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寄生虫疾病与防治

2015-04-05 03:15王翠芳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25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虫体咪唑驱虫

王翠芳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肉羊寄生虫疾病与防治

王翠芳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羊的寄生虫是养羊生产中较为常见和危害特别严重的疾病之一。患羊轻者体弱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繁殖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重者可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应加强羊群检查,定期进行驱虫处理。常用驱虫方法有口服抗寄生虫药物疗法,药浴法和皮下注射法。前者用于驱除体内寄生虫,药浴主要用于驱除体外寄生虫,皮下注射用于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1 肝片吸虫

1.1病原及症状 肝片吸虫病的病原是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成年羊轻度感染往往不显症状,幼羊则表现出病态。急性型肝片吸虫病多发于夏末和秋季,起初病羊精神沉郁,体温时常升高,无食欲,时有腹泻。而后迅速发生贫血,常在3~5d内死亡。慢性型肝片吸虫病主要由寄生在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病羊贫血,黏膜苍白,眼睑、颌下、胸下及腹下水肿,被毛粗乱,无光泽,有脱毛现象。食欲减退或废绝,逐渐消瘦,极度衰竭而死亡。本病有季节性,主要发生在阴雨连绵的夏季,由羊吞食含肝片吸虫囊幼的饲草或饮水被感染。从囊幼到幼虫发育为成虫约需2~4个月,成虫在羊的胆管内可生存3~5年。

1.2防治 (1)保持环境干燥、卫生,粪便应经发酵处理,以杀死虫卵,每年定期驱虫1~2次。若进行1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若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可在第2年的春季。(2)保持饲草及饮水的清洁卫生,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3)常用驱虫类药物:硫双二氯酚,80~100g/kg体重,一次口服。硝氯酚4~6mg/kg体重,一次口服。硫溴酚,绵羊60mg/kg体重,山羊30mg/ kg体重,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20mg/kg体重,一次口服。羟氯柳胺,驱成虫有高效,剂量15mg/kg体重口服。四氯化碳,驱成虫效果显著,但有副作用,剂量按成年羊2ml/只,6~12月龄1ml/只,与液状石蜡以1:4混合灌服;也可按同等剂量以1:1比例与液状石蜡混合后,肌注。

2 胃肠蠕虫

2.1病原及症状 蠕虫病通常包括血矛线虫病、胃线虫病、鞭毛虫病和毛圆线虫病。在夏秋阴雨季节,该病在幼龄羔羊常可导致严重损失。病羊临床症状为贫血、消瘦、腹泻下病,下领、腹部及四肢水肿,而后卧地不起,虚脱而死。本病感染方式:病羊随粪便排出大量虫卵,由于施肥或雨水冲到低洼地区,当温度和水分适宜时,卵孵化为幼虫并附着在饲草上,羔羊吞食了含有蠕虫幼虫的饲草就可感染本病。

2.2防治 (1)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污染饲草。尤其是在多雨潮湿的雨季,应少喂洼地、沟地等粪便易于污染的饲草。(2)丙硫苯咪唑:5~15mg/kg体重,口服。(3)四眯唑(驱虫净),10~20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6~8mg。(4)左旋咪唑,10~100ml/kg体重,口服。(5)甲苯唑,10~15mg/kg体重,口服。

3 羊消化道线虫病

3.1病原及症状 捻转血矛虫寄生于真胃,偶见于小肠。在真胃中属大型虫体。虫体呈粉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雄虫长15~19ml,雌虫长27~39mm;奥斯特线虫寄生于真胃。虫体呈棕红色(亦称棕色胃虫)长4~14mm。马歇尔线虫寄生于真胃,似棕色胃虫,但虫体较大。毛圆线虫寄生于小肠,偶可寄生于小肠,偶可寄生于真胃和胰脏。虫体小,长5~6mm,呈淡红色或褐色。细颈线虫寄生于小肠真胃,为小肠内中等大小的虫体,虫体前部呈细线状,后部较粗。古柏线虫寄生于小肠、胰脏,偶见于真胃。虫体呈红或淡黄色,大小与毛圆线虫相似,前端角皮膨大,并有许多横纹。柳口线虫寄生于小肠。虫体较粗大,前端弯向背面,故有钩虫之称。食道口线虫寄生于大肠。虫体校大,呈乳色。夏伯特线虫亦称阔口线虫。寄生于大肠。虫体大小近似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寄生于盲肠。整个虫体形似鞭子,故亦称鞭虫。虫体较大,呈乳白色。各消化道线虫所致病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稀泻,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下领间隙水肿,畜体发育受阻;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脉博频数及心音减弱,最终羊可因身体极度衰竭而死亡。

3.2治疗 (1)丙硫苯咪唑。剂量5~20mg/kg体重,口服。(2)左旋咪唑。剂量5~10mg/kg体重,混入饲料饲喂,针剂也可作皮下或肌肉注射。(3)硫化二苯胺。剂量600mg/kg体重,用面汤做成悬浮液,灌服。(4)噻苯唑。剂量50mg/kg体重,口服。该药对毛首线虫疗效较差。(5)精制敌百虫。剂量按绵羊80~100mg/kg体重,山羊50~70mg/kg体重,口服。(6)甲苯唑。剂量10~15mg/kg体重,口服。(7)硫酸铜。用蒸馆水配成1%溶液;剂量按大羊100ml、中羊80ml、小羊50ml,灌服。

3.3预防 该病在秋季和春季,应进行计划性驱虫,但因各地区不同,所选择的驱虫时间和次数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定;羊应饮用自来水和井水,粪便应堆积发酵,杀死虫卵;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避免吃露水草。

4 球虫

4.1病原及症状 球虫是羔羊的一种主要疾病,病原为艾美尔属球虫,寄生于羊的小肠上皮细胞中。病羊表现为发育不良,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出血性腹泻或绿灰色胶浆状粪便。羔羊体质虚弱时常发生突发性病变,于24h内死亡。尸检可见肠内充血和有很多球虫损害的病灶。在有些地方,该病的死亡率很低,5~6d症状消失,但患羊表现生长迟缓。成年羊可排出少量的卵囊,但一般无明显症状羔羊从患羊排出的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受感染,尤其是在多雨潮湿季节和新生羔羊数量不断增加和在堆积底肥的阴暗角落饲养羔羊时易发此病。

4.2防治 (1)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和清洁卫生,防止球虫卵囊污染环境,减少羊群密度。(2)常用治疗药物:磺胶二甲氧嘧啶,75mg/kg体重,连服1~5d。氨丙林,25~50mg/kg·d,连服3~5d。

5 疥螨病(疥癣)

5.1病原及症状 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羊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慢性病。病羊表现剧痒;皮肤变厚,脱毛和消瘦等症状。严重感染时,常可导致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发生大批死亡。

5.2防治 (1)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可用相应的消毒剂对圈舍及其用具进行消毒。(2)注射或口服药物疗法:可选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等相似的药物,此类药物不仅对螨,而且对其他的节肢动物疾病和大部分线虫病均有良好疗效。应用伊维菌素时,剂量50~100ug/kg体重。(3)0.5~1.0%敌百虫液喷洒或擦洗羊体,隔周后再重复擦洗1次。或用来苏儿5份,溶于温水100份中,在加入5份敌百虫擦洗羊体效果更好。

6 肺线虫病

6.1病原及症状 大型肺线虫为丝状网尾线虫是危害羊的主要寄生虫。该虫系大型白色虫体,雄虫长30~80cm,雌虫50~112cm。小型肺线虫种类繁多,其中缪勒属和原线虫分布最广,危害也较大。该类线虫纤细,长12~28cm,多见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羊群遭感染时,首先个别羊干咳,继而成群咳嗽,运动时和夜间咳嗽更为显著,此时呼吸声有明显粗重,如拉风箱。在频繁而痛苦的咳嗽时,常咳出含有成虫、幼虫及虫卵的粘液团块。咳嗽时伴发自罗音和呼吸促迫,鼻孔中排出粘稠分泌物,病羊常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通常羔羊发病症状严重,死亡率也高;成年羊感染或轻度感染时症状表现较轻。单独感染小型肺线虫时,病情比较轻缓,只是在病情加剧或接近死亡时,才明显表现为呼吸困难,出现干咳或暴发性咳嗽。

6.2治疗 (1)丙硫咪唑:剂量5~15mg/kg体重,口服。这种药对各种肺线虫均有良效。(2)苯硫咪唑:剂量5mg/kg,口服。(3)左旋咪唑:剂量7.5~12mg/kg体重,口服。

6.3预防 每年对羊群进行1~2次普遍驱虫,驱虫治疗期应收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羔羊与成年羊应分开,饮用水要清洁。

7 羊虱

7.1病原及症状 羊虱分为吸血虱和吸毛虱。患羊通常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当营养不良的羊拥挤在棚舍或厩舍内时,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患吸血虱,导致羔羊严重贫血。病羊表现出瘙痒,皮肤发炎,被毛粗乱和营养不良等。

7.2防治 参见疥螨病。

S858.26

B

1007-1733(2015)06-0051-02

猜你喜欢
虫体咪唑驱虫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益气养阴方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犬丝虫性眼炎的防治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N-甲基咪唑+甲醇体系的性质及相互作用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山羊定期驱虫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