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3-31 11:37姚孟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5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生活质量脑梗死

姚孟琳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QLI评分)。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QLI评分为(49.2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37±2.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脑梗死;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YAO Mengl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Yantai Zhifu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nce,Yantai 26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ll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o were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neurology, from January 2010 and May 2014,and each group included 60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fter intervention,th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AS, SD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In terms of quality of life,QLI scale of observation group (49.26±4.61)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1.37±2.58),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ental stat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Comprehensive nursing;Quality of life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往往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而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甚至坏死等恶性后果[1]。脑梗死急性期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并发症多的特点,除必要的治疗措施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脑梗死患者均是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61.4±5.3)岁,左侧偏瘫者38例,右侧偏瘫者22例,肌力:Ⅰ级14例,Ⅱ级21例,Ⅲ级16例,Ⅳ级9例;部位:脑深部基底核区38例、侧脑室旁16例,其他6例;伴糖尿病16例,高血压23例,高血脂31例;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8~75岁,平均(60.9±5.1)岁,左侧偏瘫者41例,右侧偏瘫者19例,肌力:Ⅰ级17例,Ⅱ级23例,Ⅲ级13例,Ⅳ级7例;部位:脑深部基底核区36例、侧脑室旁14例,其他10例;伴糖尿病18例,高血压21例,高血脂2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考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相关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进行言语交流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者;生命体征稳定;了解自身病情,自愿参加研究者;年龄40~80岁。

1.4 排除标准

目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或镇静药物者;智力障碍者;严重酒精依赖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心肺功能障碍者;脑出血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既往有精神病病史患者;陈旧性脑梗死患者;严重言语交流障碍者;颅内动静脉瘤患者;病情危重或持续昏迷者;中途治疗退出者;参与其他相关性药物实验者。

1.5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溶栓、控制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改善颅脑循环、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并根据具体病情实施治疗举措。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连续3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精神状态,其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5.1环境护理 为患者介绍科室的具体情况及责任护士、责任医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床面清洁、整齐,维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及温度,一般情况下,湿度在40%~50%左右,温度在20℃~24℃即可;注意维持室内卫生间的清洁,无异味,地面应当铺有防滑垫;调节室内灯光的亮度,维持室内安静的环境,避免喧哗、吵闹,以保障患者随时能够进行充足的休息。

1.5.2 体位护理 主要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坐位等体位,一般情况下每2个小时为患者变换一次体位;同时患者在卧床时建议多进行患侧卧位,减少仰卧位的持续时间,提倡患者由卧位向坐位转变。患侧卧位是脑梗死患者最重要的体位,是其首选体位或第一体位。患侧卧位时,于患者头下放置一软枕,注意调节软枕高度,使患者头部有良好的支持,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躯干与头部呈直线,避免其出现明显的左右倾斜;躯干则略后仰,于后背部垫一软枕,尽可能地使躯干与床面成90°;患侧上肢则置于胸前,使肩关节屈曲成90°,并伸展肘关节,张开手指,使掌心向上。当患者肌张力增高或屈肌痉挛明显时,则不应在其手中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导致屈曲痉挛。患侧下肢的髋、膝部自然微屈,健侧下肢则充分屈髋、屈膝,并置于体前的枕头上,以防足下垂的发生。健侧卧位:头部位置与患侧卧位一致;患侧肢体在上,上臂伸直,手心向下,使手指自然伸展;患侧下肢则取髋膝关节屈曲位,要将患者的整个下肢及足部放在被子上,而不能将其悬空;健侧下肢则自然伸直,取舒适姿势。良好的体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4]。

1.5.3 心理护理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对其自身病情不了解,且由于自身活动能力受限,功能障碍,行走不变,一切生活起居需要照顾,导致其自感自尊丧失,短时期内难以接受这种情况,故而多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焦虑、抑郁常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延长和劳动功能缺失加重,甚至影响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而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极其重要。护理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进行言语交流,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恢复;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的心理需求;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排忧解难,从精神上给予安慰。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对其讲解时应当适度降低语速,提高语音;向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例子,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6]。

1.5.4 运动康复训练 对患者实施必要的运动性康复训练,注意保持患者关节的功能体位,防止其畸形。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按、摩、揉、提等四种方式,一般按照远心端至近心端、由浅及深、先轻后重的原则,如上肢应从手指到前臂,直至肩关节周围。若患者肢体出现局部性活动,则应以按摩粗大神经为主,同时嘱患者进行提肩上举、耸肩活动、对角击掌、翘腿、抗阻伸腿等活动。吞咽训练:脑梗死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呛咳而引发肺内感染,故而必须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实施吞咽训练时患者取30°~60°的半卧位,头部前屈,缓慢进食,并且食后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以便于食物充分咽下[7]。

1.5.5 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由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除实施必要的康复训练外,其饮食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并根据其病情的好转而逐渐过渡至糊状饮食、普食;进食时应当先少量为主,若无明显呛咳则逐渐增加入口量。饮食当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及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及暴饮暴食。对能咀嚼但不能用舌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者,应鼓励经口进食,可用汤匙每次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患者吞咽,偏瘫患者应向健侧送入食物,以流质或糊状食物为宜[8]。

1.6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情况。采用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3],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QL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4]。

1.7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见表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2.2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析

见表2。干预后观察组的QLI评分为(49.2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37±2.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指数(QLI)变化情况(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居高不下,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势必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但脑血管病迄今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9],因而必须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脑梗死后导致的异常心理状态及躯体活动障碍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因而对于脑梗死患者必须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患者释放不良心理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要积极指导患者实施康复性训练,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减少患者对于他人的依赖程度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显示,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后遗症明显减少[10,11]。同时,有资料显示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亦发现,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QLI评分为(49.26±4.6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37±2.58)分(P<0.05)。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且QLI评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与高萍[12]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石桂红.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10-11.

[2] 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胡代英,彭燕,彭小静. 病房环境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4,28(3):960-961.

[4] 吉莉. 早期体位护理对早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0,30(2):68-69.

[5] 曾秀月,谢佩卿,薛志坚. 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J]. 广东医药,2013,10(6):1591-1592.

[6] 张玉琴,阴淑琴,张丽红.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9(3):42.

[7] 孙艳军,张雁,宋英华. 家属参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床边肢体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4(31):1249-1250.

[8] 王岩.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4(15):19-21.

[9] 林佩玉,董亚贤.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探讨[J].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89-1090.

[10] 张建英.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9(11):82-84.

[11] 杜彦龙,魏爱英,王国芳,等.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及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9):46-49.

[12] 高萍.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9):57-59.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生活质量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