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04-03 16:18韩长赋
山东农机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发展

韩长赋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韩长赋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迫切。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

一、我国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处在“上升通道”,人工、农机作业等费用上涨很快,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也不便宜,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国际大宗农产品到岸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农产品继续提价遭遇“天花板”。国家对小麦、玉米、稻谷等的支持已接近加入WTO时的承诺上限,加大“黄箱”支持也遇到了“天花板”。在两块“天花板”和一块“地板”的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特别是随着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加快,“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出路只能是依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些年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粮食总产连续两年超过1.2万亿斤,成绩来之不易,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农业资源环境已经亮起“红灯”。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农业生产面临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这些问题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倒逼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制约这两道“紧箍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农业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与现代并存。虽然农业技术设施装备条件逐步改善,但“毛细血管”不发达,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仍然不高;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农业生产仍然走不出“多了多、少了少”的烦恼循环;虽然我国是种养业生产大国,但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和经营方式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上来,由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大力推进畜牧、渔业、水果、蔬菜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监管,抓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启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管机构与机制,狠抓执法监管与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5年,农业部将在100个“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管用、可复制的监管模式。同时,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夯实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要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要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首先是做到资源环境上不欠新账,再逐步还历史账,使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一方面,要切实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保护力度,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力争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同时,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更加注重优化调整结构,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必须是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的通道,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的附加值。

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根本要靠创新驱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主攻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加快三大谷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搞好跨区机收和农机后续服务。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物联网应用示范、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要更加注重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融合发展,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覆盖面,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引导发展土地入股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把握经济规律。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变化,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善于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农业生产,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

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各地优势。要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加强分类研究,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农民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政府部门重点是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创新实践、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为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