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要求

2015-04-04 02:49李国强
机械管理开发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轴刀杆车刀

李国强

(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大同 037305)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衡量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好坏最终还是归结于质量上,而质量则是靠工艺要求来控制。下面介绍一下大同齿轮对加工齿轮类零件的工艺要求。

1 工艺要求

1.1 车工

1)车刀装夹。车刀刀杆伸出刀架不宜太长,一般长度不超过刀杆高度的1.5倍(车孔、槽除外);车刀刀杆中心线与走刀方向垂直或平行;刀尖高度的调整:车端面、车圆锥面、车螺纹及切断实心工件时,刀尖一般应与工件轴线等高;粗车外圆、精车孔时,刀尖一般比工件轴线稍高;精车细长轴、粗车孔、切断空心工件时,刀尖一般比工件轴线稍低;螺纹车刀刀尖角的平分线应与工件轴线垂直;装夹车刀时,刀杆下面的垫片要少而平,压紧螺钉应拧紧[1]。

2)工件装夹。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时,若工件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时,悬伸长度不大于直径的5倍;直径大于30mm时,悬伸长度应不大于直径的3倍;车轮类、套类零件时,应按不加工的表面找正,以保证加工后工件壁厚均匀。

3)注意事项。内孔尺寸、公差、粗糙度;端面平行度;焊接圆尺寸公差、粗糙度;轮毂厚度的保证及重要性;车刀刀片的使用;内孔对表环的应用、卡规卡板的使用。

1.2 滚齿

滚齿加工原理相当于交错轴斜齿轮副的啮合过程。滚刀与工件在一定的速比关系下进行展成运动[2]。

轴向进给运动:滚刀沿齿坯轴线方向的轴向进给f(mm/r)。

差动运动:加工斜齿轮时,垂直进给过程中通过差动机构计算、安装调整分齿、差动挂轮,

加工斜齿轮时计算差动挂轮,必须计算到小数点有效位数5位。

切深ap=2.25采用两次滚切时,粗滚后齿厚须留有0.5~1mm的精滚余量。

轴向行程L=L1+L2+加工齿宽

1)正确安装刀具。刀杆、刀垫及滚刀在安装前心须擦干净;滚刀应轻轻推入刀杆中,不得使劲敲打;安装滚刀前应检查刀杆径向、端面(两处)跳动,不大于0.015;滚刀安装后应检查滚刀轴台径向跳动不大于0.035。

2)正确找正夹具。在安装心轴、底座面、定位套、上下垫、工件须擦干净;正确搬转刀架角度:滚刀的安装角δ=β-γ。

3)正确安装工件。在安装时上下垫、工件须擦干净;安装工件时,定位面要正确,安装工件应轻拿轻放,只能用铜棒轻敲非工作、工艺定位面,不得使劲敲打工件;轴齿轮安装前应轻拿轻放,不得磕碰顶尖。

4)试切(齿数/螺旋角旋向)。机床调整后用啃刀花进行试切检查分齿、螺旋方向是否与要求相符,数齿正确后方可加工,(用右旋刀工作台应逆时针旋转,左旋刀工作台应顺时针旋转)。

5)技术要求。公法线长度平均偏差达工艺要求;齿圈跳动达工艺要求;齿面粗糙度达工艺要求。

6)滚刀的安装。心轴锥度部分擦干净,装入轴孔内紧固;用千分表检查滚刀心轴端面和径向跳动。

8)滚齿注意事项。滚刀磨钝标准:在滚齿时,如发现齿面有光斑、拉毛、粗糙度变坏声音不正常时,必须检查滚刀的磨损量,滚刀的重磨是沿刀齿的前刀面重磨,模数2~8,最大磨损值粗切为0.2 mm,精切0.1mm。

9)滚刀的耐用度。两次刃磨之间的滚切时间。模数5~6mm,360min/30(6h)它与被加工材料和切削用量有关,耐用度太大,切削用量要减小,生产率低;耐用度太小,滚刀经常刃磨,刀具损耗大,生产率低。

根据刀具材料选择切削用量;及时刃磨;滚胎的调整;顺逆铣的选择,配合间隙适当;滚齿跳动、公法线变动;由于剃齿不能减小公法线长度变动量,所以剃前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变动要小。注意齿顶倒棱。

1.3 插齿

1)准备工作。调整分齿挂轮的啮合间隙(0.1~0.15)mm 以内;按加工方法和工件模数、材质、硬度进行切削速度挂轮、进给挂轮的选择与调整;插齿心轴及齿坯的装夹:心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05mm,并且装夹齿坯时应使定位面贴紧,用千分表检查端跳,不大于0.02mm。

2)安装刀具。安装前擦净刀具主轴的配合部位及插齿刀的内孔和支承面;先检查刀轴径跳、端跳;刀垫平行度不大于0.005,紧固螺帽的端面与螺纹轴线的垂直度小于0.01;有盘形插刀垫圈的直径尽可能接近插齿刀的齿根圆,使用带锥柄的插刀时,刀具主轴锥孔内要增加工个锥度套,锥套与刀具主轴的同轴主轴的同轴度允差为0.005;手感刀孔与刀轴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02);;加工中注 意:刀具 磨 损0.15~0.3 mm时,应及时换刀。

3)调整机床。调整刀行程长度L=B+l1+l23~4mm,根据刀具的承受能力、工件的材料、硬度和模数等因素选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选定后根据下式计算冲程次数,按机床变速标牌所列的冲程数就近先用。

插齿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刀具的磨损情况,当刀尖磨损达到0.15~0.3mm时,应及时换刀。

1.4 剃齿

1)安装准备。前、后顶尖径向跳动不大于0.005,由四颗调节螺钉来调整。两顶尖中心连线对工作台移动方向的偏移,在150mm内应不大于0.01;剃齿心轴装夹后,径跳不大于0.005;机床主轴的端面和径跳不大于0.008(刀轴),垫圈平行度不大于0.005;剃齿刀安装后,其端跳和径跳不大于0.01,剃齿刀的齿数应与被剃齿轮齿数无公约数。

2)加工调整。根据机床刚性、齿轮模数、材质、硬度、剃齿方式、剃齿刀直径等因素选取主轴速度挂轮;根据齿轮模数、齿数、材质、硬度选取进给量。径向进给量0.005~0.01mm/r,轴向进给量0.1~0.5mm/r。

3)超越行程。为保证齿向精度,剃齿刀的超越行程取刀厚的1/3~2/5。

4)剃齿轴交角。剃直齿时,轴交角取5°或15°;斜齿10°~25°剃双联或多联齿轮时,轴交角应根据齿轮空刀槽宽度适当选取,保证台肩无干涉。

轴交角公式为Σ=ρ工件+γ

先用上式粗调轴交角Σ,轻剃后检查,根据实际的齿向误差F,用游标刻度盘或百分表进行精确调整,按下式计算出刀架的微量回转量值Y:

式中:R为百分表测头到刀架回转中心的距离;F为齿向误差;B为工件宽度;β为工件螺旋角。

机床调整好后必须进行试剃并检查齿形齿向精度,合格后才能加工。

剃齿过程中,发现齿向失去剃刀花纹,出现挤压痕迹、齿形端面出现较大毛刺、有啃齿现象、齿形误差增大,公法线长度变动超差或发生异常声音时,应及时换刀;剃鼓形齿时仿形板调整:仿形板按工件中心点放置,并与工作台回转中心重合,以保证工件往复行程的摆动量相等,使剃出的齿形鼓形量对称。

剃刀的安装:剃刀安装的精度对齿轮加工精度有直接影响,安装剃刀务必使剃刀宽度中线与刀架回转中心重合。[3]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消除停刀痕迹,消除弹性变形,通常在进给完后,末次光整刀具微量返回0.02mm。为了改善啮合接触区,降低噪音,提高轮齿寿命,补偿安装误差,推荐鼓形量为0.01~0.015mm。

2 剃齿注意事项

1)清洗。保证定位精度;

2)齿形齿向。保证齿形齿向符合标准;

3)M值、公法线测量的方法。M 值变动,齿圈径跳。

3 结语

通过对工艺技术要求的总结和培训使生产一线有据可循,对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杜俊伟.车工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J].2008(2):54-56.

[2] 张帮栋.齿轮制造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J].2010(6):12-40.

[3]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J].2006(4):58-60.

猜你喜欢
心轴刀杆车刀
二次曲线组合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仿真加工
轧辊车床刀杆支撑系统的结构改进
车床加工外圆中车刀选择及应用
心轴角度异常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探讨数控车刀与普通车刀的互换性及区别
螺纹车刀专利技术综述
立式铣床直齿铣刀固有频率研究*
热装加长刀杆/刀具系统轴向夹持能力分析
滇西边陲傈僳族刀杆节仪式的文化认同与体育价值
胎儿心轴异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