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设计与传承

2015-04-02 21:43李巍,王小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设计与传承

李巍,王小军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41)

摘要:分析了辽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探索了其在旅游文化创意发展的背景下,从承载满族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途径。

关键词:满族; 文化创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3-30

基金项目:辽宁省发改委一般项目(LNFGW201213-12)。

作者简介:刘柏霞(195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教授。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4-0486-05

一、 问题的提出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个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创意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和旅游业的融合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同样在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文物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发展方向的关注。辽宁省拥有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它们是辽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应如何推进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笔者从辽宁岫岩、新宾、本溪、北镇等地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出发,探索在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相关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实现非物质文化传承与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互动双赢,希望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及其产品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 满族剪纸为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3年被列入“中国民间十大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8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辽宁省岫岩、新宾、北镇、本溪等地区都有大量丰富特色鲜明的满族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涉猎的范围很广,有关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图腾崇拜、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经过历史的变迁与沧桑,逐渐变成抽象的文化符号。薄如蝉翼的剪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创意语境中,满族剪纸文化能够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提炼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和符号,对传统剪纸产品进行旅游文化主题改造和产品创新,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逐渐发展形成一个生产、推广、销售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行业链,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创新和旅游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发展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也能促进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

三、 满族剪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满族剪纸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则,用以设计和开发旅游创意文化产品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1. 独特鲜明的满族文化内涵

满族剪纸处于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反映的是满族人的生活习俗、信仰崇拜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汉族和其他地方的剪纸有很大区别。岫岩、本溪等地的满族剪纸造型粗犷、朴拙、单纯,表现主题有喜闻乐见的福、寿、娃娃、鱼等,有渔猎时期与生活关系密切的虎、鹿、熊、豹、马、野猪等,北镇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还鲜明的体现着萨满文化中的山林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剪纸作品中的佛托妈妈、大翻嬷嬷、媳妇人替身、拉手大翻车、宇宙树、通天树也都极具浓郁的满族特色。新宾满族剪纸多以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故事、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它融剪、说、唱于一体,艺人在剪纸的过程中,或哼唱满族民歌,或讲述满族故事,还经常使用满文为创作元素,形成独特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这些不能替代的满族剪纸文化作品,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 多元、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满族剪纸不但内涵极其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北镇满族剪纸在构思塑造中多以弧线、直线为主,很少精雕细刻,作品大刀阔斧,不描不画,不打底稿,一气呵成,手法采用折叠对称等方法,头梳“上抓揪”的“嬷嬷人儿”,身上带有各种怪异图案的生殖女神,身披柳叶的“媳妇人”头梳满族的特有发式——大翻车,身穿旗袍,脚穿盆底鞋的姑娘等都充分反映满族民间剪纸特有的率真、粗犷、浑厚的民族风格[3]。岫岩满族剪纸多用平常的剪刀,极少用刀刻,有的甚至用香火烧洞刻画动物的皮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手法以镂空、成片为主,造型夸张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新宾满族剪纸形式多样,分为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和吊线动画剪等,材料除了纸,还选用皮革、鱼皮、麻布、桦皮、苞米窝儿、红辣椒、树叶、布、绸等薄片材料进行剪贴加工,有时还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烟头、香头或木炭烫出点、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 丰富的文化附加值及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在文化生态已经发生巨变的今天,剪纸作为重要的满族“文化基因”,纵向贯穿满族整个民族发展史,体现着深厚历史底蕴,横向涉及满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习俗礼仪等各方面,文化空间极其广泛。在旅游文化创意语境中,要获取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必须注意基因改良重新建构的问题,对满族传统剪纸进行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创造的转化,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满族文化传统符号与价值系统经过改造,变成有利于创意变化的资本,成为具有崭新表现形式的特色产品,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剪纸的精髓。经过文化创意的产品既带有民间艺术的鲜明特色,又能展现生命力丰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辽宁旅游知名度,扩大影响。另外,满族剪纸对满族民俗文化意蕴的深层次展现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差异性及垄断性,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的纪念功能。剪纸艺术的材料方便、成本较为低廉、时间灵活,无场地限制,也不需要太多设备投资,通过制作者的创作,本来普通低廉的纸张就可以身价百倍,从这一角度讲,也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四、 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实践

1. 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辽宁满族剪纸文化产品开发与传承呈现出重视传承保护,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不足的状况。在笔者列举的特色满族剪纸分布地区, 政府都比较重视剪纸艺术的保护,将其纳入文化建设工程,从规划、投入、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北镇县文化馆、站组织开办满族民间剪纸学习班,聘请老民间剪纸艺人讲课,培养一批年轻有文化的业余剪纸创作人才。同时也调动社会积极性,形成剪纸文化产业化管理,打造剪纸文化品牌,采取企业冠名宣传北镇、振兴北镇经济发展,实行市场化的经营途径。北镇还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引入了课堂,编印完成全国首部满族剪纸乡土教材《满韵清风》,北镇全市25所中心小学、56所村小学、20所中学、两所高中先后开设剪纸课,设立剪纸活动室,经常举办学生剪纸大赛,激发学生们学习剪纸技艺的热情。岫岩县也建立了12个乡级剪纸基地,与庄河市文化馆举办剪纸联展。2004年底还出版了《岫岩满族剪纸艺术作品集》,建立挖掘、抢救、保护岫岩民间剪纸的组织机构,普查、搜集、整理剪纸艺术遗产,建立民间剪纸遗产资料库。新宾县在永陵镇开设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宾满族剪纸手工特色工坊。本溪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满族剪纸创意、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为主体的创新型、创业型、创意型文化产业园区,曾多次举办中国剪纸创意文化节等活动,将“剪纸”等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将传统艺术创作与多种产业形态相结合。关于满族剪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凸显很多问题,例如产品粗糙、单一、廉价,具有地域风格和历史传承特色的剪纸在旅游市场、文化收藏市场和礼品市场上比较少见,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轨,剪纸作坊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创意产业人才等,都需要时间妥善解决。

2. 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传承建议

(1) 设计特色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纪念品,满足市场需求。剪纸艺术属于文化型、艺术型旅游项目,相对比较抽象,需要组织设计专业人员,进行产品深加工,设计种类繁多的旅游文化创意纪念品,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要。除传统剪纸旅游纪念品之外,可以尝试开发满族特色剪纸系列书签、镜框、画轴、请柬、商标、明信片、盖章本、折扇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也可以融入满族剪纸文化,相信印有满族生命树系列图案的文化衫、布艺包都会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尝试结合棉麻、皮革,融合满族剪纸图案样式,采用手编、雕刻或镂空技术,设计桌布、桌旗等软装饰品出售,既便于携带又有实用价值;可将剪纸图案设计为拼图形式,做成磁力冰箱贴也会增添剪纸艺术的趣味性,增强游客的吸引力[4]。这些创意可以使满族剪纸逐渐从目前的民间作品延伸为装潢饰品、生活用品、馈赠礼品、收藏精品,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促进满族剪纸旅游文化产品的流通贸易。

(2) 加强体验型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园区建设。2013年11月,“法国创意论坛”发布《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观察》研究报告。这是法国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全面的统计。该报告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法国旅游业的杠杆之一。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体验活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旅游,怀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传统剪纸以静态展示为主,加强旅游者的深度体验和参与意识,成为满族剪纸旅游产品创意化表达的重要路径。可以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龙头,继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创意园区;还可以投资建设“满族剪纸创意艺术梦工厂”,剪纸博物馆、剪纸文化风情街、设立剪纸创意工坊,提供安全剪纸工具和材料,让游客享受DIY原创的乐趣;还可以专门成立儿童剪纸体验专区,让小朋友锻炼手脑的协调能力,培养艺术情趣。要注重对岫岩、本溪、新宾、北镇等地剪纸艺术传承集中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断创新开发具有满族地域特色的原创艺术作品,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融参观、欣赏、参与、互动、娱乐、演艺、体验、游艺、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立体旅游,把文化创意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景点规划与线路开发等领域来满足消费者“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通过体验型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空间建设,唤起游客对满族文化记忆的尊重与共鸣。

(3) 举办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从政府角度,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召集国内外相关艺术家、民俗学学者,从学术层面提高文化档次,扩大宣传;举办满族剪纸艺术专题展;举办突出满族剪纸旅游商品文化内涵和创意理念的大赛。参赛作品要突出满族地域文化元素,创意新颖,通过大赛,将会涌现出一批设计时尚、特色鲜明的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商品,改变目前辽宁旅游市场缺乏具有文化内涵和时尚创意的满族旅游商品的现状,给辽宁旅游文化商品市场带来活力,突出文化与旅游、创意设计与旅游产品的完美融合[5]。2014年青岛市曾经举办旅游文化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征集作品在很多广场商场进行巡展,吸引了近五万名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有效提升了青岛市旅游文化商品的整体层次与形象,同时检验了商品的市场欢迎度。要成立满族手工艺品旅游文化创意协会,协会主旨在贯彻和落实关于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的各项政策精神,致力于满族旅游文化创意交流研究与合作,把文化创意和服务设计融合进旅游等相关产业,推动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 结合大学生文化创新园地建设,加强满族剪纸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与创新。可以借鉴黑龙江大学满族文化工艺品研发小组的经验,以满语研究和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满族民族文化为平台,运用各种专业艺术手法进行二次设计和创作,制作历史与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满族文化工艺品如萨满轧染、萨满乱秀挂毯、满文火漆印封、金源铜坐龙等工艺品,让人过目难忘。满族剪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可以尝试调动各高校之间优势专业资源的整合,辽宁的艺术类高校鲁迅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与综合性院校渤海大学、沈阳大学的旅游专业,也可以发挥各自特长,针对岫岩、本溪、新宾、北镇等地的满族剪纸进行创新研究,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剪纸文化精髓有效融合,进行艺术与旅游跨校之间的非遗创意设计,携手完成大学生满族文化与旅游创意产品开发创新项目,成为“产学研结合、教学做一体”的非遗创意研发实践平台,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得以相互促进。我们还可以通过在辽宁岫岩、本溪等地建立文化旅游培训和实践基地的方式,举办“文化沙龙”“创意产品设计比赛”、学习台湾原住民“驻村艺术家制度”,请懂得设计的艺术家与新宾、北镇等传统满族村镇的民间剪纸艺人共同研究如何提升传统满族剪纸的艺术品位,进行经验交流和创意交融,积极培育民间旅游文化创意人才。通过满族旅游创意人才培养的实践,让更多的文创和旅游项目获得孵化和增值,实现预期价值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43.

[2] 于富业. 本溪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保护与传承[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139-142.

[3] 胡蓉,周卫. 东北民间美术总集 剪纸卷[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5:25.

[4] 边坤,杨彦侃.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与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探究[J]. 包装工程, 2012(4):130-132.

[5] 张鎏,陈飞虎. 基于梅山剪纸的梅山文化园旅游纪念品设计[J]. 包装工程, 2014(6):94-98.

【责任编辑王立坤】

Liaoning Manchu Paper-Cutting Culture Product Design and Heritage in Context of Tourism Culture Creativity

LiWei,WangXiaoju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The features of LiaoningMan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lk paper-cutting art, were analyzed. The approach of paper-cutting transferring from Manchu cultural symbol into cultural capital was explor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ulture creativity.

Key words:Manchu; cultural creativ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per-cutting

———————————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