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03 14:38秦家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嘉陵区存在问题对策

秦家松,蔡 毅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牧业局,四川 南充 637005)



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秦家松,蔡毅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牧业局,四川 南充 637005)

摘要:嘉陵区地处川东北丘陵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有: 粮经结构调整,粮油播种面积减少; 投入产出效益低,农民种粮油积极性不高; 发展新型粮油专合社少,规模经营面积不大; 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 农业设施基础差,中低产田面积大; 农村劳动力匮乏,新型职业农民极少; 强农惠农政策未完全到位。对策有:落实农业各项扶持政策,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大力发展粮油专合社,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实施农业工程,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打造粮油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行政力度,提高农产品法律意识,依法治理有力;实施高产创建,强化科技支撑,改变传统耕作方式。

关键词: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南充市嘉陵区地处川东北丘陵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2014年底全区农业人口56.5万人,总耕地面积33600hm2,人均耕地0.06hm2。该区以紫色土壤为主,沿嘉陵江有11%的灰棕冲积土。常年平均气温17.3℃,年降雨量1000mm左右,无霜期300d以上,四季分明,但同时也地处干旱走廊。2012年以来,嘉陵区一直都是全国产粮产油大县。常年粮油农作物面积达81533hm2,粮食总产量32.58万t,油料总产6.4万t。2014年水稻面积13600hm2,产量11.08万t;玉米面积15053hm2,产量8.3万t;红薯面积7900hm2,产量4.37万t;洋芋面积3.4万亩,产量0.48万t;小麦面积17600hm2,产量6.3万t;油菜面积8533hm2,产量3.7万t。近10年来,粮食作物单产340kg/667m2,油料作物单产160kg/667m2。总的来看,粮油作物单产和总产在较低水平徘徊。现就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存在问题

1.1粮经结构调整,粮油播种面积减少

近10年来,我区果树、蔬菜产业发展较快,规范种植柑橘、柠檬等水果面积3667hm2,种植蔬菜面积1533hm2,全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4家。加上退耕还林、城市建设用地和重点工程建设用地,2014年全区粮油作物播种面积81533hm2,比2005年减少15.5%。

1.2农民种植粮油作物积极性不高

据统计,在当地种667m2粮油作物投入工日30个,投入现金980元,而年产出只有2080元/667m2(冬水田仅有1300元/667m2左右)。不算劳力投入,全年纯收入只有1100元/667m2。农民种粮油仅仅为解决口粮和家畜家禽用粮,商品率只占20%。

1.3发展新型粮油专合社少,规模经营面积不大

我区现有粮油专合社11家,种粮大户(2hm2以上)75家,总面积667hm2,占总粮油播种面积1.2%。

1.4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

农机专合社15个,农机总动力24.3万KW,农机装备水平25.6%、农机作业水平69.7%,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62.3%,农业机械化水平49.2%。

1.5农业设施基础差,中低产田面积大

一是耕地质量下降,土壤养分水平下滑。据配方施肥项目调查,区内土壤含有效氮为0.97g/kg,有效磷含量7.9mg/kg,有效钾含量83.2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K含量100.8mg/kg下降了17.6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1.57%;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没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存在严重靠天吃饭现象;三是中低产田土占比例较大,全区达22800hm2,占68%。

1.6农村劳动力匮乏,新型职业农民极少

全区农村劳动力常年总人口32.85万人,转移17.05万人,剩余15.80万人。转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51.9%,生活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据礼乐乡帮扶村菜子沟村调查,总人口720人,全村总劳动力481人,转移劳动力362人,现有农村人口126人,新型职工农民只有12人。

1.7强农惠农政策未完全到位

2013年全区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资金分别为591万元和6068万元。由于申报条件难落实的种粮大户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较慢,享受种粮大户补助资金的只有47户。

2对策

2.1落实农业各项扶持政策,稳定粮油播种面积

按种粮面积落实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积极组织申报种粮大户补贴,完善农作物政策保险,降低粮油种植风险。稳定全区粮油播种面积保持在8333hm2,总产保持在38万t,积极完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2.2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投入

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机耕、机播、机收。用够用足农机补贴政策,发展农机专合社。

2.3大力发展粮油专合社,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发展新型种粮油主体,发挥利用全省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培育种粮大户;二是培养农民粮油专合社,以规范化管理,产销一体化为标准,整合现有专合社,理顺服务职能,扩大规模种植水平;三是壮大龙头企业调动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鼓励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四是利用项目资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区每年现有180个任务名额)。要争取更多的项目,扩大培训对象,提高培训质量。

2.4科学实施农业工程,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一是要科学合理规划,实施农业工程。整合现有基本口粮田项目,500亿kg粮油产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项目集中连片规划,实现整体推进。每年建成“涝能排,旱能灌,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1667hm2左右。二是尽早完成我区大型灌溉水利工程——升钟水库二期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可能7333hm2。

2.5打造粮油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区内龙蟠镇“天成香米”、李渡镇“平川坝”大米品牌,完成农产品质量认证。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粮油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

2.6加大农业行政力度,提高法律意识,依法治理

粮油作物生产力求做到在播种面积、良种覆盖、农业投入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合法利益上均有保证。

2.7实施高产创建,强化科技支撑,改变传统耕作方式

以轻简化、机械化、水利化、设施化作为粮油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实施高产创建,高产创建在全区粮油增产贡献率达85%以上;二是推广新技术,重点推广轻简栽培,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探索新模式。倡导“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推广现有农业科技新成果,实现良种率、科技应用率达90%以上,提高粮油单产水平。

作者简介:秦家松,嘉陵区农牧业局(1963-),男,农艺师, 从事农技、土肥、种子、执法等工作30余年。

基金项目:嘉陵区粮油高产创新示范项目

收稿日期:2015-7-12

猜你喜欢
嘉陵区存在问题对策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诊错因 知对策
嘉陵区:用心编织服务网 真情保障担使命
嘉陵区:为农民工逐梦提供服务和保障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