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

2015-04-03 15:36李晓更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

李晓更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丹东 118200)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

李晓更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丹东 118200)

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肿瘤性传染病,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尤以2月龄以上鸡群常见。该病在世界各各国家的养鸡场都有普遍发生,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鸡马立克氏病;临床症状;诊断

1 发病原因

病原属于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列为鸡疱疹病毒2型,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分3个血清型,致瘤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病毒(2型)、火鸡疱疹病毒(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皮肤的羽囊上皮内,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有病毒存在。羽囊上皮细胞中的病毒粒子有囊膜,随角化细胞脱落,成为传染性很强的无细胞病毒。从羽囊上皮排出的游离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保持其传染性4~8个月,但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可使病毒失活。

鸡是重要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或间接接触都能传染本病,最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鸡皮肤羽囊上皮内的病毒,随同自行脱落的羽毛、皮屑散落在外界环境中,随尘埃一起飞扬,被健康鸡吸入而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

2 临床症状

(1)神经型:不同部位的神经被侵害则临床症状不同,主要侵害外周神经。当坐骨神经受侵害时,则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表现为运动失调和步态异常,严重者瘫痪在地。本病的一个典型姿态是病鸡似劈叉姿势,即一只脚向前伸,另一只脚向后伸。当颈部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可引起嗉囊麻痹或扩张,俗称“大嗉子”。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到侵害时,病鸡即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若臂神经丛及翅神经发生病变,则可导致翅膀下垂。有的病鸡呈张口无声呼吸、喘气症状。病鸡多因衰竭而死亡。

(2)内脏型:病鸡精神及食欲不佳,羽毛散乱,行走缓慢,常缩颈呆立墙角,体重减轻,脸色苍白及下痢等,病程较短。内脏型一般以50~70日龄的鸡多发,且死亡率高于神经型病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80%。

(3)眼型:病鸡一眼或两眼视力下降或失明。瞳孔收缩,边缘不整齐(似锯齿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瞳孔的光调节能力丧失。严重时,整个瞳孔最后缩小,甚至呈针头大的小孔,多发生于病程后期。虹膜的正常色素消退,呈同心的斑点状或环状,以至表现为弥漫性的灰白色或青蓝色的混浊,俗称“珍珠眼”、“鱼眼”。

(4)皮肤型:多发生于病鸡背部、翅膀、颈部、大腿、尾部皮肤上,皮肤变厚,毛囊肿大,形成大大小小的瘤状物。切开时质韧,切面淡黄色。

3 部检变化

外周神经常受侵害的是臂神经丛和坐骨神经丛。可见受害神经横纹消失,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时呈水肿样外观,局部或弥漫性增粗可达正常的2倍以上。病变常为单侧性,与对侧神经相比,有助于诊断。内脏型病鸡可见卵巢,其次为肝、脾、肾以及心、肺、胰、肠系膜、腺胃和肠道,在上述器官中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结节,质地坚硬而致密。有时肿瘤呈弥漫性,使整个器官变得很大,尤其是肝、脾、肾和卵巢,要比正常的增大数倍。法氏囊常萎缩,而不形成肿瘤,这是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同的特点。皮肤的病变多发生在毛囊部,呈孤立的或融合的白色隆起结节,严重时可呈疥癣样,表面为淡褐色结痂。有时皮肤上可见到肿瘤结节,肌肉上的病变多出现在胸肌,呈灰白色,为黄豆大到蚕豆大的肿瘤结节。

4 诊断要点

临诊必须结合本病的流行情况、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神经型的病鸡,主要依据病鸡呈现出的典型的麻痹症状(双腿前后劈叉)和病理变化进行确诊。有些病禽表现不典型,就要与鸡脑脊髓炎的运动障碍、鸡新城疫的神经症状及某些营养素缺乏而导致的运动障碍,加以鉴别诊断。鸡白血病,发病鸡日龄在16周龄以上,病程呈慢性经过,本病经蛋传播,无瘫痪或轻瘫,一般无皮肤和肌肉肿瘤。鸡新城疫,发病日龄在80~120之间,伴有呼吸道症状,进行性消瘦,零星死亡,蛋鸡产蛋下降。

5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常用的疫苗有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CVI 988疫苗以及2型、3型毒组成的双价苗。接种通常是在雏鸡出壳当天的孵化室内进行,按疫苗说明进行免疫。应用鸡马立g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若有超强病毒存在时,常造成免疫失败,而应用CVI 988疫苗和双价疫苗等对于超强毒株引起的马立克氏病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此外,养鸡场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检疫措施,发现病鸡,立即淘汰,集中深埋或烧焚处理,以消灭传染源。与此同时,雏鸡与成年鸡必须分开饲养,孵房也要远离鸡舍,以防雏鸡早期感染。

6 治疗方法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可用中药治疗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为治则,提高鸡群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可试用下列方剂。

方1:板蓝根、大青叶、射干、莪术、苦参、连翘、柴胡、黄芪、杜仲、穿心莲、泽泻、甘草等各适量,每只鸡每天1.5~2.0g,煎汁饮水,连用7天,间隔l周再用7d。

方2:扶正解毒汤,党参3g、黄芪3g、大青叶3g、黄芩3g、黄柏3g、柴胡3g、淫羊藿3g、银花3g、连翘3g、黄连3g、泽泻3g、甘草1g(每10羽成鸡用量),煎汁,自饮或灌服2d/剂,连服3剂。

[1] 陈贵荣.鸡马立克氏病综合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8):118-119.

[2] 任宪刚,杨明辉,李敏.一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5):90-91.

李晓更(1972—),女,大专,兽医师。

猜你喜欢
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