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翅果油树资源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2015-04-04 11:42王艳
山西林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群丛翼城县盖度

王艳

(翼城县林业局,山西翼城 043500)

翼城县翅果油树资源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王艳

(翼城县林业局,山西翼城 043500)

翅果油树是我国特有树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翅果油树在翼城县的资源分布状况与保护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规划。

翼城县;翅果油树;资源;报告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是我国特有树种。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该树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濒危程度定为“濒危”,《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将其等级定为“易危”。这充分说明,翅果油树处于濒危状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翅果油树在翼城县天然分布面积最大、生长旺盛、群落结构发育良好、果实产量最高,200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山西翼城翅果油树省级自然保护区”。该县始终把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将翼城县翅果油树资源与保护现状报告如下。

1 自然条件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东南隅,地处中条山与太岳山两大山脉间和黄河中游的汾浍之滨,东与沁水县相连,南与垣曲、绛县接壤,西与曲沃县交界,北与浮山、襄汾县毗邻。全县辖6镇、4乡、212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40万人。地理坐标北纬35°23′~35°52′,东经111°34′~112°03′,县境东西宽40km,南北长50km,国土面积为116 700hm2。全县地形复杂,地貌类型丰富,平川、丘陵、山区面积相等,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南倾斜,东、北、南三面山峦环抱。大部分地区海拔高500m~1 500m,最高处东南部历山舜王坪北峰海拔2 358m,最低处南唐乡下阳村西海拔475.20m。县域自然气候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3°C,极端最低气温-19.1°C,极端最高气温41.3°C。无霜期220d。年平均降水量568.30mm。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1 667hm2,其中有林地面积39 670hm2、灌木林地面积8 933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 400hm2、宜林地面积664hm2。森林覆盖率34%,林木绿化率45.60%。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分质量显著提高,生态区位重要地区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13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该县“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称号。

2 翅果油树资源状况

2.1 分布面积

全县翅果油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丘陵和低山区,属于黄土丘陵和中条山与临汾盆地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1°59′~111°45′,北纬35°36′~35°50′,南北22.50km,东西25km,总面积11 500hm2;翅果油树群落面积750hm2,总株(丛)数30万~40万株,年可产种子150t~200t。涉及南梁、中卫、隆化3个乡镇的20个村。植被区划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土壤类型为山地褐土和褐土性土,基岩为石灰岩,且常有基岩裸露,在丘陵、梁岇顶部覆盖黄土,多为耕作土,土壤结构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养分贫乏。翅果油树垂直分布在海拔780m~1 400m,黄土丘陵区多生长在沟壑两侧的陡坡上,低山区以阳坡、半阳坡较为集中。

2.2 翅果油树资源特征

翅果油树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翼城县发芽早,4月底5月初开花,花为乳白色,果实形似“宫灯”。翅果油树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冠大枝茂,根系发达,是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树种。侧根具有团状根瘤菌,有很强的固氮作用。树叶可做牛羊干鲜饲料,木材纹理细致、坚硬。花芳香,花蜜分泌多,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种子仁含亚油酸,油质好,可食用和医用。

2.3 翅果油树群落结构特征

翅果油树群落灌木层高度一般为1.0m~6.0m,层内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一亚层高3.0m~6.0m,盖度40%~70%,主要是翅果油树,还有黄栌、橿子栎、黑檀、山桃等分布;第二亚层高1.50m~2.50m,盖度30%~40%,组成包括荆条、黄刺玫、陕西荚蒾、红柄白鹃梅、水栒子等;第三亚层高不超过1.50m,主要包括虎榛子、铁扫帚、多腺悬钩子、绣线菊、白刺花、毛掌叶锦鸡儿等。

除建群种翅果油树外,灌木层常见的优势种还有黄刺玫、虎榛子、荆条、黄栌、水栒子、陕西荚蒾、白刺花、红柄白鹃梅等,尤其是荆条、黄刺玫、黄栌、陕西荚蒾、红柄白鹃梅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此外,在翅果油树灌丛的灌木层中,还偶有落叶阔叶乔木幼苗分布,主要是橿子栎、黑檀等。

2.4 翅果油树主要植被类型

结合全县翅果油树分布区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实际情况,主要可分为6个植被型,即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丛和栽培植被。

翅果油树灌丛属于落叶阔叶灌丛植被型,是本地区的优势植被类型之一,也是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可分为9个群丛:①翅果油树+白刺花—白羊草群丛,分布于甘泉林场等地,海拔800m~1 300m,翅果油树平均盖度80%;②翅果油树+红柄白鹃梅—白羊草群丛,分布于南梁镇程家村以南,海拔1 050m~1 200m,翅果油树平均盖度50%;③翅果油树+黄刺玫—披针苔草群丛,分布于南梁吴家岭、庄里、兴岭、中卫以及甘泉林场等,海拔900m~1 350m,翅果油树平均盖度70%;④翅果油树+黄栌—披针苔草+三褶脉紫菀群丛,分布于孙家、张家腰、石佛等,海拔1 180m~1 260m,翅果油树平均盖度约80%;⑤翅果油树+黄刺玫+陕西荚蒾—披针苔草群丛,分布于吴家岭、张家凹、凡家岭、甘泉林场等,海拔900m~ 1 350m,翅果油树盖度约70%;⑥翅果油树+荆条—白羊草+长芒草群丛,分布于郑家、董家坡、南岭等地,海拔950m~1 250m,翅果油树盖度约60%;⑦翅果油树+荆条—披针苔草+糙隐子草群丛,分布于甘泉、南坡、胡家坡等地,海拔980m~1 290m,翅果油树盖度约60%;⑧翅果油树+黄刺玫—坡针苔草+糙隐子草群丛,分布于沟西、沟南、廉家凹、张家坡等地,海拔1 250m~1 300m,翅果油树盖度约65%。⑨翅果油树+辽东栎+陕西荚蒾—披针苔草群丝,分布于兴岭、玉石鄢等地,海拔1 100m~1 250m,翅果油树盖度55%。

3 翅果油松保护、管理状况

3.1 建机构,有人管

依托山西翼城翅果油树省级自然保护区,翼城县于2008年组建了“山西翼城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差额预算单位,编制33人,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室、科研技术室、资源保护室、基层保护站等,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2 重监测,定点管

建立关键物种监测点5处,土壤与地质监测点1处,固定样地30块,固定样线10条,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关键物种进行定位监测,对翅果油树总体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形势进行定点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植物资源、质量、分布及地质、土壤、气候、水资源等。

3.3 定措施,全面管

一是明确翅果油树分布管护区域,埋设界碑70块、界桩206根;二是安装“天眼”进行视频监控,在翔山、佛爷山、和尚公德山和塔儿山安装4座监控塔;三是分区建站管护,寺儿口、石佛、刘章窑建3个管护站,建筑面积180m2,配备摩托车9辆,手机人手1部,网络化布控,全天候巡查;四是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县林业、环保和国土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联合执法行动,关停了开采石料和烧石灰的小企业,有效遏制了私采乱挖、破坏自然景观的违法行为。

4 公众对翅果油松保护意识增加

随着该县对翅果油树保护的宣传,公众对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刻,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一是翅果油树分布区没有任何大型工业和加工企业,农村产业结构主要是种植业,经营模式粗放,生活取暖以电和煤为主,对翅果油树没有威胁;二是翅果油树的果实价格持续走高,采收翅果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家庭收入之一,有组织的保护性采果已成为共识;三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加强了对林地的管理和封山禁牧,翅果油分布区也成了放牧禁区;四是走出山区,到条件较好的平川区安家落户,许多人举家迁出,许多村逐渐变为独户村或老人村,相对减少了人为破坏。

5 今后发展规划

资源就是优势,扩大资源规模并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依优取胜,持续发展。坚持“扩规模、增资源,深加工、增效益”的原则,遵循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建设集保护、科研、宣传和利用为一体的产业基础,打造翅果油之乡,2014年4月21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已授予翼城县“中国翅果油树之乡”称号。

5.1 开展翅果油树育种、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

建设翅果油苗木繁育基地13.50hm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优种选育技术,采取播种、扦插、根蘖等措施,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栽培新品种,探索栽培和管理新技术,缩短翅果油挂果时间,提高单株产量。

5.2 营造翅果油树人工群落,扩大资源规模

因地制宜,扩大栽植,每年新栽植1 334hm2,5年以后达到6 667hm2,逐渐摆脱翅果油树产品开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这样,既有利于翅果油树的资源保护,又对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

5.3 研发新产品,造福于人类

在大力推进翅果油树栽培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建一座翅果油树果实精深加工企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13 300m2,年生产翅果油茶叶3 000t、翅果油150t、翅果油饮料100t、翅果油蜂蜜2 000t。并加快保健品及药品的研制,使这一珍贵植物资源真正得到有效利用,造福于人类。

Q16

B

1005-4707(2015)01-008-03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2.03

王艳(1980-),女,2000年山西林业学校毕业,现任翼城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

2015-01-15;

2015-02-10。

猜你喜欢
群丛翼城县盖度
黔中地区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翼城县:打响“翼城优品”点亮乡村产业
北疆盐碱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及物种多样性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漫山连翘开出“致富叶”——山西省翼城县科技赋能打造山西药茶臻品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翼城县:多措并举全力防控草地贪夜蛾入侵
基于数学模型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盖度恢复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