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乌哺鸡竹异地繁育试验初报

2015-04-04 16:04汤华勤,谢锦忠,余德权
世界竹藤通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母竹竹鞭竹种

摘 要:富阳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nigella Wen)为富阳特有物种,为保护和扩大该竹种范围,进行异地栽植试验。根据富阳乌哺鸡竹的适生条件及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选择毛竹林地山脚近水库山垅田进行移栽造林试验,采用秋后造林、造林地深翻、大穴定植、施足水分等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移栽种植的富阳乌哺鸡成活率达到98.7%。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432B77)。

作者简介:汤华勤, (1963-),男,浙江富阳人,杭州市富阳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E-mail:thq63322580@126.com。

Experiment on Phyllostachys nigella Wen Cultivation at Other Places

Tang Huaqin 1Xie Jinzhong 2Yu Dequan 3

(1 Fuyang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 Fuyang District 311400, Zhejiang,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District 311400, Zhejiang, China

3 Luzhu Township Forestry Station, Fuyang District 3114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Phyllostachys nigella Wen is a species endemic to Fuyang.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pecies and expand its cultivation area,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ther places. Based on the fitting condition and biological & ecological properties of Ph. nigella Wen, transplanting for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the mountain ridge field, which is close to a reservoir at the feet of moso forest. A range of technical measures was carried out, including afforestation in autumn, depth ploughing of soil at the site, big-hole planting, full amount of watering,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Ph. nigella Wen reached 98.7% after the transplanting cultivation.

Key words: Phyllostachys nigella Wen, cultivation at other place, transplanting technique, Fuyang City

富阳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nigella Wen),又名三合乌哺鸡竹,俗名乌哺鸡竹、哺鸡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富阳乌哺鸡竹是竹子专家温太辉于1962年5月在原富阳县东洲公社三合大队(现东洲街道木桥头村)发现,最初命名为“三合乌哺鸡竹”;1982年1月,温太辉在发表《浙江刚竹属新分类群》一文中,正式命名为富阳乌哺鸡竹。该竹种是全球唯一以富阳冠名的物种。为保护和扩大该竹种的栽植范围,富阳市林业局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了异地种植繁育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1  竹种的形态特征及用途

富阳乌哺鸡竹秆高达 7 m,胸径 4 cm,幼秆无毛,被极薄的白粉,老秆黄绿色;节间长 18~22 cm;秆环与箨环同高或较之略高。箨鞘背面棕色至灰绿色,密布大小不等的斑点,顶端尤密而形成云烟状,微被白粉,有淡褐色刺毛;箨耳及繸毛生长良好,暗紫色;箨舌暗紫色,高约 2 mm,拱形或截形,边缘生长纤毛;箨片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暗紫色,边缘黄色,皱褶,外翻。末级小枝具 2~4(6)叶;叶耳镰形,繸毛发达,长 12 mm;叶舌强烈伸出,具纤毛;叶片长 10~15 cm,宽 13~19 mm。笋期 5 月,笋味美;竹材宜作农具柄,搭棚架或劈篾编篮用。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余家庄村,地处东径 119º41′20″、北纬 29º56′07″,海拔 143 m。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 16.2 ℃,绝对最高气温 40.2 ℃,绝对最低温 -14.4 ℃,平均相对湿度 80% 以上,年降水量1 457.8 mm,年日照时数 1 850.9 h,无霜期 232 d [1]。试验点为小山胖毛竹林下部山脚平坡地,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 80 cm以上,立地条件为I类立地,土壤理化性质较好,原为多年荒芜的山垅田。

2.2移栽营造技术

2.2.1母竹选择

富阳乌哺鸡竹依据母竹的竹鞭而长鞭出笋成林,因此母竹的自身状况相当重要。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分枝低、竹秆圆满、胸径 1.5~3.0 cm、竹鞭健壮、鞭芽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新竹作为母竹,按来鞭 15 cm、去鞭 20~25 cm的长度截鞭起竹。同时带一定量的土球,防止母竹与竹鞭连接的螺丝钉松动断裂,影响造林成活率以及新竹、竹鞭的萌发。母竹留枝 5~7 盘,其上方削去竹梢,并用薄膜包住截口,防止水分流失 [2]。

2.2.2造林季节

母竹移栽时间选择在2013年8月12日,高温渐退,气温 36.4 ℃。此时竹子营养生长渐弱,但竹子发鞭仍有一定优势,且此时空气湿度较高,是种竹的好时节,成活率较高。

2.2.3造林地准备

根据富阳乌哺鸡竹原生地的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造林试验地原为多年荒芜山垅田,移栽前全面劈草,挖除灌木、藤本、杂草,深翻 50 cm。在已全垦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株行距 2 m × 2 m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长 60 cm、宽 50 cm、深 40 cm,表土和心土分开 [3]。

2.2.4定植

栽植时先回表土 15 cm,轻轻耙平踏实,放入母竹土球,入土 40 cm,让竹鞭自然舒展并与穴的长边平行,分层压实竹蔸、竹鞭周围的土,使竹鞭与土壤紧密相连,不伤及鞭根和鞭芽,种植穴稍做土墩,然后浇足定根水。因栽后正值阴雨天气,未采取喷水措施。

3  移栽技术与效果分析

3.1 移栽时间及效果

经2014年5月调查,在种植时间上打破冬未春初或梅季种竹的常规习惯,时间按排在立秋刚过,气温刚下降下来,但由于此时空气湿度高,虽然竹子消耗水分较多,但由于选择在水源充足地域,且地处毛竹林下坡,土壤水分供应充足,试验竹林长势十分旺盛。试验共移栽富阳乌哺鸡竹 150 株,只有 2 株未能成活,其余均抽发新竹,成活率达到了98.7%,取得了比较好的试验结果。

3.2 移栽地域的选择

富阳乌哺鸡竹原生地为东洲街道木桥头富春江江边防洪堤北侧,阳光充足,排水通畅,水热条件较好,且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因此,在移栽时充分考虑其适生条件,选择在毛竹林地下方,且地处水库附近,较好地满足了富阳乌哺鸡竹的适生条件。

3.3移栽挖掘技术

为保证母竹苗异地栽植成功,母竹选择长势旺盛、植株健壮、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冠幅整齐、节间在 15~18 cm、竹径 1.5~3.0 cm的当年生竹苗。挖母竹时以 2~3 株以上成丛挖起,加大根盘的泥球规格,这样可确保根系完整,减少根系的损伤,挖掘过程中逐步掏空竹蔸四周和底部,切忌摇动竹竿,防止撕裂竹鞭,避免损伤母竹秆和竹鞭连接部分,断鞭要保持截后光滑,不伤鞭芽 [4]。挖掘后适当疏枝、疏叶,一般控制母竹留枝 5~7 盘,这样既可减少叶面的蒸发量,提高了成活率,又保留了冠幅形态,为植后母竹生长茂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4  小结

1)通过异地栽植富阳乌哺鸡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栽植效果,扩大了富阳特有物种的栽植范围,保存了濒危物种资源,防止这一特有竹种因人为破坏而造成的灭绝或正在走向灭绝的现象发生。

2)我国是竹类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土地利用和整村搬迁使物种保存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竹类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特有、濒危物种的异地移植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合理利用竹类植物多样性,将有利于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繁荣竹文化,加快推进竹子生态文明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盛建立, 丁中文, 周军刚, 等. 浙江富阳市竹林道建设实践与问题探讨[J]. 世界竹藤通讯, 2015, 13(1): 6-10.

[2] 邱华根, 刘建灵, 陈超俊, 等. 云和哺鸡竹栽培技术[J]. 竹子研究汇刊, 2004, 23(4): 37-38.

[3] 邹官辉, 方明刚, 丁继华, 等. 竹林培育的技术措施与效果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12, 26(2): 111-113.

[4] 丁建林, 施玲玲, 于财位, 等. 野生杂竹林改造技术初探[J]. 浙江林业科技,2000(6): 34-37.

[5] 王炳英. 红哺鸡竹尤溪引种栽培生长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1): 100-101.

猜你喜欢
母竹竹鞭竹种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①
聚类算法在竹种造纸适应性判定中的应用1)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