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寒冷地区仁用杏防寒栽培技术

2015-04-05 04:08白文平
山西林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杏园树盘晚霜

白文平

(吕梁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山西吕梁 033000)

山西寒冷地区仁用杏防寒栽培技术

白文平

(吕梁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山西吕梁 033000)

山西寒冷地区上世纪末栽植的仁用杏,由于晚霜危害、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差。从预防晚霜、配置授粉树、提高坐果率、土肥水综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寒冷地区仁用杏综合丰产管理技术。

山西;寒冷地区;仁用杏;技术

仁用杏耐寒、耐旱、耐瘠薄,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是干旱、半干旱及高寒冷凉山区、黄土丘陵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但是仁用杏开花早,非常容易遭晚霜危害。目前在我国仁用杏栽培生产中晚霜危害、品种单一(不配置授粉树)、管理粗放,是影响仁用杏产量和质量的三大主要因素,特别是寒冷地区这三大问题尤为突出。山西省岚县、方山、兴县及忻州市等部分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利用国内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共发展仁用杏数十万亩,目前树龄均在近20年。根据调查,结果树仅有50%~70%左右,所以仁用杏在当地有“满树花、半树果”的说法,其主要原因就是上述三大原因所致。寒冷地区发展仁用杏,必须根据仁用杏的生长和结果习性,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仁用杏稳产高产。

1 仁用杏防晚霜栽培措施

1.1 仁用杏生物学特性

仁用杏树在海拔100m~1 600m,无霜期100d~ 220d,最低气温低于-34℃,pH值6~8.5,以及具有排水条件的壤土、沙壤土上均可以栽培。

1.2 仁用杏防晚霜

1.2.1 预防晚霜

主要栽培技术,一是首先要考虑仁用杏防晚霜冻花,应选择光照条件好的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山坡地、各类梯田、较缓平的塬地和平地。切忌在风口、有迎风坡面和低洼地带建仁用杏园。

1.2.2.科学管理

仁用杏园在生长期要及时疏松土壤,中耕除草,适时追肥,要做到土、肥、水科学管理,秋季休眠前要深翻树盘。

结果大树应在花前、果实生长期及采果后各追肥1次,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追肥时应以速效性化肥为主,前期以氮肥为主。中期氮、磷、钾配合,后期补氮。花前株施尿素200g~500g,中期每株施尿素100g~200g、过磷酸钙500g、草木灰200g,后期株施尿素100g。新梢停长后及时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株施优质有机肥25kg~50kg、过磷酸钙0.50kg~1.0kg、草木灰2.0kg~5.0kg。适时适量追肥可以增强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1.2.3 保花保果

①推迟开花期,以避开晚霜的危害。主要做法是在结果当年9月底至10月初,花芽分化已到雄、雌蕊分化价段,可以喷1次50mg~100mg/L的赤霉素或0.50%的硼酸。硼有助于花性器官和性细胞的发育,赤霉素亦有促进花器柱头伸长的作用,可以使第二年春季开花时间推迟4.0d~8.0d;亦可在早春浇水时,将杏树主干涂白,或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杏园点火熏烟等综合措施防治晚霜冻花;在开花前10d左右,采用全园或树盘浇水的方法降低土壤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达到推迟开花期目的。

②人工授粉。杏树人工授粉宜在盛花期进行,将采集的花粉与水5.0kg、花粉10g、尿素15g、硼酸5.0g、白糖100g混合制成糖尿花粉液,用喷雾器喷洒。也可以将收集的新鲜花粉人工点授。

③加强杏树综合管理。仁用杏的不完全花主要是秋、冬季形成的,要减少败育花率,必须加强综合管理。杏园土壤管理主要是春、秋季深翻树盘或全园;结合深翻清除杂草,及时适量施入有机肥并浇水。早春采用禾草、地膜、作物秸秆对仁用杏园树盘或全园地面进行覆盖,可以降低杏园地表及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亦可相对提高,可使仁用杏的萌芽、开花时间退后5.0d~10d。这样,不仅使仁用杏花期躲过了霜冻,又可以提高授粉和坐果率。

2 配置授粉树,提高坐果率

2.1 仁用杏结果特性

仁用杏幼树成花早,形成花芽易,丰产性强,但是大部分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很低,栽植单一品种,很难保证优质丰产。即使是自花授粉结实率很高的品种,配置授粉树以后,其产量和质量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2.2 主栽品种选择

寒冷地区在主栽品种选择问题上,必须坚持新选择能够适应当地寒冷的自然气候,同时具有耐寒力强、花期晚,并在当地栽培环境下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品种,同时应注意早、中、晚熟不同品种的多样性搭配。

2.3 配置授粉树

配置授粉树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与主栽品种花期必须相一致;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而且结果寿命相近;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与主栽品种成熟期相同或相近;同一杏园应选择两个以上授粉品种进行混合授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3~4∶1;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比例为20%以上。

授粉树栽植方式:授粉树栽植方式以中心式、行列式和等高式等多种栽植。应注意必须根据地形来选择栽植方式,较为平缓塬地或平地杏园多采用行列式配置方式,山坡地多采用登高式配置,但授粉品种应栽于主栽品种的上部。

3 土、肥、水综合管理

3.1 土壤管理

寒冷地区仁用杏园土壤管理,主要包括园地深耕、间作、地面覆盖等技术措施。仁用杏园在幼树期及结果期均可间作,但不得与高秆作物间作,在生产实践中可与薯类、瓜类、豆类、花生等间作;在结果当年秋季、翌年春季深翻杏园或刨树盘、深翻扩穴,并利用秸秆覆盖树盘或早春地膜覆盖树盘等方法,以改善土壤含水量,同时可降低地温,推迟开花期。

3.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杏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杏树的生长发育,减少落花落果,提高树体的抗寒、抗病性。生产实践中,合理施肥主要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等。基肥应该在秋季9月根系旺盛生长时施用,以农家肥为主亦可加入适量无机肥。追肥主要是在花前花后、花芽分化期以及采果后期各施1次追肥,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追肥以速效性化肥为主。

3.3 适时浇水

杏树抗旱能力虽然比较强,但是有灌溉条件的杏园要适时浇水,一般在花前、采果前及封冻前浇3次水就可满足杏树的生长发育需要。在寒冷地区仁用杏春季开花前10d左右浇水尤为重要,可降低地温推迟开花期,以避免早春早霜冻危害。秋季结合施肥浇1次越冬水,可提高花的抗寒力。

3.4 树体保护

秋季结合杏园深翻对幼树进行埋土防寒;较大幼树可采取根部堆土,上部扎草把的防寒方法。也可采取树体喷涂保护剂,常用的保护剂有2.0%~3.0%聚乙烯醇,5倍~10倍的石蜡乳剂。

3.5 整形修剪

幼树和初果期杏树的修剪,应以整形为主,主、侧枝和各级延长枝要适当重剪。盛果期杏树修剪,应对各级骨干枝可缓放不剪,以培育较多结果枝,要特别注意调整多年生结果枝组。对下垂枝、内膛徒长枝在生长季摘心,冬剪时重短截,可以培养成结果枝组。

3.6 加强病虫害防治

杏树休眠期进行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清扫果园中的落果、果核、枯枝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卵,对一些病虫枝,可在冬剪时疏除烧毁。在于春季萌芽前,喷洒5°石硫合剂,可以大大降低各种病虫害的基数。生长季节发生的病害、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S662.2

C

1005-4707(2015)02-022-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4.007

白文平(1956-),男,1978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吕梁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工程师。

2015-04-10;

2015-04-20。

猜你喜欢
杏园树盘晚霜
暖春、晚霜与晚霜冻害探析
——以深州蜜桃产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不同水分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价
没有缺憾,何来完美?
莘莘学子重返校园
山地梨园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树盘撒施并深翻方式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桃产量与品质
辽西大扁杏树盘覆膜技术试验
青青杏园
杏树顶凌刨树盘优点与方法
晚美V脸