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的梳子

2015-04-03 10:09张佳玮
文苑 2015年4期
关键词:犀角发髻梳子

[文/张佳玮]

白雪公主跟七个小矮人生活在一起,自由自在。后妈想坑害她,就得乔装打扮卖东西:卖毒苹果,卖毒梳子。白雪公主屡次上当,实在不长记性,但这个细节还是妥当的:卖梳子,女孩子怎么能不瞧瞧呢?

中国公元前就有梳子了,除了骨梳、牙梳,还有玉梳。刻纹自然也是神纹兽面,多姿多彩。早年梳子大多偏狭偏窄。春秋末《考工记》里,说有种工人叫“楖人”,专门做梳子的。那会儿梳子工艺都专门化了,梳子也有手把了。战国时期,中国人民已经学会把梳子往头上扎了。看过历史剧的都知道,汉时女子多披发,发髻不那么繁盛,满头插梳子也插不了多少。到晋时,人家开始盘发髻了,顾恺之名画《女史箴图》里,就有侍女为女主人挽发梳头的场景。

然后,梳子开始有段子了。

《太平广记》里有个故事:东晋永嘉年间,有位仁兄叫袁无忌,家里人都过世了,就和兄弟一起住在田间的小屋里,天亮时,床总被搬到屋外去,兄弟俩惊诧。这天晚上,一个女人来了,彩衣白妆,头上戴花插、银钗和象牙梳子。兄弟俩追这位女子,女子绕屋而跑,满头花插梳子都掉了,最后跳进井里。兄弟俩挖井,发现一个腐朽的棺材,于是给这位死者换了棺材,换了衣服,找干燥的地方葬了,这种妖事才停止。这个鬼故事的好玩之处在于:鬼为了免得被人追到,会连跑带蹿,导致梳子掉在地上!

唐朝了,妇女都爱梳高发髻,梳子开始转型:先前梳子多是圆弧马蹄形,便于梳头;现在有装饰功能了,就变成椭圆、长方形了,渐次转为半月形。要用时也方便,发髻和前额,各插一把梳子,金字塔般的发髻就固定好了。当然,奢靡的姑娘可以如元稹诗里所言“满头行小梳”,不过,头上密密麻麻插满了梳子,听起来有点吓人。

在唐朝,梳子其实已经如日后的簪钗,成为一种标准的头饰。只是簪钗细巧,通常束发用;梳子比较圆润宽,是压在头发里的。温庭筠有名的“弄妆梳洗迟”,梳洗可不是梳个头洗洗脸,而是一整套的发型处理,极为复杂华丽。包括“照花前后镜”,髻上插花,也算是“梳洗”的一部分。

姑娘们都爱轻薄之物,唐朝时已有其薄如纸的梳子,用来插发。宋朝最夸张的玩法是所谓的冠梳——用大梳子代替冠,在宫廷里流行一时。招牌的做法是:犀角改造成一尺长的梳子,戴在头上招摇过市,想必当时汴梁宫廷颇像动物园。宋仁宗是出了名的节俭,半夜吃个烤羊肉都不舍得,看见一群人头上都插着一尺长的梳子,恨透了,特意下诏书:不许以犀角制作冠和梳,梳和冠长不许过一尺,宽不得过四寸。一个向来低调的皇帝都要出面来管了,可以想象这事闹得多过分。

南宋时,冠梳依然流行。那时临安是世上第一风流繁盛福地,制梳子的,戴梳子的,卖簪花的,都不少。西湖之上,到处梳来梳往。名妓们大多爱戴大冠梳,满头花里胡哨。偏偏南宋理学盛行,士大夫对妇女们的言行也开始品头论足起来。良家妇女觉得不对劲儿:我戴了梳子,不就显得跟烟花女子们一路货色了吗?因为忙着标榜自己清纯,良家妇女们纷纷放下大型冠梳,改用低调簪钗。到明朝,上头规定乐妓戴大梳子,又赶上当时三教九流分了次第,大家都不想被人当成烟花教坊的戏子,大梳子之风也就歇了。

但是现在,我们还是看得见大梳子的。在哪儿呢?

日本。因为日本学习汉风,主要就从隋唐学到南宋。

猜你喜欢
犀角发髻梳子
你的梳子选对了吗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汉服美人独家
石榴
犀牛有角久成器
情人节浪漫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