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发展竹产业的优势与建议

2015-04-03 05:42宋永全辉朝茂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1期
关键词:竹类竹种竹林

宋永全 辉朝茂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昆明 650051 2 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 650224)

云南省发展竹产业的优势与建议

宋永全1辉朝茂2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昆明 650051 2 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 650224)

在分析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云南省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发展思路、编制发展规划、选择优良品种、建立和完善竹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对策。

资源特点;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云南省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现有竹亚科植物29属250种(含变种、变型),其属数占世界的40%,占中国的75%;种数占世界的25%,占中国的50%;特有竹属10个以上,特有竹种100种以上[1]。据近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云南省现有竹林面积50.5万hm2。其中连片竹林27.7万hm2,零星散生四旁竹调查株数44 369.2万株,折合面积22.8万hm2。按起源分:天然竹林25.3万hm2,占50.2%;人工竹林25.1万hm2,占49.8%[2]。

竹类植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又是可再生的经济资源,也是底蕴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竹类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富民兴林、改善民生,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大意义[3]。

1 发展竹产业的潜力与优势

1.1 竹种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从全国来看,云南的竹类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天然竹林类型数量及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发展竹产业特点显著,优势明显,特别是大型丛生竹类独具特色和优势,云南许多竹种竹叶黄酮含量是江、浙一带毛竹的5倍以上。因此,只要针对各竹种分布区域的资源特点,合理规划,加强优质竹种的选育推广,引导竹农种植能够满足当地或就近区域竹加工产业集群需要的竹种,竹种资源优势就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1.2 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潜力大

云南省约85%以上面积的竹林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近13.3 万hm2的低产竹林适宜改造,通过改造、

设施栽培、集约经营,竹林效益可提高到4 500 元/ hm2以上,笋用林增加到7 500元/hm2以上,全省可增加效益8亿元,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潜力。同时,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主管部门对竹产业的重视程度提高,资金及技术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会不断完善,第二产业布局与目前低效林分布形成呼应,低效林改造的经济价值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1.3 竹产品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大

竹子具有的先天优势及我国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优势使得竹产品开发和竹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特别是经过近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竹产品已经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家对于竹产业的重视程度会逐步提高,竹材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的前景更为广阔,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将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竹材产品创新空间巨大[4]。

1.4 竹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大

由于长期以来竹产业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均、政府扶持力度小、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对国内市场及品牌建设重视不够等问题,造成消费者对现代竹产品的认知程度低,接受度差,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随着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紧张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竹子成材快、可再生、生态环保等优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彰显,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竹产品,消费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

随着竹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物流产业的发展,竹产品种类及品质将得到丰富和改善,生产和经营成本将下降,竹产品消费将越来越摆脱过去区域消费的特征,更多的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理念且性价比高的竹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领域,特别是竹笋、竹饮品、竹纤维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同时,随着产业的充分竞争,行业标准会得到完善,市场竞争会得到规范,企业的生产标准化程度会逐步提高,一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品牌会出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度增加,市场需求潜力会被进一步激发。

1.5 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云南正积极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为我国竹产品对外贸易提供新的畅达通道,这为云南逐步成为竹产品商贸物流基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提供难以替代的区位优势,同时为云南竹产品迈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2 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云南竹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为散、小、弱的特征,即资源分布散,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竹类资源分散,规模化利用难度大

从全国竹产区的产业发展来看,云南竹产业的发展目前仍处于较落后水平。据《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云南省竹林面积(成片面积)在全国处于第10位,仅为第1位福建省的1/5;综合产值更低,与发达省份差距十分巨大,不及浙江省的1/10。云南虽为竹类资源大省,但竹类资源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竹林面积中很大部分为天然生态竹林和竹木混交林,其主导利用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困难。人工竹林分布散,经营管理粗放,规模化利用程度低。

2.2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缺乏特色品牌产品

云南竹加工企业遍布全省各地,但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产品关联度高、规模较大、精深加工及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云南省有竹产品加工企业364户,省级龙头企业9户。绝大多数竹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开发的高精深竹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全省竹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产值约6.6亿元,企业平均年产值仅180多万元。

同时,竹资源利用多为原竹利用,竹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缺少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制约了竹产业发展。

2.3 国内消费者认知度低

国内竹产品市场整体消费氛围尚未形成,竹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多数竹产品以出口为主。相比较而言,在欧美众多国家和地区,竹纤维、竹地板、竹质家具、竹炭、竹制日用品等因其自然、生态、

性价比高等原因,竹产品得到普遍接受。

2.4 竹工机械研发滞后

云南竹子以大中型丛生竹为主,与毛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较大区别。目前市场上基于毛竹的竹工机械不适宜云南大中型丛生竹的生产加工,竹产业的发展急需研发适用于云南大中型丛生竹加工的竹工机械。

2.5 科技支撑不足

云南省科技支撑产业化发展尚有很大差距,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低且推广应用滞后,实用技术成果偏少。

2.6 扶持力度不够

云南省竹产业开发较晚,每年投入竹产业开发的资金有限,竹区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滞后,鼓励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薄弱。

2.7 竹文化资源发掘滞后,竹生态旅游尚未形成气候

优秀竹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少数民族竹文化发掘滞后,文化宣传力度弱,尚未与生态旅游形成有机结合。

3 竹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发展思路

应该坚持把竹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加大竹资源培育力度,调整竹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创建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竹文化,发展竹生态文化旅游,立足区位优势提升竹产业开放水平,推动云南竹产业跨越发展。

云南竹产业发展应以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生态文明和“森林云南”为契机,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竹资源培育为基础,充分吸纳境外竹资源;坚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坚持种质资源保护与专题园建设相结合,促进竹文化建设和竹生态旅游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2种资源、2个市场,构建以加工业为核心,资源、市场两头内外结合的国际化产业,形成“提升一产、壮大二产、打造三产”的竹产业发展新思路,把竹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建设“美丽云南”做出新贡献。

3.2 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编制发展规划,可为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可避免盲目性,促进云南省竹产业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云南竹产业发展发展规划的总体方案是:建设“一个竹产业服务中心、一条竹产业发展核心带、四大竹产业集群”。以昆明为中心,建成集竹产品贸易、科技服务、国际合作、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竹产业服务中心;以玉溪、普洱、西双版纳一线为主体,打造以竹日用品加工、竹材人造板生产为主体,集竹食品加工、竹材制浆造纸、竹化工、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竹产业发展核心带;以昭通为中心,发展以竹食品精深加工为主,同时发展竹制日用品生产和竹化工的滇东北竹产业集群;以德宏为中心,发展以竹材人造板为主,集竹日用品加工、竹食品加工、竹化工、原竹利用为一体的滇西竹产业集群;以临沧为中心,发展以竹日用品加工为主体,集竹材人造板生产、竹食品加工、竹材制浆造纸、原竹利用、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滇西南竹产业集群;以红河为中心,发展以竹浆制造为主,集竹食品加工、竹材人造板生产、原竹利用、竹化工为一体综合发展的滇东南竹产业集群。

3.3 选择优良竹品种

云南自然气候和生境复杂多样,竹类种质资源极其丰富,适宜发展的优良竹种较多,各地都有传统栽培或天然分布的优良乡土竹种。建议采用“类型”的概念,把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利用目标相似的优良竹种进行归类,划分为龙竹类、甜竹类、薄竹类、慈竹类、笋竹类、散生竹类6个类型。各地根据具体生产实践,按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的原则,选择适宜当地的特色优良竹种发展,努力形成各地的特色优势[5-6]。

“龙竹类”竹种为大型丛生竹类,以材用为主兼做造纸,主要有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巨龙竹(D. sinicus)、云南龙竹(D. yunnannensis)、缅甸龙竹(D. birmanicus)、小叶龙竹(D. barbatus)等。

“甜竹类”竹种为大型丛生优质笋用竹类,以笋用为主兼做材用,主要有云南甜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版纳甜竹(D. hamiltoni)、麻竹(D. latiflorus)、黄笋竹/野龙竹(D. semiscandens)等。

“薄竹类”竹种为大中型丛生竹类,秆壁薄而节间长,以作为造纸原料为主兼做笋用,主要有沙罗竹(Schizostachyum funghomii)、金毛空竹(Cephalostachyum virgatium)等。

“慈竹类”竹种为以造纸原料为主兼做编织材料的竹类,主要有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料慈竹(Bambusa distegia)等。

“笋竹类”竹种为小型优质笋用竹类,以笋用为主兼做工艺材料,主要有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方竹(Chinonobambusa spp.)、香竹(Chimonocalamus spp.)等;

“散生竹类”竹种为材质优良、笋材两用的竹类,主要有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灰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 henonis)、中华大节竹(Indosasa sinica)等。

3.4 建立和完善竹产业扶持政策

建立和完善竹产业财政补贴制度,统筹各级财政和基本建设投资。除给予林农和企业竹基地造林补助外,对竹良种选育、竹林灾害监测和防治、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竹工机械器具等给予专项扶持。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畅通信贷渠道,扩大信贷规模,建立面向林农和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与贴息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竹产品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森林政策性保险,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增加竹产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和资本的投资风险[7]。

3.5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发展竹产业,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以“云南省竹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研究所”为核心,加强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建设支撑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针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开展工业性试验(中间试验)、中试生产,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好竹业领域重大应用成果转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工艺、标准等问题,有效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此外,云南省重点应该加强适合丛生竹的加工机械的应用,市场上基于毛竹的竹工机械不适宜云南大中型丛生竹的生产加工,竹产业的发展急需研发和制造适用于云南的竹工机械。

[1] 刘蔚漪, 辉朝茂, 黄文昆, 等. 云南省竹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世界竹藤通讯, 2007, 5(1): 38-42.

[2] 薛纪如, 杨宇明, 辉朝茂, 等. 云南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 云南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5.

[3] 辉朝茂, 杨宇明. 中国竹子培育和利用手册[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 杨开良. 我国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3): 12-16, 17.

[5] 辉朝茂. 云南竹林基地建设应重视竹种选择和发展区划问题[J]. 云南林业, 2004, 25(5): 24-25.

[6] 辉朝茂. 云南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1999, 18(2): 42-49.

[7] 辉朝茂, 杨宇明. 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J]. 林业科学, 2003, 39(1): 145-152.

Advantag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Song Yongquan1Hui Zhaomao2
(1 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Kunming 650051, Yunnan, China 2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Yunnan, China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and advantage in Yunnan Province to develop bamboo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gainst the existed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defining development ideas, preparing development plans, selecting fine varietie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support polic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statu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Yunnan Province

10.13640/j.cnki.wbr.2015.0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54);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12]6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GB2F300417);云南省竹藤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西南林业大学)。

宋永全,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作,E-mail:21835956@qq.com。

辉朝茂,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从事竹类研究、竹藤科技成果转化工作,E-mail:ynbamboo@163.com。

猜你喜欢
竹类竹种竹林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聚类算法在竹种造纸适应性判定中的应用1)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寻访竹林隐士
竹林奇俊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楼顶竹林间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