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5-04-03 14:38谢玉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防控措施症状

谢玉国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农牧局,四川 盐源 615700)



盐源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控措施

谢玉国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农牧局,四川 盐源 615700)

摘要:盐源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县。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果园一度陷入粗放管理和掠夺式生产阶段,诱发腐烂病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苹果品质和产量。鉴于此,通过多年研究积累的经验,阐述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症状特征、发病规律及引发腐烂病的主要因素、正确分析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防控中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其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发病原因分析; 症状;发病规律;防控措施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南部,自1958年引种以来,盐源苹果历经“缓慢发展、迅速扩张、逐步萎缩和快速提升”4个阶段,现有果园18133hm2,产量40万t,产值12.8亿元。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苹果销售市场疲软,苹果价格降低,严重挫伤了果农生产积极性,果园投入严重减少,致使果园管理粗放,树势衰退,导致苹果树腐烂病在全县蔓延,从1999~2005年7年间,全县因苹果树腐烂病造成毁园的达到2267hm2。为了遏制腐烂病的流行,盐源县委政府划拨专款对这一严重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致命病害进行综合防治研究与探讨。通过多年的努力,对盐源县苹果腐烂病发病的原因与规律等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实际的研究,并进行了田间综合防治,提出了科学的防控措施。

1苹果树腐烂病症状特征

盐源苹果树腐烂病病原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苹果树的侧枝、主枝、中心干等多个部位,导致树体衰弱,枝干坏死,产量下降,目前是制约盐源苹果产业发展的最为严重的病害,其症状分为溃疡、枝枯和混合3种类型:

1.1溃疡型

发生在树干和大枝上,以结果树主枝、枝干分杈处、大伤口处及枝干阳面最多。病斑初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逐渐组织变松软,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皮层腐烂,有较浓的酒糟味。病皮易剥离,内部组织红褐色。后期病部失水凹陷硬化,灰褐色至黑褐色,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病皮上密生黑色小粒点,潮湿时涌出桔黄色、胶质状的卷须状物。严重时,病斑扩展环绕枝干一周,受害部位以上的枝叶干枯死亡。

1.2枝枯型

多发生在2~5年生的小枝条、果台、干桩等部位,以剪口处最多。病斑形状不规则,红褐色,病斑边缘不清晰,无水渍状,不隆起,染病枝条迅速失水枯死。后期病部也出现黑色小粒点,病斑淡褐色腐烂,有酒糟味。在生长衰弱的树上,枝枯型症状尤为明显,可致主枝或整株发病枯死。

1.3混合型

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在同株树或同枝干上存在,是许多果园普遍的特征,兼具以上两种症状,并混合轮纹病的症状,相互交错,两种病害同时为害树体,加重树体腐烂病的发病。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株、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在雨后或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但以分生孢子为主,借雨水飞溅和昆虫传播,孢子萌发后主要经各种伤口(如冻伤、修剪伤、机械伤和虫伤等)侵入,也可从叶痕、果柄痕、果台和皮孔等处侵入。病菌侵入组织后一般在侵染点附近潜伏,当附近组织衰弱或死亡,寄主的抵抗力减弱时,潜伏病菌即开始扩展蔓延,导致树皮腐烂。

腐烂病在盐源县有2个发生高峰期和一个重点侵染期:一是早春2上旬至3月下旬是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此时,病斑扩展快,危害强烈,达到全年发病的最高峰;二是11~12月,内部发病数量激增,11月份,苹果树逐渐进入休眠期,生活力减弱,病菌活动加强,侵入健康组织,继续向纵深扩展危害;三是重点侵染时期一般是4月下旬至5月。病菌侵入后,在侵入部位潜伏,条件有利时,潜伏病菌发生病变,扩展形成表面溃疡斑。

3影响发病的因素

3.1掠夺式经营导致树势衰弱,树体营养严重亏欠

苹果树腐烂病菌是弱性寄生菌,只有树势衰弱,才能在树体上存活,才可能侵染树体发病。部分果农只重视产量,忽视质量,树体超负载量,而肥料投入又严重不足,特别是农家肥等有机质肥以及磷、钾肥的施入不足,造成树体缺乏营养,使树势削弱,导致腐烂病发生。

3.2果园趋于老龄化

目前,我县多数果园是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栽种的,腐烂病发生最重。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果品市场低迷的影响,果农入不敷出,导致投入降低,甚至许多果园荒芜或自由生长,有机肥使用严重不足,或许多果园根本就不施用有机肥,不重视病害防控,特别是忽视早期落叶病的防治,导致腐烂病日趋严重,一些不到20年树龄的果园已经开始砍伐。

3.3栽培制度落后,营养失衡;整形修剪技术不科学,果园严重郁闭

一是我县多数果农不是专业种植苹果,还兼种玉米、辣椒、烤烟等,果农精力有限,虽然苹果树栽培发展迅速,但管理粗放;二是长期过度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严重酸化、板结,诱发其它元素缺失,树体营养严重失衡;三是农民为惜地增加收入,在果园里常年栽植高秆作物,严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造成病虫滋生,早期落叶病严重,树体衰弱;四是果树整形仍采用疏散分层形树体结构,定干过低,前3年在修剪中用重剪,伤口过多,初结果树就株与株间枝枝交接,树上长树、大枝过多过密,果园严重郁闭,早期叶部病害严重,树体营养不足。

3.4各种伤口侵入是腐烂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果树遭受雹伤、机械损伤,整形修剪不合理或修剪过重造成伤口,以及采果果柄伤口、落叶叶柄伤口,而多数果农还没有对伤口涂(喷)药保护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加剧病原菌多点入侵,导致腐烂病大量发生。

3.5对病虫发生规律缺乏了解, 未掌握关键用药时期

病虫害往往是综合发生的,而综合防治一直是果农生产中的弱点。多数果农盲目选择药物,未适时防治;或乱混配农药,浓度太高,造成叶片药害,提早脱落,减少树体养分的贮藏和积累,削弱树势,加快发病。

3.6冻害、日灼引发腐烂病

盐源县苹果生长区域海拔一般在2300~2700m,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41.5h,昼夜温差大(约在15℃以上),特别是冬季,树体易受冻害和日灼影响。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我县苹果腐烂病病斑多出现在向阳面的枝、干上,这与冻害和日灼诱发是分不开的。

4苹果树腐烂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4.1病害防控上缺少研究,方法技术单一,防治效果差

目前对腐烂病主要采取病疤刮治、病疤涂药等处理措施,存在病疤易复发而导致同一棵树病疤增加、增大,刮治后伤口愈合差,导致树势衰弱;存在治疗效果差而使用高毒农药引起土壤和树体的严重损害。其主要原因是重治轻防,防治工作的盲目性,被动性和低效性所致。

4.2伤口保护不及时

只限于刮除病斑的伤口保护,更多地忽略了机械伤口,特别是修剪造成的伤口、采果的果柄痕、落叶的叶痕的保护,从而增加了病菌的侵染机会,导致果农认为此病是果树的“癌症”。

4.3“洗树”和清园工作是果农管理中的盲区

这两项能有效减少病原基数的工作,果农几乎都没有做,导致残留在果园内的病原菌连年增加,升高了树体的感病机率。

4.4药剂选择和喷药时间盲目,效果不明显

4.4.1药剂选择无针对性或效果差如:广大果农认为石硫合剂是各种病原菌的铲除剂,但试验表明它仅对苹果白粉病、早期落叶病等及蚜虫、红蜘蛛有效,而对腐烂病几乎无效。

4.4.2喷药时间不按病菌发生规律科学用药多数果农是待病害大发生时才用药,预防性用药观念淡薄。

4.5在关键时期未对整个树体进行保护

生长季节(6、7、9月),未对主干、主枝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保护。

5苹果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苹果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病菌从伤口入侵,又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恢复和提高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保护伤口,是防治该病害的基础和根本性措施。病原菌在病树皮或病疤木质部内越冬,病斑在早春产生分生孢子,孢子随风雨传播,萌发后从剪锯口、冻伤口、病虫伤等或带有死组织的叶痕、果台和果柄痕、落皮层等侵入树体,侵入后潜伏,在春季和秋季表现出发病高峰。腐烂病菌为弱寄生性真菌,病害发生与树势关系密切,树势强壮,病菌可长期潜伏,树势衰弱则发病快。

5.1修剪防病

剪子或锯子一旦接触到病枝后,一定要喷修剪工具消毒液对工具进行表面消毒;对锯口或修剪的伤口要进行药剂保护,可涂抹菌清等。

5.2喷药防病

5.2.1苹果树发芽前(3月份)、采果后和落叶后(11月份)喷施铲除性药剂药剂可首选国家苹果体系研制并推荐的树安康200倍液或有效药剂45%代森胺水剂300倍液,有效铲除树体上隐藏的病菌,减少病原基数,同时对整个树体起到保护作用。

5.2.2落皮层形成期涂干每年 6~9月是果树落皮层形成期(果树新梢停长以后,果树枝干转向加粗生长,落皮层形成)。在这一时期,前期侵染的腐烂病菌在果树落皮层上扩展,形成表面溃疡,以后进一步扩展,突破周皮,形成腐烂病新病疤。所以,此期是苹果树腐烂病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不当,造成冬春暴发。选用树安康20~50倍液刷主干和主枝基部,6、7、9月每月1次,促进落皮层的脱落,杀死已经侵染或扩展的病菌,减少表面溃疡的形成。重点涂刷主干、中心干和主枝基部,粗皮较多的果树,可先刮除老翘皮,然后再刷药。

5.2.3开花后全树喷雾苹果花后,选择对果实、幼嫩枝叶无害的50%乙磷铝·锰锌+80%戊唑醇全树喷雾,对治疗和铲除腐烂病病菌有良好效果,同时减少和预防早期落叶病的发生。

5.2.4采果后及时涂保护剂采果后注意检查采果时踩踏的地方,若有伤口及时涂抹药剂保护。

5.2.5搞好果园卫生清除病菌滋生的场所落叶,修剪后彻底清除园中病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5.2.6冬季涂白冬季对树干及主枝涂白,减少日灼和冻害。涂白剂配方:(水10 份,生石灰3 份,硫磺粉0.5 份,食盐0.5 份,动植物油0.05 份)。

5.3病斑刮治

对已发病至木质部的病斑,刮成椭圆形,根据茎的粗度,要求刮面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对发病仅在韧皮部的病斑,刮除变色的韧皮组织即可,对木质部有变色现象的仍将皮层刮宽,直至木质部正常,将病斑刮净后,涂抹国家苹果体系研制的菌清,整个季节随见随刮随治。

5.4壮树防病

5.4.1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是保证树体健壮的先决条件之一。要根据树龄、树势、土壤肥力等条件,通过疏花疏果合理地调整结果量。

5.4.2科学排灌在果园建立良好的灌、排水系统,特别是盐源冬春蒸发量大,夏秋雨热同季,要杜绝大水漫灌。灌后松土,提高墒情,苹果园实行秋控春灌。

5.4.3平衡立体施肥把握4个关键原则: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地下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施肥与浇水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结合深翻改土,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照果树的营养需求,科学配方施用氮、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采用叶面喷施(硼、锌、铁、钙等),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壮树防病的目的。①定量施肥:以产2500~3000kg/667m2的果树为例,全年施农家肥3000kg/667m2,纯氮40~45kg/667m2、纯磷22~27kg/667m2、纯钾35~40kg/667m2,配合全素微量元素施用。②立体施肥:地下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每次喷药时选择叶面肥混合使用。叶面肥选择以氮磷钾为主的全元素纯肥,因树体各生育期不同,选择相应的叶面肥。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防控措施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海拔900m地区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