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联合放射性核素扫描在诊断隐源性消化道出血中的价值

2015-04-04 00:52卢嘉茵李兆滔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佛山528000
吉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消化道胃肠道阳性率

卢嘉茵,李兆滔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多数经胃肠镜检及配合其他一些常规检查均可明确病因,从而得到有效的治疗。但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常规检查仍难以诊断,导致难以进行治疗[1]。为进一步提高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诊断的阳性率,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阳性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已完成传统胃肠镜检查确诊的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为单纯胶囊内镜组28例、单纯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28例、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34例。患者中男 47例,女 43例,年龄 14~72岁,平均(35.2±4.3)岁。消化道出血发作2~8次,血红蛋白含量39.4~78.5 g/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59.4±9.8)g/L。患者均出现反复便血、黑便或大(血)便。排除孕妇、无法吞药、禁忌胃肠镜检查、肠道梗阻、意识不清醒者。

1.2 方法

1.2.1 单纯胶囊内镜组:使用我国金山公司生产的OMOM胶囊内镜。患者在进行检查前至少禁食12 h,并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常规肠道清洁。吞服胶囊后的3 h内禁食、禁水,4 h后可少量饮水,在吞服5 h后可以进食简单食物,约8 h左右可结束检查。胶囊内镜所获的视频图像分别由两位消化科医师独立分析,然后与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进行分析,最后做出诊断[2]。

1.2.2 单纯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采用德国西门子T16Syndia双探头SPECT仪,探头配备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检查前患者禁食、禁水3 h以上,给予患者静脉注射3~15 mCi的99mTcO4

-后立即进行动态显影,1 h内用显像仪在腹部前方每5分钟显影1帧,共12帧,若还未出现出血灶,可以延迟至2~12 h。在2帧以上图像上出现局部核素异常浓聚灶且位置、形态相对固定为阳性[3]。

1.2.3 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34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当天先完成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再进行胶囊内镜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 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方法阳性率比较: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检测的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胶囊内镜组的75.0%和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组的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诊断方法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阳性率比较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的原理是利用99mTcO4-对异位胃黏膜的黏液细胞摄取的亲和力,从而在异位黏膜的部位显示放射性浓聚现象[4]。胶囊内镜吞服后就可以在患者的食道、胃、小肠及结肠拍摄,然后根据其提供的数据进行诊断。胶囊内镜检查简单、安全、无创伤。但是,胶囊内镜有一定的缺点,如不能进行病理检查、定位不精确、狭窄部位不能通过,尚需要联合其他方法,才能做出准确诊断。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阳性率。两者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相对传统的单纯检测而言,胶囊内镜合并胃肠道放射性核素扫描方法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徐 杲.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7):2415.

[2] 李修岭,梁宝松,康 谊,等.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7):18.

[3] 张 琦,李焕斌,王 玲,等.消化道出血核素显像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60.

[4] 于树鹏,杨之光,徐微娜,等.核素显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12(4):323.

猜你喜欢
消化道胃肠道阳性率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