员拉沙改土时,在距地表5米的地层中发现松花江猛犸象巨型骨架。据资料记载,远古时代的猛犸象与现在我们在动物园看到的印度象和非洲象是“亲属”,同属长鼻目真象科。在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出现过300至400种形态各异的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灭绝,现在地球上仅生存着两种现代象,即亚洲象和非洲象。

“猛犸”是沿用日本人的译名,猛犸象是象类家族已灭绝的古象种类之一。它是生活在距今约1至4万年的更新世晚期的一种长鼻巨型哺乳动物,成年象身躯高大,体长约6米,高约3.3米,宽约1.8米,体重可达4吨多重。它的长相和动物园里的大象有很大区别,一对长而粗壮的象牙强烈向上向后弯曲并旋卷,头骨短,颈脊非常高,上下额和齿槽深,臼齿齿板排列紧密,数目很多,以食草为生。猛犸象是著名的寒带动物,生活在寒冷的苔原和草原地带,食取寒冷地区的植物,如各种草类、芦苇及树木的枝叶过活。它被专业人员划分为松花江猛犸象和真猛犸象。为了纪念化石骨架的发现地,在肇源县三站镇出土的猛犸象化石被命名为松花江猛犸象。

在古老的史前时期,喜欢群居的猛犸象披着长2.5厘米的毛,背部有长达50厘米的长毛,长毛下面还有一层细毛,它皮下脂肪发达,厚达9厘米,它的头颈部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它的脂肪有与骆驼类似的功能。远古时,夏季短促,冬季漫长而寒冷,所以在夏季植物繁茂时,猛犸象就多吃草,将养料储存在“驼峰”里;到了冬季,草木枯死,食料不足,它就用夏季储存的养料,补充体内的消耗,以适应寒冷的气候。猛犸象这些生理特性都与生活在冬季寒冷、食物较少的地区相适应。

三站镇出土的松花江猛犸象是迄今国内最为完整的东北第四纪猛犸象完整骨架的化石,被省博物馆称为“镇馆之宝”。据肇源县文博志记载,三站镇出土的松花江猛犸象属于老年个体,年龄在60岁以上。骨架全长5.45米,高3.33米,门齿2.05米。除后肢、股骨、胫骨、腓骨、趾骨、前肢的指骨,绝大部分的肋骨及尾椎缺失外,其余部分保存完整。这个骨架是这一种猛犸象化石中迄今最完整的标本。化石的种属经古生物专家观察比较,鉴定为长鼻目、真象亚目、真象科猛犸象,属松花江猛犸象。化石的绝对年代以C14测定,距今21,200±600年,属更新世晚期之末。

为了搞清松花江猛犸象出土经过,笔者曾3次专程赶往三站镇进行调查。在三站镇中学后沙坑内,三站镇知情者讲述了这具松花江猛犸象发掘经过。猛犸象出土时,村民们以为是可治病的龙骨,哄抢一空,大小几十块猛犸象化石散落在村民家中。此事经大队、人民公社、县、地区及省,一级一级向上反映。省博物馆闻讯后,派人来到现场调查发掘,当时的三站人民公社派基干民兵看护现场,并挨家挨户收回散落的猛犸象化石。经过18天的细心发掘,几十名当地农民在省博物馆专家的精心指导下,这具猛犸象化石较为完整地出土了。

化石埋藏地点,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松辽台向斜中部的中生代凹陷地带,是我国东部的大型中生代沉积盆地。其上有较厚的第四纪零散沉积物。松花江阶地大致在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形成,全部化石埋藏在东西宽约4米,南北长约8米的大约32平方米的范围内。埋藏比较分散,头部成正面平卧姿态以向北偏西30度方向搁置,下颌与头骨紧紧衔接,两根门齿从牙管中伸出,左右对称地向上弯曲,其最低处距地表4.9米,与头骨低部大体处于同一水平。齿尖向上翘,距地表3.8米。头后枕孔部位有环椎衔接,在头骨偏东方向出土了第七颈椎和第一至第十颈椎。按顺序排列没有错动。但脊椎有不同程度的断损,在头骨的东北还发现三个断损的肋骨。盆骨和荐椎发现在头骨正东、左右肱骨和左尺骨发现在头骨东南,在头骨南部,在零散的脊椎骨发现,包括胸椎8个,颈椎12个,胸椎的大小和颜色与其他胸椎有些差异。头骨在发现时相当完整,在搬运过程中,门齿折断破损。同时,颅顶骨及基枕骨有部分破损。头骨比真猛犸象(Mammuthus.Peimigtnius)高大、粗壮,额顶部更加隆起成圆穹形。

遗憾的是我们的祖先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猛犸象的骨骼标本。过去在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曾多次发现这种动物的牙齿、肢骨等零散化石,但像三站镇发现的这样比较完整的松花江猛犸象骨架,在我国的脊椎动物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发现和发掘,对于全面、准确地了解松花江猛犸象的体质形态和探讨黑龙江省第四纪更新世晚期以来,松嫩平原一带的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

科学家研究证明,猛犸象和我们人类的祖先同时代生活过。但是,如此强壮的猛犸象是如何从地球上消失的呢?难道它也和恐龙一样,灭绝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科学家们分析的结果是:距今1万多年前,最后一次冰期使气候明显由冷变暖,堵塞了猛犸象的迁徙道路,同时它们不适应变化的气候,同披毛犀、东北野牛等食草动物相继灭绝于1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期。而最近几年,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猛犸象真正灭绝的原因并非因巨变的气候,而是史前猎人饥饿的猎杀。它是人类祖先为了生存猎杀的对象。从出土的种种史前武器看,当时的史前人类已经掌握了精良的武器和娴熟的捕猎技巧,可以猎杀整群的大象和猛犸象,最终导致它们的灭绝。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是猛犸象的故乡。省博物馆的这具三站镇出土的松花江猛犸象,仰天昂起的头颅,翘起硕大弯弯的象牙,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身披长长绒毛,跨越万年时空的猛犸象,正迈步向人们奔来。

省博物馆为了让人们走进真实,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真切地感受到远古的历史岁月,在猛犸象布展上做了大胆尝试,模拟出“猛犸象化石发掘现场”,真实还原了猛犸象化石发掘现场场景,呈现了考古工作者发掘猛犸象化石的全过程。第四纪古生物展区采用全景开放式展示,人们可对猛犸象进行360度观察。展区还在猛犸象的前方设了两处大型玻璃幕投影,将第四纪古生物的动态影像还原,使该场景形成动静结合的展示状态。白雪皑皑下,若隐若现的冰山,苍茫的天地之间,猛犸象群或驰骋在厚厚冰山之上,或漫步在如茵的绿草之上,给人们不同的视觉震撼。据专家介绍,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收藏展出猛犸象全架化石的博物馆,这具猛犸象化石骨架,每天都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目光。作为镇馆之宝,它接待游人最多。猛犸象化石的发现,填补了黑龙江省第四纪猛犸象化石出土的空白,也为古生物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这具猛犸象还曾到过日本和台湾等地巡展过,引起了当地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肇源披毛犀

肇源博物馆古生物展厅,有一具肇源披毛犀复制品化石骨架,真骨在省博物馆。虽然是一具复制品,但是从它屹立的威武神态,再现了它在史前时期的威风。

这具披毛犀真骨也是在三站镇出土的,比松花江猛犸象晚出土一年。按照科学家的研究,与猛犸象同期存在的有东北野牛、野猪、麋鹿、马鹿、披毛犀等动物,其中东北野牛和披毛犀已经灭绝,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里,可能还埋藏着它们的骨骼化石。

化石是生命历史的记录,地下的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形成化石的必须条件是水,动物骨骼必须经过水浸泡才能形成化石。肇源县松嫩两江交汇,水资源极为丰富,为远古生物形成化石提供了必备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一样,受国家保护。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从《文物法》不难看出,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文物的必要性。

远古时期,肇源县境内沼泽遍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为了弄清肇源县远古时期远古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笔者专门拜访了已退休的省博物馆馆员佟希达。佟希达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专家,尤其擅长古生物的考古研究,曾多次参与省内外重要考古发掘活动。我省嘉荫县恐龙化石发掘和鉴定就是由他参与完成的。佟希达介绍,披毛犀与猛犸象一样,也是著名的寒带食草动物,亦喜欢群居,它们同是公认的典型冰缘动物,说明当时钟情于松花江畔的披毛犀、猛犸象、东北野牛等动物是在与冰期的严酷气候进行艰苦斗争而生存的。披毛犀与猛犸象、东北野牛等食草动物相继灭绝于1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期。

肇源披毛犀出土前被深埋在4米深的沙层中,化石被沙土保存完好。披毛犀属奇蹄目犀科古生物,与猛犸象为同一动物群,距今约2万余年。装架后身高2.05米,体长3.82米。目前,在全省出土的披毛犀古化石中,肇源披毛犀是最高大的一具。

伫立在肇源博物馆的披毛犀,曾经是洪荒时期不可一世的主宰。望着眼前巨大的肇源披毛犀古化石骨架,眼前呈现出远古时代的景象:在气候温润、草植丰美、古树参天、野花遍布的松嫩平原上,披毛犀、猛犸象、马鹿、野牛等大型动物在飞奔狂跑,以速度和力量炫耀自己的强悍,展示一种无以匹敌的魅力。肇源县博物馆这具复制品骨架仍然不失其珍贵和传播古文化的价值,肇源披毛犀每天都忠实地伫立在展厅里,用2万多年积淀的热情接待八方的游人。

另外,1999年6月16日,当时肇源正在筹建博物馆,义顺蒙古族乡村干部于文超,到县博物馆筹建办公室报告说,狼坨子有一个被洪水冲出的巨大生物化石头骨。后经国内著名古动物专家魏正一鉴定为披毛犀头骨。这件重70斤的化石有一颗牙齿被洪水冲走,是一件难得的古生物化石。

还有一件披毛犀头骨化石出土松花江中,在肇源县码头船站附近的松花江中打捞出来的,是一件完整的披毛犀头骨化石,附有10颗上臼齿,左、右各5颗,其中前臼齿2颗、臼齿3颗。据专家从牙齿磨蚀程度鉴定,为一个壮年个体,标本全长80厘米,比富拉尔基出土的完整披毛犀头骨小5厘米。这具真骨化石也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陈列。

三、肇源王氏水牛

在肇源博物馆古生物展厅,与肇源披毛犀并肩而立的就是肇源王氏水牛,肇源王氏水牛据专家推断距今约两万年。这具“王氏水牛”化石完好率为80%,迄今是国内唯一的一具完整的王氏水牛化石,定为一级品。目前也是肇源博物馆镇馆之宝。

肇源王氏水牛化石的出土还得从1996年说起,1996年,为了确保全县用电需求,合理配送电力资源,决定在新站镇成立11万千瓦变电所,地址就选在新站东面一片岗地上。当年5月12日,挖地基的推土机在3米深处推出了肇源王氏水牛头骨,在场的负责人下令停止了作业,并电话通知了有关部们。就这样,肇源县和大庆市文物管理人员于当天赶到了现场指导挖掘。5月14日挖掘出水牛肢骨,当时水牛埋藏在距地表4米左右的地质层中的形态为:头骨偏东方向,肢体骨骼已散乱,似被洪水冲刷过,少量肋骨及尾骨遗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1999年,肇源县成立博物馆,县政府聘请省古生物专家、博物馆员魏正一组织人员开始装架,1999年5月28日动手装架,历时近50天时间完成了肇源王氏水牛装架工作,于7月18日肇源县博物馆开馆时展出。装架后的“王氏水牛”身高1.8米,身长3.2米。该化石是东北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猛犸象、披毛犀等古动物群的重要成员,该骨架在国内“王氏水牛”化石骨架标本中,是真骨比例最高的一例,可为模式标本。

肇源王氏水牛的出土对于人们认识古动物进化史,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揭示冰川时代的奥秘具有重要价值。

四、马鹿头骨

省博物馆陈列着一具马鹿头骨,这具马鹿头骨附有完整的双角,左右各有7个叉。每只角的长度为1.5米,两角距最宽为1.3米。这具与远古生物化石一同展出的马鹿头骨就是从肇源境内出土的。

马鹿俗名八杈鹿、黄臂赤鹿、红鹿、赤鹿。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世界保护联盟认定为濒危动物。濒危的原因是马鹿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栖息地被破坏严重。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马鹿体长1.8米左右,角长1米左右,寿命为16—18年。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型似骏马而得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马鹿在自然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马鹿性情机警,善于奔跑和游泳,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马鹿的颈部和四肢较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为23个亚种,我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马鹿与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为同时期动物,也是食草喜寒动物,马鹿化石在肇源县出土数量不多。

五、野牛头骨

野牛也和猛犸象、披毛犀、马鹿、麋鹿等动物生活在同一时期,为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省博物馆古生物展厅,其中一具完整的野牛头骨化石就是肇源县出土的。这具野牛头骨化石双角齐全,两角间的距离为34厘米。

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东发村小革志屯狐狸洞岗子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巨龙型的山岗,全长2公里,宽400米。以前在这条山岗上经常有很多狐狸出没,这里的狐狸洞密布,故此,人们都称这个山岗为狐狸洞岗子,狐狸洞岗子草高林茂蜿蜒曲折,平时人们很少来这里。2000年前后,小革志屯村民鞠春雷要建房,找来几个村民帮助挖土挖沙,在2米多深的沙坑里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动物头骨,接着又挖出了四块形似脖子的大骨头,还有一块腿骨。这些骨头从关节处可以接上,挖到化石的村民们活也不干了,拉着这些化石回到家里,到家后,鞠春雷仔细量了一下这具头骨化石,两个牛角都从根部残缺,每个角长65厘米,角的根部直径10厘米,头骨部分宽20厘米,假如牛角没有断掉,全长应该不少于2米多,脖子的骨头长15厘米,宽10厘米,后来专家推断,这头牛身高应在2米左右,体长3米多,体重在1500公斤以上。后来,鞠春雷把这具化石无偿捐给大庆市博物馆。经专家初步鉴定,这个头骨是东北野牛头骨,它的生活时间是距今2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这个头骨为人类了解东北地区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的进化以及东北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线索,很有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马鹿猛犸象头骨
头骨祈福
神奇的水晶头骨
我是动画大明星——真猛犸象
马鹿凶猛
冰原巨兽猛犸象
马鹿的演化与种系发生进展∗
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会说话的头骨
肿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