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活动的思考

2015-03-31 12:17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管理手段流程国有企业

李 维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国内事业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活动的思考

李 维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国内事业部,河北 廊坊 065000)

管理手段提升是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之一,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质量、水平、层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然后说明了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手段提升的关系、管理手段提升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管理手段;提升

1 国有企业改革

1.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迎合战略执行需要而进行的内部结构调整。战略执行不一定要改革,但改革必须基于战略布局。某些以“坐稳江山”为战略目标的国有企业,战略无重大变革的企业,只须处理制度设计与执行之间关系的企业,小改而已,无以称革;非基于战略的改革,为改革而改革,目光短视,自损行为。

1.2改革的难点

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某一方面大制度的变化,必然会牵扯到其他方面大制度的变化,相关的配套小制度也要跟着变化。大制度与大制度间的配合、大制度与小制度间的衔接难以掌握,改革者须具有高的创造力和组织力;最具挑战的是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不折不扣的贯彻下去,执行者须具有高的理解力和意志力。

1.3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深层的体制改革企业自身难以实现,须有上层的鼎力支撑;表层的机制改革同样艰难,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重重阻拦。国有企业的改革一般都以头破血流,失败告终。

2 管理手段提升

2.1改革与管理手段提升的关系

管理手段提升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之一。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离不开管理手段提升发挥的巨大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失败,依然要继续提升管理手段,以求继续发展。既然难以实现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大多数国有企业保守选择了始终要做的管理手段提升,反而不再施行改革的宏图大业。相比改革,管理手段提升阻扰小,简单易操作,也能有所成效。

2.2管理手段提升的内容

管理活动包含制定计划和政策、发布命令和指令、组织协调和沟通、监督执行和控制、效果反馈和调整。管理手段提升是管理活动的内容之一,即精细化、信息化、制度重建、流程再造、绩效考核等。

2.3精细化管理

选择性地梳理、再造某些制度和流程,完善、修订、详尽这些制度和流程,还要针对某些具体项目制定工作分解结构(WBS)、组织分解结构(OBS)和成本分解结构(CBS),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4信息化管理

以精细化管理的成果为基础,从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出统一的要求,使各项业务的内容和流程都包括在信息化系统之中,使各项业务规范化、制度化,更方便快捷、顺畅、透明。

2.5绩效考核管理

建立各项工作和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层层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把责任传递到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薪酬分配和晋升通道,激励员工更积极的为企业服务。

3 企业管理的问题和建议

(1)盲目扩张。存在行业周期性特点的国有企业,不应在高峰时盲目扩规模、铺摊子,一旦处于低谷很难减成本、裁人员,反而越陷越深。企业不应只看一时的利润,应看重长远、稳定、持续的盈利。企业要是拥有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何愁持续盈利。

(2)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企业盈利了,但人没有发展,并不说明企业发展了。人的发展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人;既包括人的物质满足,也包括人的精神满足。若企业发展不能遍及外部,至少不能以牺牲外部为代价。若企业发展只能使人的物质得到满足,至少不能对人的精神造成创伤。

(3)政策制定应谨慎。不能只考虑目的和效果,还应深入分析可能直接导致的后果和间接造成的影响。任何制度都会渗入管理者的价值观、理念和信仰,而这些“偏见”又可能造成始料未及的结果或方向性错误。

(4)精细化,不是事无巨细。不是编制完备的制度和流程来限制员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变精变少的同时,把仅剩的、最有必要的制度和流程变细,以此来规范员工,其他的事情交由员工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管理者减少管理,去建设企业文化和习惯,激励、笼络员工,绝对比强制、限制更有效。

(5)高端是使自身处于行业主导地位、领先地位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权力赋予,可以是科技创新,可以是管理创新,可以是特色文化,也可以是融资运作。越来越多的世界强企把资源投入到科技和文化,科技有产权保护,文化经历史沉淀,这两者不易被模仿,而管理和融资可以通过学习或挖人立即习得。

(6)真正的高端管理是“战略管理”和“管理创新”。盯人盯事、组织协调、搞公关拉关系虽不易,但始终是低档次管理活动。高端管理者应博学多才:深刻的专业知识;会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能敏锐抓住矛盾点并用数据模型分析;能独立思考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能有大视野去宏观思考规划前景。

(7)管理者应该多角度思考问题。哪些管理需要“粗放”,留下想象空间;哪些管理需要精细,严格规范控制;哪些信息需要“分散”,保证专业效率;哪些信息需要集约,方便全盘决策;哪些思路需要改变,寻求新的出路;哪些思路需要发扬,坚定稳步向前;哪些方面需要摒弃,排除发展障碍;哪些方面需要侧重,引领强化战略。

(8)加强基层管理。基层管理不仅是管理重心下沉,机构和人员下沉,加大资源投入和监管频率,建立员工满意的制度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公正对待每一名员工,改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和家庭的温暖,充满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这样,员工才会爱惜生命和企业,自觉遵守制度,甚至创新制度。

4 结 语

国有企业管理手段提升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本文提出的企业改革和管理活动诸多问题如能深入思考并一一解决,将会对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80

F276.1

A

1673-0194(2015)02-0107-01

2014-12-28

猜你喜欢
管理手段流程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管理手段变化的经济因素体现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务水平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